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主講人翁林仲 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院長 撰文/Dr.Yang健康記者

  2.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下藥 5.袪濕藥 6.袪風 藥 7.止咳化痰藥 8.消導藥 9.理氣藥 10.理血藥 11.補養藥 12.收澀藥 13.安神. 藥 14.平肝熄風藥 15.其他及新增品項. --------------------------------------------------------------------------- 十二、收澀藥. 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的藥物稱之收澀藥。 臨床上可分為四類: 1.固表歛汗 --常用藥物如:浮小麥 。 2.澀精止遺- 常用藥物如:山茱萸,芡實,覆盆子,烏賊骨等。 3.歛肺止咳 -藥物如:五味子。 4.澀腸固脫 --藥如:赤石脂,肉豆蔻。 常見【收澀藥 】如下:

  3. 本方為痺症日久,肝腎兩虧而立扶正袪邪之法。. 方中獨活袪風 勝濕,善治「兩足濕痺不能動止」,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 利關節,除風濕,均為主藥﹔杜仲、熟地、牛膝協同桑寄生強 腰腎,壯筋骨,當歸、白芍、川芎補血活血,黨參、茯苓、甘 草益氣健脾 ...

  4. 本方是六經中風的通用劑。. 用於比大續命湯較為虛證者方中麻黃杏仁,亦即麻黃湯意,治太陽傷寒;桂枝芍藥,亦即桂枝湯意,治太陽中風;此皆為中風寒之有表證者研必用。. 人參甘草補氣;川芎芍藥補血;此皆為中風寒之氣血虛者研必需。. 風淫,主以防風;濕淫 ...

  5. 功效:清虛熱,涼血。. Dr.Yang藥材養生事典. 【地骨皮】 Lycii Radicis Cortex. 別名:. 分類: 二、清熱藥. 功能: 清熱涼血. 來源: 本品為茄科植物枸杞之乾燥根皮. 性味歸經: 甘微苦寒。. 入肺,肝,腎經。.

  6. 一、補養劑. 《二十一大類科學中藥解析》 撰文/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篇介紹【補養劑】:滋補人體陰腸氣血之不足,因而能消除虛弱症狀之方劑。 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四物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小建中湯、炙甘草湯、虎潛丸、左歸丸、右歸丸、六味地黃丸、金匱賢氣丸、生脈散。 【補養劑】: 滋補人體陰腸氣血之不足,因而能消除虛弱症狀之方劑。 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四物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小建中湯、炙甘草湯、虎潛丸、左歸丸、右歸丸、六味地黃丸、金匱賢氣丸、生脈散。 常見【補養劑】如下: PS :「本藥物表格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287.

  7. 濕熱走注、遍身骨節煩痛、肩背沈重及一切濕熱。. (6) 參考連結:. 【當歸拈痛湯】-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7)備註:. 本方治由於濕熱而關節發紅腫痛的方劑。. 用於在現代醫學上難 以確定病名的四肢關節腫痛,和下肢的皮膚病,而流膿汁者。. 以遍身骨節煩疼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