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92年6月1日 · 游錫堃 — 用文化定位宜蘭. 為不讓宜蘭重蹈西部平原過度開發的覆轍,土生土長的宜蘭縣長游錫堃,提出一個與其他地方首長偏重硬體建設截然不同的看法……。. 文. 廖嘉展. 天下雜誌133期. 發布時間:1992-06-01. 瀏覽數:240. 游錫堃正在進行一場宜蘭 ...

    • 被官場文化馴化,從正常好人退化成「巨嬰」
    • 當官的「虛榮」,讓政治人物汲汲營營
    • 民主自由社會,沒有耍官威的條件

    這詞出自對岸心理學作家武志紅的《巨嬰國》一書,書中描述一個剛從地方當過縣長的人,回到原單位後,有天一進門就把披著的大衣一抖,趴一聲掉在地上。原來,他在地方當領導時,只要這麼一抖,後頭就有秘書幫他接著。 游院長並不是官場孤例,甚至很難稱之為「腐化」,實是一種「退化」。幾十年來在政壇,見識過小小縣府外圍單位主管,說自己有糖尿病,出巡下車要一左一右兩個女秘書扶著,地方人士笑稱為「老佛爺」。 某位總統府副長級幕僚,年方30多歲,出來開會要20多歲的部屬幫他一路提著皮包。40幾歲的卸任立委,出場要有人幫他打傘,高鐵非商務艙不坐。還有人一當上政務官,肩上就有了三把火,不允許老友們酒桌上勾肩搭背。 官場裡「下對上」的服務呵護,尊卑定序,已被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虛榮,多少人一生為此迷戀不已,無法自拔。

    於是,他們汲汲營營,在政治中浮沉爭奪,表面上是爭取一個為國家社會做事的機會,或是為了藍綠統獨民族大義在奮戰不懈,其實心底是為了那一絲絲當官的「虛榮」,那種「走路走前邊,照相站中間,吃飯坐上位,開口就是一大篇」的虛榮。 一生為此斤斤計較,人家有的、我也要有,人家沒的、我也要有。莫明其妙的憤怒、怨恨、背刺、刀砍,幾乎全都發源自於這些奈米級的心眼。 問題是,社會已經不一樣了,以我們這種死老百姓為主力的民主自由社會,對於隔著螢幕都能聞到的那種「官僚臭」,是很反感而想吐的。 藍綠兩大黨至今的共同問題,就是始終以為對方是最大的敵人,卻又無限羨慕對方的囂張與官威,老想著只要「彼可取而代之」,自己就「有為者亦若是」,他可以為什麼我不可以?結果一鍋臭過一鍋。 須知,讓人們真正反感的,正是秦始皇的華麗車隊,誰坐...

    也許游院長的小編,想藉著恐嚇事件來創造一點悲情,興起一些波瀾,創造一點聲量。但這種威權時代的黨外操作法,早已失去了背景條件。 現在當政的是民進黨,從內政部長到警政署長都是同黨同志,這麼狠打自家人的臉,能獲得什麼同情?一個72歲的老人跟88歲老老人單挑,年輕16歲的還大喊要警察保護,簡直在演鬧劇笑劇,那來半點悲情?何況同情? 想得而不可得,是種殘念;該捨的捨不得,叫作虛榮。多少台灣的政治人物,一生就在殘念與虛榮中反復來回,然後自己價值扭曲。鶴髮童顏,是種福份;返老還童,是種幸運;甚至彩衣娛親,都還算種孝順美德。 但七老八十還在玩這種低級遊戲,心智年齡回到巨嬰,只會讓人吐血。再這麼「盧」下去,游院長、吳將軍、葉教授,大概可以組成立法院的「新三寶」了。 還是很懷念那位穿著短褲拖鞋打排球的游省議員,...

  2. 1993年7月1日 · 當過八年省議員的游錫堃,擅長透過建立共識來加強合作。做宜蘭都巿規劃前,游錫堃邀議長、副議長、鄉鎮長(也以國民黨員為主),同往新加坡參觀都巿規劃、巿政管理。一群人早上共聚一堂上課討論,下午參觀。

  3. 2003年12月15日 · 十二月十一日,行政院長游錫堃突然宣布暫緩興建蘇花高速公路。 游錫堃表示,高達九六二億的經費對中央政府造成龐大負擔,中央也有很多人反對。 他希望花蓮縣政府在未來三個月內做出決定,若縣政府、縣議會決定不建蘇花高,中央會尊重地方意見。

  4. 2002年5月1日 · 獨家專訪Doer閣揆游錫堃 尋找台灣新桃花源. 上任三個月,行政院長游錫堃經常率領內閣及幕僚,連夜加班, 要以實做精神,拚經濟,推改革。. 他善於溝通協調的長才,是否能突破朝野對峙,克服行政團隊的盲點?. 他所嚮往的桃花源真的能在台灣實現 ...

  5. 1998年1月1日 · 游錫堃推動宜蘭成為文化大縣,行動背後是他企圖喚醒台灣人認同土地的企圖。 他認為,台灣目前所有紛至沓來的治安、環保、政治亂象,都是因為對土地沒有認同感。 「台灣人對自己生長的土地沒有歷史感,怎會愛這塊土地堃當然就掠奪,然後移民,」他說。 曾經,一篇副刊上的文章,感動了游錫堃。 身在澳洲的台灣詩人,感歎名為「台灣山櫻」的樹,盛開在異國植物園? 而台灣人卻從來不知道,家鄉有這麼美好的花朵。 游錫堃於是發誓,要讓山櫻花開在自己的家鄉。 文化的根,植於對土地認同。 為了實現「認同鄉土」夢想,游錫堃以最高的企圖心,遊說楊麗花、黃春明、李添財等功成名就的鄉親返鄉,加上禮聘新加坡都市發展局官員劉太格、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等專業人士,協助他建設蘭陽。

  6. 1992年6月1日 · 為不讓宜蘭重蹈西部平原過度開發的覆轍,土生土長的宜蘭縣長游錫堃,提出一個與其他地方首長偏重硬體建設截然不同的看法……。 游錫堃 — 用文化定位宜蘭|天下雜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