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8日 · 市場先生的18項重點筆記. 人生最重要的計劃:找到自已最佳花錢的時機點、適當調整花錢與存錢間的平衡點. 錢沒有不見,而是變成更有價值的呈現. 書的開頭講了一個故事: 螞蟻在夏天辛勤的工作、儲存食物,蟋蟀卻都在玩樂。 而冬天來臨時,螞蟻活下來,蟋蟀卻快餓死了。 這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該工作的時後努力工作, 但問題是:螞蟻什麼時候去玩了? 螞蟻的努力,有換到玩樂與充實嗎? 還是一生都在工作? 大多數投資理財的書,都是在解決如何儲蓄下更多、透過工作提高收入、透過投資最大化報酬。 從投資理財的角度來說,最終創造越多財富,的確代表投資越成功。 但從人生的角度,並非如此。 賺多少錢是一回事,錢必須要花掉,才能轉換成人生某些價值.

  2. 如何學好投資理財的6堂課. 該怎麼開始,分享一些我的經驗: 1. 投資要怎麼開始? 從報酬率最高的投資開始. 2. 看這些書不是什麼秘密,但學投資效率可以高5倍! 3. 新手學投資,別看新聞、報紙、雜誌 – 去做 99%的人做不到的事. 4. 投資新手挑選一本投資書籍,要先注意這「3件事」 5. 長輩都說:「投資很危險! 」如果你信,別怪自己一事無成. 6. 準備開始投資了嗎? 分享我如何跨出投資的第一步.

    • 美林投資時鐘(Merrill Lynch Investment Clock)是什麼?
    • 美林投資時鐘的經濟循環四階段
    • 美林投資時鐘的回測結果
    • 快速重點整理:美林投資時鐘是什麼?

    美林投資時鐘(也有些人簡稱 美林鐘)是一種把經濟週期、資產及行業輪動串連起來的投資理論, 由美林證券於2004年發表,研究團隊用30多年的數據做回測, 告訴投資人在不同的經濟週期,資產配置不應該一成不變。 該理論用經濟成長率(GDP)及通貨膨脹率(CPI)來決定經濟週期, 分為 通貨再膨脹(reflation)、復甦(recovery)、過熱(overheat)、滯脹(stagflation) 四個週期。 在一個完整的週期當中,各階段表現最好(報酬/風險 最佳)的資產不同, 假如循環從通貨再膨脹reflation階段開始,首先是債券的收益最好,接著是股票、然後是大宗商品、最後則是現金。 回測的結果顯示,雖然各個經濟週期有不同的特性, 但是都存在一定的共通性,而投資者可以用這些共通性來提升報酬...

    美林投資時鐘將經濟分為四個階段:通貨再膨脹、復甦、過熱、滯脹, 決定四個階段的重要拐點是透過經濟成長和通膨變動的方向來決定。 通常通膨的變動會發生在經濟成長之後,因為只有當剩餘的生產力全部被使用後, 通膨才會開始發生,在每個階段都對應著表現超越大盤的資產類別:債券、股票、大宗商品、現金。 首先要來認識4階段是什麼,理解他們的進程以及順序。 1. 通貨再膨脹(reflation): 通貨再膨脹是指政府擴大產出、刺激消費並抑制通貨緊縮的財政或貨幣政策, 這通常發生在一段時間的經濟不確定或是衰退時,在這個階段經濟成長停滯, 過剩的生產力及下跌的大宗產品使得通膨率更低,企業的獲利不佳且實際收益下降, 央行降低短期利率來刺激經濟。此時債券是最佳選擇。 2. 復甦(recovery): 在這個階段,寬鬆...

    美林研究團隊為了驗證他們的模型,回測了1973/04至2004/07的歷史數據,期間超過30年。 從下圖可以看出,經濟週期確實存在。(四種不同顏色區塊代表四個不同的經濟循環階段) 回測的結果顯示,在不同的經濟循環階段,各種資產類別會有不同的表現,總結來說: 1. 通貨再膨脹階段:債券最佳,大宗商品最差 2. 復甦階段:股票最佳,大宗商品最差 3. 過熱階段:大宗商品最佳,債券最差 4. 滯脹階段:現金最佳,股票最差

    1. 美林投資時鐘告訴我們,經濟週期確實存在,且各經濟週期強弱的產業不同,各階段重點整理如下: 2. 美林投資時鐘簡單易懂,但因為它是事後回顧看歷史數據,往往是事後下結論,而難以用來事前預警。 對投資人來說,最難的是判斷目前處於哪個階段以及判斷週期的轉折點,而突發事件往往還會破壞了原本循環的次序。 即使如此,美林投資時鐘仍是資產配置時重要的參考工具,了解其精髓會有助於投資的判斷。 它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種資產類別是永遠可以獲利的,所以做好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仍是降低風險的最好辦法。 額外分享幾篇文章: 1. 有一套最好的資產配置策略嗎? 2. 資產配置再平衡是什麼?該怎麼做? 3. 美股券商開戶比較(股票ETF、債券ETF) 4. 基金開戶》最新手續費優惠推薦 5. 台股股票/ETF》最新開戶券商...

  3. 2022年3月3日 ·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告訴你存放款利差的定義、如何查詢存放款利差數據,並且以台灣及美國為例分析,說明影響存放款利差的原因、對金融業獲利的影響, 最後以摩根大通銀行財報為例,分析對銀行獲利的影響。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存放款利差的定義是什麼? 如何查詢存放款利差:以台灣及美國為例. 影響存放款利差有什麼原因? 存放款利差對金融業獲利有什麼影響? 存放款利差對銀行獲利的影響:以摩根大通銀行財報為例. 快速重點整理:存放款利差是什麼? 存放款利差的定義是什麼? 存放款利差的定義是銀行放款利率減掉存款利率,這是影響銀行利息收入的關鍵因素,利差越大,對銀行利息收入越有利。 傳統上,銀行扮演著資金仲介的角色,從民眾這邊吸收存款給予存款利息,然後再放貸款給需要的人收取貸款利息,

    • 馮世寬1
    • 馮世寬2
    • 馮世寬3
    • 馮世寬4
    • 馮世寬5
  4. 2020年11月3日 · 指的是有價證券不在集中市場上買賣,而是在證券商的營業櫃檯以 議價 的方式進行交易,又稱為櫃檯買賣。 這是提供給「上櫃股票」交易的場所,上櫃股票的交易方式除了透過電腦撮合外,也可以透過櫃檯買賣,又稱為店頭交易,像是台灣的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GTSM)。 以股票市場為例,這些市場區別,分別交易上市、上櫃、興櫃股票。 可閱讀: 上市股票、上櫃股票、興櫃股票、未上市股票,有什麼差異? 初級市場、次級市場的差異比較表: 初級市場和次級市場這兩個詞, 常見的會在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ETF市場,都有這個概念。 以下分別看看這幾個市場中的差異。

  5. 2015年8月15日 · 「可轉換債券」有可能是其中一項原因! 可轉換債券是什麼? 可轉債價格是什麼? 可轉換債券又稱為可轉債。 簡單來說,可轉債就是這個債券有個附加條款, 當股價高於某個價格時,就可以用把債券用約定的價格轉換成股票。 例如: 某 A公司股價現在 12元,發行了2億的 可轉換債券 賣給你, 這筆可轉換債券約定的 轉換價格 是 20元。 意思是,你可以用20元買進最多 2億的 A公司股票. (2億元可以買進 1萬張A公司股票) 但現在市價只值12元,你當然不會用 20元去買。 如果當債券到期前,股價從來沒超過 20元, 那它就只是普通的債券,到期時公司會還給你2億元, 過程中則會付你利息。 但如果A公司漲破 20元,例如漲到 22元, 那你就會想把手上的 2億元 可轉債 換成1萬張A公司股票,

  6. 2021年5月28日 · 是指股票價值與股票價格的差距,這也是價值投資者做投資決策的關鍵。 葛拉漢認為,只有當 股票內在價值>股票市場價格 (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時候),這筆投資才值得出手買入。 內在價值估計永遠不是準確的. 股票內在價值估計是一門藝術,不同的人估計出來的內在價值不會相同,每個人參考的依據也不一樣,會參考的包括了資產、利潤、股息、公司發展前景等等,都可以作為內在價值評估的依據。 內在價值雖然難有準確評估,它的好處則是並不會像市價一樣天天浮動。 儘管內在價值難以預測、評估會有些許錯誤,但只要安全邊際足夠,也就是你買進時遠比內在價值便宜許多,就不至於會出現大的虧損。 當安全邊際越大,就能讓投資人減少投資虧損的風險,放大潛在的獲利空間。 其中最重要的是犯錯時也能留有餘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