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劇毒農藥巴拉刈因毒性強,屢屢被民眾當作輕生工具且無解藥,在醫界長期呼籲禁用後,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於去年5月宣布將禁用。 歷經近兩年緩衝期,明年2月開始,巴拉刈全面禁用,違者最高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750萬元以下罰金。 巴拉刈過去因價格便宜效果強,廣受農友歡迎。 使用範圍包含水稻田、柑桔園、茶園、甘蔗園及豌豆園防除雜草。 另外,巴拉刈也大量用作紅豆落葉劑,讓紅豆植株統一乾枯落葉,以配合機械採收。 根據紅豆主要產地屏東縣萬丹鄉調查顯示,高達90%以上的紅豆農友皆選擇巴拉刈作為落葉劑。 全臺紅豆栽培面積約6,500公頃,年產值約11-12億元,為中南部重要經濟作物,禁用巴拉刈對紅豆農衝擊強烈,推廣替代性藥劑勢在必行。 為此,農委會防檢局先前篩選出安全性較高的「氯酸鈉」推薦給農友使用。

  2. twitter. 隱身在沙底的石狗公就像是一塊石頭。 內容提供/《漁業推廣》 文、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李承錄. 停在海底動也不動,在這裡也不知道多久了。 幾小時? 幾天? 還是幾個禮拜? 不記得了。 不過耐心可是美德,在達到目的之前,牠會一直等下去。 你問我講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看看那邊,以為是一塊石頭的東西,居然有一對眼睛! 牠就是鼎鼎大名的石頭魚! 石頭魚又常被稱為「石狗公」或「虎魚」,屬於「鮋科」的魚類。 顧名思義,牠們的外表和石頭幾乎一模一樣。 牠們的種類繁多且外型變化多端,有些種類精湛的擬態讓自己幾乎能完全融入背景環境之中,不容易被發現。

  3. 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研發「離子交換樹脂縮時膠囊」,在疑似被重金屬污染區域佈放,監測人員不必如往常於溝渠旁苦等、採樣,只需在投放7天內取回,膠囊就會留下期間是否有污染紀錄。 環保署運用這項新利器,7月13日深夜終於查獲北彰化地區一家金屬表面處理工廠偷排廢水,可說是「小兵立大功」。 灌溉溝渠交織分布,過往難以揪出重金屬污染源. 國內現有約67,000條灌溉溝渠,總長度將近7萬公里,幾乎可繞行臺灣約70圈。 因國內事業廢污水放流系統與農業灌溉用水系統尚未完全分離,有工廠為了節省處理廢水的成本,經常在夜間、暴風雨或假日,利用不定時、瞬間流量大且四下無人時,偷排廢水至灌溉渠道,湮滅證據。 「農地重金屬污染在臺灣幾十年了,一直無法看到一絲曙光,最大的原因是監測成本太高。

  4. twitter. 堅持生產好蛋,第33屆神農獎得主陳郁雄開啟斜槓產蛋事業。 撰文/傅士玲 攝影/方翔. 在御品園的牧場裡,每天一到「放風」時間,雞群整齊劃一守候在雞舍閘門旁,爭先恐後等著閘門升起,個個活力充沛蹦蹦跳跳四處啄跳玩耍,尤其看見隧道裡的辣木葉與檀香木葉兩種心愛的點心,拚命振翹飛起互相幫忙啄食樹葉吃個痛快。 「養雞,為的是想吃一顆好蛋! 」這是斜槓蛋農陳郁雄的肺俯之言。 陳郁雄和父親陳忠義都是養雞門外漢,父親從事五金,陳郁雄本業是機械,由於父親生病體力衰弱,遍尋市面好雞蛋不可得,乾脆投入其中當起蛋農。 「看雞放風出去跑跳,感覺好療癒! 」每天的放風時間,陳郁雄總特意守候在雞舍前觀看,看著看著就自顧自笑呵呵,彷彿對待心愛的寵物,還會跟雞說話,「雞其實會認人,叫牠們也會回應。

    • 伊能靜1
    • 伊能靜2
    • 伊能靜3
    • 伊能靜4
    • 伊能靜5
  5. 臺灣智慧農業發展再進一步,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開發農作物田間管理系統「i-plants」,結合GIS地理資訊與航拍技術、物聯網、農業大數據,不僅紀錄作物在田間耕作的情形,涵蓋中間加工方式、包裝到終端銷售資訊都能完整保留給消費者查詢。 使用i-plants系統的生產者,也可以接收作物蟲害的預警通知,幫助農民提早規劃生產,提升作物品質。 不只是產銷履歷,i-plants幫助生產者掌握大數據. 「i-plants不只是一套給消費端看的系統,也幫助生產端。 」農試所所長陳駿季表示,i-plants從2015年開始研發,經過兩年的測試,目前已經成熟可以發表,希望能夠推廣給產銷班與農企業使用,加速臺灣智慧農業的發展。

  6. 這是一本關於斐索人怎麼吃、怎麼捕魚、怎麼造船、對經濟與婚姻的態度,如何看待歷史與面對生與死的差異,此篇〈魚〉是斐索人依海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 《依海之人》探討斐索人的各種認知概念與不同文化間的比較,有助打破西方文明中心的觀點,其實 ...

  7. 古寧頭社區的石蚵養殖是當地極具特色的一種養殖方式,目前除了金門之外,大陸福建小嶝島也有小區域的養殖,但金寧古寧頭附近一帶的「石蚵林」已然是海上的特殊景觀,更是金門的重要地景之一。 石蚵養殖,細說從頭. 根據金門縣誌記載,相傳4百多年前約明朝萬曆年間,進士李獻可自大陸福建同安、惠安一帶引進了花崗石石條式的牡蠣養殖。 也是自明朝開始,金門的牡蠣養殖變成了世代相傳的產業,每個村落都擁有自己的蚵田,外人不得進入採收,甚至買賣讓渡都必須簽定契約收據,漸漸成為金門最具經濟特色的產業。 四面環海的金門,早期在北邊和西邊沿海擁有大片的蚵田,在石蚵養殖的巔峰期,曾有2百多萬塊石條,海上千頃蚵田十分壯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