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9日 · 對此林右昌表示虛坪改革方案將採取兩大策略首先會將停車空間定義為專有使其具有獨立產權讓停車空間跟居住公設能夠明確分開因此同時會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在容積管制部分林右昌說將透過修正建築技術管理規則一般電梯從現行的應計容積改為免計容積」,藉此壓縮原本在免計容積中管委會空間的浮濫擴張並明定以總容積1%為原則僅能設置上限管理100平方公尺不足20平方公尺可補足差額差額轉入專有面積設計總面積不變增加實坪面積減少虛坪面積進而降低公設比。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2. 2024年3月1日 · 記者李文馨台北報導內政部長林右昌昨公布虛坪改革方案主要兩大策略包含將停車空間重新定義為專有部分」,使其具有獨立產權」,另將現行應計容積的電梯改為免計容積」,以改善容積計算預估相關措施上路後可降低公設比五至十%,來到廿五至卅。 停車空間定義為專有 獨立產權. 林右昌指出,目前法定停車空間被列為「共有部分」,部分開發商將車道以公設方式登記,由所有購屋人共同負擔,除購買車位者要負擔外,未購買車位者也須負擔車道公設。 對此,林右昌表示,未來會將法定停車空間定義為「專有部分」,使其具有獨立產權,停車空間與居住公設就可以明確區分,讓停車空間的負擔更加公平合理;這部分將透過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來達成。

  3. 2024年3月1日 · 林右昌表示擔任內政部長至今已針對社子島開發案開過十幾次專案會議發現交通是須優先解決的問題目前台北市政府對於社子島輕軌規劃是從天母進入社子此做法須在社子找一塊地當作輕軌營運的機廠但若與新北市的五股泰山輕軌串連就不必設機廠原本規劃為機廠用地則可興建社會住宅。 另,蘆社大橋原本規劃要成為新北市那端汽、機車進入社子的主要橋樑,但受限社子島的地形,在頸部這一段開口較小,車流量變大時恐上演內科塞車惡夢。 因此他建議,除將輕軌連接新北市的五股、泰山外,蘆社大橋的規劃希望走向綠色大橋,將橋面加寬,除讓輕軌通行外,腳踏車等綠色運具也能通行,另可規劃人行步道,讓民眾步行欣賞橋邊風景。

  4. 2023年5月5日 · 內政部部長林右昌強調,「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目的是打炒作打投機而非打投資甚至合理正當的經營投資需要進一步保障。 (記者陳宇睿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近期在野黨輪番質疑蔡政府八年二十萬戶社宅是膨風政策內政部長林右昌親上本報影音節目官我什麼事強調蔡總統推動社宅六年多可掌握社宅數量較過去直接興建的國宅總和還要多絕非膨風但他也坦言高房價就像慢性病需要慢藥醫且要多帖藥方來處理根治就需要長期推動社會住宅政策。 高房價像慢性病 需要慢藥醫. 林右昌指出,高房價問題直接開刀是沒有用的,需要時間來調理跟處理,政府推出的三百億元租金補貼、房貸利息支持等方案,是用來減輕民眾壓力,簡單講就是舒緩症狀,但要根治需要長期推動社會住宅政策。

  5. 2024年5月13日 · 內政部長林右昌表示考量租屋糾紛的訴訟對弱勢房客而言常因難以負擔的訴訟成本而卻步因此新訂住宅租賃糾紛法律扶助規定」。 圖為林右昌去年2月13日視察國家住都中心發布住宅政策。 (資料照內政部提供) 〔記者黃靖媗台北報導內政部繼去年7月推出租金補貼2.0後再於日前公告住宅租賃糾紛法律扶助規定」。 內政部長林右昌表示,考量租屋糾紛的訴訟對弱勢房客而言,常因難以負擔的訴訟成本而卻步,因此新訂這項規定,內政部後續將與法律扶助基金會簽約合作,並規劃於8月開辦住宅租賃的免費法律諮詢,盼使弱勢租屋族有更充足底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6. 2024年3月18日 · 記者黃靖媗台北報導內政部日前推出虛坪改革方案民進黨立委張宏陸今18日於內政委員會質詢時提出虛坪改革是否會造成房屋單坪售價提高內政部長林右昌表示,「實際上並不會」,他們近期已與不動產業者溝通討論業者了解後可以理解張宏陸質詢時關注虛坪改革方案並詢問內政部推出虛坪改革方案能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林右昌表示虛坪改革方案主要有兩大面向第一是車位的專有登記與車道負擔第二是免計容積的變革將大幅改善現況能增加民眾實際購物時買得的實際坪數。 林右昌說,改革方案當然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會解決民眾所關心的增加實坪問題。 張宏陸接著追問,虛坪改革是否會造成單坪售價提高?

  7. 2023年12月10日 · 內政部長林右昌左五昨出席第五十二屆建築師節慶祝大會」。 (取自內政部網站)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促進台灣環境永續發展內政部長林右昌昨出席第五十二屆建築師節慶祝大會時強調台灣是全球第四個建立綠建築標章制度的國家也是唯一適用亞熱帶高溫高濕氣候型態的綠建築評估系統到今年十月底全台已逾一二萬件建築物取得綠建築標章未來更將透過逐步提升建築效能在二 五 年能夠達成一 %新建建築物及超過八十五%既有建築物皆為「近零碳建築」的目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