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4月10日 · 結果還被人家罵。」博鰲論壇後前副總統蕭萬長的女兒不捨地向爸爸抱怨代表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與會的蕭萬長在博鰲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短短五分鐘的會面四十五秒的寒暄表達台灣參與亞洲投資銀行AIIB亞投行的意願

  2. 2016年9月21日 · 總統李登輝副總統連戰行政院院長蕭萬長等首長緊急赴中南部災區巡視蕭萬長還指示災後重建規劃將在6個月內完成並於5年內完成重建工作此外財政部還訂定統一勘災辦法列為危險建築物者本年地價稅與次年房屋稅均可免繳

  3. 2000年3月23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連戰蕭萬長輸掉總統大選排名第三脫黨參選的宋楚瑜張昭雄位居老二泛藍支持者包圍中央黨部與總統官邸要李登輝下台負責馬英九與泛藍群眾在總統官邸外面要李登輝下台負責

  4. 2017年4月21日 · 前副總統蕭萬長曾經率先喊出技職教育再造的口號這意味著群集教育已經行不通了

    • 低碳民調說什麼?
    • 台灣人的環境意識夠成熟了嗎?三十年來,國人的環境意識經歷哪些階段?
    • 如果民眾對低碳議題已有相當程度認識,大家願意做出哪些改變呢?
    • 五成民眾目前不支持加稅、漲價,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 關於「增加大眾交通運輸站點,是否能讓民眾減少開車或騎機車」,結果如何?
    • 機車能減量太好了!台灣的機車高達一千五百萬輛呢……
    • 總的來說,這次民調可提供政府什麼建議呢?
    • Ngo 可以做些什麼事?中研院社會所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推薦閱讀

    大家都知道節能減碳很重要,也能做到隨手關燈、少搭電梯……但說到增加電費、徵收能源稅,半數民眾立刻反應「為什麼要我們去做?」這一切究竟是貧富差距的作祟、教育程度的落差,又或者另有隱情?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中研院社會所蕭新煌兼任研究員,自 1980 年代開始研究台灣人環境意識,至今已三十多年。 2017 年,蕭新煌主持「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團隊以電話抽樣訪問 1211 位台灣民眾 ,了解國人環境意識和行為,以及低碳政策的偏好。結果發現:民眾的環境意識已高度成熟,也能贊同政府應有所為的政策,但對個人需要付出較高代價的低碳政策,採取保留態度,顯示國人的環境意識仍然存在知行落差。

    三十多年來,國人的環境意識有長足的進步,主要原因是:經濟成長讓人民有餘力「衣食足,知環保」、民眾環境受害感逐漸擴大、知識份子以及環保團體的倡議。 我將台灣人的環境意識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環境汙染、生態破壞、氣候變遷。 1980 年代,台灣經濟大好,人民環境意識萌芽,開始發現「環境汙染」問題。怎麼發現?靠五官。眼睛看到空氣汙染,鼻子聞到惡臭、耳朵聽到噪音、皮膚感覺到灰塵……民眾從日常生活感受到的水汙染、空氣汙染等等現象,直接建立受害感。 從 1985 年的民調可知,當時國人關心環境問題主要為:公共衛生疾病 (78.5%),食物、水、空氣汙染 (71.2%),但對於生態保育 (28.1%)、氣候變化 (25.6%) 等等需要更多先備知識的議題,還沒有太強烈的感受。 到了 1990 年代,知識和閱...

    民眾的改變可分為三個部分: 一、民眾對於自己可掌控、成本較低的行為,很願意做環保、愛地球,如: 二、民眾也支持政府應有作為的低碳政策,如: 三、但是,民眾對於自己要負擔較大成本的政策,例如配合漲價、加稅,願意的比例立刻降到五成。即使願意付出,付出比例也偏低: 不過,如果加稅的對象是企業,僅剩兩成民眾不同意,甚至大多數認為加稅比例應該達到 6~10%。 這個研究結果顯示:雖然民眾環境態度已經相當成熟,但將認知化為行動,似乎不如預期……

    從「計畫行為理論」來看,認知和態度不一定會直接轉換成行為,特別是當個人缺少可用的資源或機會,即使本身有強烈的意圖,仍會降低真正採取行動的可能性。 計畫行為理論簡單說:我們心裡面的態度,怎麼轉換成行為,或是會不會受到某些因素影響而讓人不行為 ,有三個關鍵因素: 一、行為態度:個人內心對於行為所抱持的態度,比方說:節能減碳很重要,我必須要做一些友善環境的行為。 二、主觀規範:如果我做或不做這件事情,會不會有些社會壓力。比方說:父母親或老師的要求,會不會讓我採取節能減碳的行為。 三、知覺行為控制:我有沒有辦法把這件事做好,這就涉及個人對於完成某行為程度的掌控度,例如:當不需要使用電燈時,我會不會隨手關掉。 所以在 2017 的民調中,我們進一步分析受測者的性別、已婚或未婚、是否有未成年小孩、收入高...

    先來看看台灣人的交通生活方式!大體來說,五成民眾使用機車、兩成三是汽車、兩成四會選擇低碳的大眾交通工具、自行車或步行。 民眾選擇交通生活方式的關鍵是:交通社會排除、生活習慣和文化品味。所謂的交通社會排除,是指社會經濟地位不平等、大眾交通工具的普及度不足,比方說:偏遠鄉鎮的火車站或捷運站很少,民眾當然沒什麼機會選擇大眾運輸。 而 2017 年的民調顯示,當鄉鎮增加捷運站,可顯著降低民眾開車或騎機車的數量,願意轉換到大眾運輸的就有 8%。只不過,願意者大多數是機車族 (7%),汽車族則沒有太大影響。 理由可能是:汽車族通常是 40~55 歲的中年人,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家裡可能有小孩、老人需要接送,開車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相對的,機車主要是年輕人、中低階層、自雇者 (農民或小販等) 的謀生工具,只...

    欸……這裡要先幫機車族洗白一下!從全台灣整體的汙染量來看,機車排碳量不是最高的,只是機車族最容易因為好的低碳政策轉換成大眾運輸,所以建議針對機車減量來規劃。 台灣整體的排碳量,六、七成來自大工廠,前面說的加稅、加價等政策,就是要解決這些汙染「巨頭」,其中也包含家戶用電。 第二部分就是交通,大概占三成。陸上交通排碳量第一名是大型柴油車,再來是小汽車。機車數量雖然多,但總排碳量均比不上兩者。 但柴油車數量少、利益集中、容易發生集體抗爭,很難改變。汽車族經濟條件和生活習慣所限,不像機車族容易轉換。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機車減量不只是減碳,也能挽救人命!2017 年機車事故達所有車禍死亡人數 36.7%,為所有車輛中最高。中研院的研究也顯示,大眾運輸越少的鄉鎮,機動車輛死亡率越高。而當大眾運輸站點增加...

    這次民調顯示的意義是:不少民眾已經 Ready,準備迎接低碳社會的來臨!但政府必須傾聽民意、拿出魄力,擬定並落實有效的低碳政策。 我們雖很嚴肅地討論國人節能減碳的知行落差,但也千萬不要變成低估民眾,好像國人還普遍很無知、無感!大多數國人的環境意識相對成熟,也有行為改變,贊同政府部分的低碳政策,顯示民眾是有知、有行動的。就算是加稅和漲價,也至少有一半民眾已經抱持支持的態度。 民眾知行落差所透露的意義,應該是: 雖然每個人都在行為上做出小小的改變,但缺乏集體行為,這部分是政府的責任。個人行為改變只是小善,政策改變才是大善。 政府必須負起責任,不能什麼都等著民眾去做,或是害怕民眾不支持,就不敢推行低碳政策,這是自己找藉口。你帶頭做好的政策,民眾就會支持你。以增加電價來說,雖有一半民眾不願意,但還有...

    NGO 平常主要透過傳單或各種環保活動,教育民眾環境知識,像是食農教育、能源教育等等。前面的調查也顯示,參與過環保團體活動的民眾,比較容易接受低碳政策。 現代的 NGO 也會進行「公民電廠」這類社會實驗,促成某些社區自己發電,分散能源生產,不要通通集中在台電。除了實質上推廣再生能源,也是很成功的能源教育與社區營造。 我們非常看重 NGO,因為 NGO不但代表民眾的集體意識,也能把民意匯流起來,形成集體力量對政府施壓,所以政府也會邀請他們參加能源轉型會議,討論減碳白皮書。我們的計畫也邀請了二十幾個 NGO ,討論政府、產業、公民社會等等應該有什麼作為,才能促成低碳社會。 而我們學者的任務,包括民意調查,從民情探索政策的可行性,並規劃台灣產業轉型建議書等等,善盡知識分子的責任。除此之外,我們也實...

    【拯救地球的大自然工程師】築壩治水、過濾汙染物!400 年前「河狸」被趕盡殺絕,今反成英國治水功臣 【台灣養殖業衝向外太空】外銷美日韓還不夠!台業者用「AI 技術」增產台灣鯛 42 倍,成外太空第一條魚 【別再歪樓討論吃蝗蟲】成群蝗蟲有毒、天敵只有一個!鄉民舉「台灣 3 次蝗災史」籲:全球都該正視蝗災 (本文經合作夥伴 研之有物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隨手關燈 hen 好,能源稅再說?」從民調看台灣人節能減碳的知行落差 〉。首圖來源: 中央社。。)

  5. 2020年12月15日 · 今年初,網路媒體「臺灣吧」(Taiwan Bar)發布的兩支影片 「你憑什麼認同自己是臺灣人?. 」 及 「什麼造就了金門複雜的認同?. 」 ,引發網友激烈討論。. 自 2014 年創立以來,持續聚焦台灣歷史文化及時事議題的臺灣吧,在不少支持台獨的網友心中是 ...

  6. 2021年1月7日 · 徐子捷 2021-01-07. 《台灣山岳》在 2019 年 10 月宣布停刊,沈澱約莫一年的時間,在 2020 年 12 月復刊。. 重新除發的《台灣山岳》有什麼特別?. 一起來聽籌備成員們的說法。. 圖片來源:《台灣山岳》團隊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過去,《台灣山岳》這本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