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17日 · 毛治國表示所謂先謀後斷」,做決策之前要先歸納問題多數時候決策者都把問題當已知」,但有時候問題本身不見得是好問題例如蘇花高速公路到底要不要蓋?...

  2. 2018年4月7日 · 毛治國認為,「管理就是解決問題其一步驟是決策另一步驟為執行兩者缺一不可。 (趙宥寧攝) 王國維《人間詞話》曾提「出於外而能觀、入於內而能寫、內外圓融而悟」。 毛治國則改以管理學解讀上述三大境界,分別為「企圖心、能力、機緣」。...

  3. 2016年1月30日 · 行政院長毛治國將於31日正式卸任行政院30日下午舉行惜別茶會臨時院會提出辭呈後終於露面的毛治國在致辭時首度完整說明堅決請辭原因是為了讓歷史留下紀錄中華民國憲政上還有多數黨組閣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也是他30年公職生涯中最後一件應該為國家做的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4. 其他人也問了

    • 毛治國「懸念」 盼講述執行理論
    • 決策要「先謀後斷」 舉例蘇花改不只是環保與經濟的選擇
    • 「自組織」理論 挑戰傳統理論典範
    • 管理學教科書 比較少第一人稱案例
    • 從政過程中「驗證過有用」 放在《管理》書中

    「我常常跟學生說,我的職業生涯行囊裡面背了二本東西,一本是決策、一本是筆記,我在公職生涯經歷過不同歷練,從觀光、民航、電信、海運,每個範疇的專業知識都不一樣,但是基本功還是決策與執行,這個看法其實30幾年前就已形成,2003年卸任中華電信董事長後,先把『決策』聚焦整理下來。」

    毛治國說,《決策》一書將管理決策,歸納為「見、識、謀、斷」四個步驟,當初是挑戰西方管理學院,把決策侷限於「斷」,即決策的選擇,「我自己的經驗是,決策不只是選擇,更重要的事要了解事理的本質,我在書裡面以《孫子兵法》圍魏救趙的故事,強調當初孫臏當初為了救趙國,本來部隊直接前往邯鄲就可以,但他發現了更好選擇,這個故事告訴大家,『選擇』並不一定是固定的。」 毛治國對於「執行」理論的懸念,在2016年退休後,讓他又再度提筆,「我比別人幸運,除了管理學科班出身外,進入政府部門後,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組織領導者,因此自己也養成習慣,必須了解全局、把握重點,由上而下(top down)執行決策。」

    毛治國的「執行」理論,脫胎於西方管理學的「自組織」理論,這項理論是他早年與長官劉兆玄一次閒聊時,分享得到的概念,「自組織」理論挑戰傳統組織理論的科學典範,也就是牛頓定律機械觀,從取法自然、有機生命系統的觀點,看待一個由「人」組成的組織。但由於「自組織」理論企圖從複雜理論提煉管理原理,因此,毛治國花了20年的時間,才思考出如何用孫子兵法等古典理論裡面,重新詮釋領導與戰略。

    毛治國表示,管理學教科書,比較少第一人稱敘述的案例,因為第一人稱的決策者,不見得會動念把決策過程寫下來,他在出版《決策》一書時,剛卸下中華電信董事長職務,但他當時並未將中華電信的決策故事寫進去,不過中華電信成功改造的故事,後來還成為哈佛管理學院的研究案例,他重拾教鞭以第一人稱分享中華電信決策故事,發現台下學生的感受與學習深度是不同的。 「管理學老師教一個別人的case,永遠是在『猜』他當初為何這麼做,學生對於教科書的case,永遠是霧裡看花,這和我以第一人,稱告訴學生當時為何下這個決定,思考哪些選項,有很大的差異。」 毛治國強調,他重新詮釋《決策》一書,並且融入他從政期間的幾項重大政策,例如,ETC、高鐵財改案、蘇花改等,並不是藉此把教科書當回憶錄在寫,而是希望透過實證經驗證明一句話:「好理...

    毛治國說,《管理》一書的相關案例,都是他從政過程中「驗證過有用」才拿來寫,不是從文獻回顧歸納整理出來,「我知道,國內管理學界都有論文發表壓力,所以很多學者看到有新的管理學書籍出版,就會想要拿來引用驗證,但我會認為,那是『流行歌曲』,是否禁得起考驗還有待檢驗,我在新書裡引用到的理論,包括Thompson的群體決策理論,與榮格的決策者風格理論,我不只替讀者做了選擇,並且還重新詮釋、修改。」 事實上,毛治國的新書融入了古今中外很多經典理論,例如孫子兵法,毛治國說,孫子兵法裡面「轉圓石於千仞之山,勢也」,而「勢」指的就是物理學的「位能」概念,另外,「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講的就是物理學的「動能」,儘管戰國時代,還沒有牛頓物理學理論,但孫子兵法可以說是圖像化的物理學解析,他把上述理論與西方「自組織理...

  5. 2016年1月20日 · 毛治國和主計長石素梅一樣是少數在二00八年政黨二次輪替時入閣迄今的閣員他跟著馬政府重回行政院如今眼看著馬政府一蹶不振而他還是馬政府的最高行政首長」,能不慨嘆萬千甚至有一絲絲愧疚嗎?...

  6. 2018年3月17日 · 毛治國表示公共政策尋求解決的問題通常盤根錯節就像解聯立方程式一樣相較於企業管理決策它困難的地方在於公共政策執行後鮮少能立竿見影必須執行很長一段時間才會發生效果。 尤其台灣的政治環境,有很多問題是解不了的,有時是時間不夠,有些是「勢」還沒有出來,還有可行性問題。...

  7. 2017年4月24日 · 圖為毛治國。 (資料照,蘇仲泓攝) 行政院前院長毛治國今24日投書媒體指稱輕軌熱潮只是帶來災難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回應毛治國在2008年時曾對輕軌表達強力支持身為一個政治人物卻如此健忘昨是今非實在令人擔憂。 張志豪呼籲毛治國秉持所謂交通專家的專業,共同支持國家建設與發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