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11月19日 · 哈佛商學院有個悠久的傳統,在每一科的最後一堂課,教室裡聽不到個案研究討論,也見不到學生七嘴八舌爭相發言的情景,只有任課教授對台下這群菁英學生,說一段文憑也給不了的人生智慧。而這每一個故事,都可能成為你一生中面臨困難抉擇時的重要指引,漫漫人生無論走向何方,都別忘記 ...

  2. 2023年3月2日 · 愛滋病是HIV病毒引發的致命疾病,雖無疫苗能防範未然,但了解HIV傳染途徑、愛滋病症狀和治療,有疑慮時使用HIV快篩,人人都能遠離愛滋病毒。 2023-03-02. .文 / 林雨蒨.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Unsplash. 字級. 收藏. 分享. HIV愛滋病毒和AIDS愛滋病不同? 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俗稱愛滋病毒,會破壞免疫系統中的CD4細胞,降低抵抗力;AIDS(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則是HIV感染後期引發的疾病,簡稱愛滋病,可導致各種感染和癌症,嚴重時死亡。 感染HIV就會得愛滋病嗎? HIV感染者只有在CD4值降到200以下,免疫力微弱到無法對抗各種伺機性感染,才會被診斷為愛滋病。

  3. 2020年9月15日 · 抗荷爾蒙藥物治療(俗稱「荷爾蒙治療」)的原理,就是用藥物阻斷荷爾蒙接受體(堵住嘴巴),或減少食物(荷爾蒙)生成,達到控制癌症降低復發的目的。 (推薦閱讀: 如何靠一張圖決定乳癌治療方案?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目前常見的荷爾蒙治療藥物主要分2類: 1. 抗雌激素(ER): 最普遍的是泰莫西芬(Tamoxifen)適用於停經前、停經後荷爾蒙接受體陽性,早期或晚期轉移乳癌。 泰莫西芬的優點包括可降低對側乳房得到乳癌的機會、降低血脂肪、增加停經後婦女的骨質密度。 服用5年,可降復發機率,延長存活期。 (推薦閱讀: 得了骨質疏鬆該怎麼辦? 4大招有效第一線治療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 降低病人體內雌激素生成,減少刺激乳癌細胞生長,有2種藥物:

  4. 2023年5月29日 · 亞斯伯格症(英文 Asperger syndrome)最早由奧地利醫師在1944年提出,當時他觀察了4個孩童,發現他們語言發展正常,卻無法妥善與人互動。 跟人對話時,只著重在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難以顧及他人感受。 到了近代,亞斯伯格症開始被世人注意,此症是 自閉症的一種亞型 ,屬於廣泛性發展障礙的一種。 男性發生的比率遠高於女,有亞斯的人不擅長與他人社交,但相較自閉症而言亞斯的孩子更積極的想與他人互動,只是他們對於應對進退的理解有障礙。 不少政治人物也曾被外界分析,認其具有亞斯特質,包括:台灣政治人物柯文哲、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ímir Putin)等。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推薦閱讀:我的孩子是亞斯伯格嗎? 亞斯伯格症症狀是什麼? 亞斯伯格症該如何治療? 亞斯伯格的重要特徵.

  5. 2019年4月22日 · 2019-04-22. .文 / 海苔熊.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公共電視提供. 字級. 收藏. 分享. 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嗎? 你想在一起,但他卻只想曖昧. 你想結婚,但是他卻恐懼結婚. 你渴望有小孩,但他卻害怕有小孩. 到底是什麼讓他卻步? 又是什麼讓原本感情很好的這對CP(宋喬平/林一駿),有這麼大的爭執? 承諾恐懼症. 在討論這對伴侶之前,我先停下來想想你剛剛想起的那個人,他是不是有下面這樣的「症狀」 [1]: 過去的關係都很短暫. 不願意提前規劃或預定行程安排. 不會讓你知道他是否會參加你的聚會. 習慣大量「修飾美化」自己的話. 他的感情關係非常複雜. 他常有許多「不確定」的曖昧關係. 不喜歡說「我愛你」 不用「男/女友/老公/老婆」來稱呼你.

  6. 2018年9月1日 · 2011年的寒假,她勤奮練鋼琴卻彈到手痠又微疼,自以為手臂使用過度而就醫,但是疼痛感去並未減輕,遲遲沒有進展,這才到了大醫院做檢查。 學校才剛開學,她請假到醫院去看檢驗報告。 「什麼? 醫生你說我得了什麼? 不就是手臂痠痛發燒,為什麼你們好像覺得我就快要死了? 醫師臉色沉重告訴她,這是惡性骨肉瘤,是常見的兒童骨癌,平均發病年齡,男生是14.5歲,女生是13.5歲......,正是她那時的年紀。 柯菲比右手臂上的腫瘤被發現時已有5.3公分大,她接受了一連串化療,掉髮、嘔吐、副作用全來了。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菲比病發後,媽媽全心全意照顧,母女情深。 圖片來源:張瓊午 (菲比媽媽)提供) 菲比自嘲「我的人生像一場連續劇 而且還是肥皂劇」

  7. 2015年7月1日 · 大腦惹的禍. 新近研究發現耳鳴與大腦聽覺皮質的異常活躍有關,從前端負責收集聲波的內耳毛細胞到末端大腦皮質出問題都可能造成耳鳴,且65歲後碰上耳鳴機率高達三成,精神科醫師陳豐偉就曾貼切形容,「耳鳴是一種過度活躍的知覺,」雖然病因難找、不易根治,但耳鳴帶來的不愉快經驗卻有機會獲得改善。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如同疼痛,耳鳴的嚴重程度會受到主觀感知影響。 美國《預防》雜誌指出,因為耳鳴牽連到掌管情緒控制的大腦邊緣系統,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的耳鳴不會造成干擾,有些人卻覺得不勝其擾,如果你覺得耳鳴是很可怕的,大腦就會發出「注意」的訊號,讓你覺得備受干擾,更受不了耳鳴。 抱持正面想法,能幫助大腦扭轉耳鳴的負面印象,不再感覺那麼擾人刺耳。 推薦閱讀:(本文還沒結束,後面還有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