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8日 · 「不見了! 你是說腫瘤嗎? 」許中華忍不住再追問:「但是腫瘤怎麼會不見? H 醫師獲知自己罹患胰臟癌時,正處於人生最低谷。 當時丈夫因意外受傷住進醫院,她前往醫院照護丈夫,結果在照護期間,卻因緣巧合診斷出自己罹患胰臟癌,而且腫瘤直徑約 10 公分,已經很大了。 胰臟癌存活率低. 許中華指出,胰臟的位置隱密,一旦發生腫瘤,很難在早期發現,常沒有明顯症狀,或是與腸胃道疾病症狀類似,所以也容易被忽略。 當人們察覺有異而就醫時,往往已進入癌症晚期,加上胰臟癌轉移快、治療難、預後差,故而有「癌王」之稱,是癌症中最棘手的大魔王。 胰臟癌發生人數幾乎等於死亡人數, 5 年存活率一直無法突破 10 %,相比十大癌症的合計平均 5 年存活率 52 %,簡直天壤之別。 看更多: 胰臟癌/罹患癌王沒救了嗎?

  2. 2023年11月13日 · 新陳代謝科醫師游能俊是糖尿病高危險群,家中兩位長輩都因糖尿病離世,而他自己也差點得糖尿病。 這幾年游能俊實驗出「133低醣餐盤」,成功逆轉自己糖尿病前期、甩肉24公斤,也幫助不少民眾逆轉糖尿病前期。 游能俊醫師自創「133低醣餐盤」,靠吃成功甩肉24公斤。 身為糖尿病醫師,也曾是「準糖尿病人」 在今年屆滿61歲的新陳代謝科醫師游能俊,行醫30年,照顧過許多糖尿病人,也是糖尿病人的家屬,甚至曾經是處於「糖尿病前期」的準糖尿病人。 游能俊說,當時的他身高163公分,體重卻達78公斤,BMI大於30,已達醫學認定的「肥胖」標準。 後來從飲食、運動著手,減重24公斤,體重維持在53~54公斤、體脂20%以下,並維持超過1年以上。 即使61歲熟齡,游能俊跪地單手舉啞鈴,一樣難不倒他。

  3. 2017年11月13日 · 首頁. 養生. 經常腿部發麻? 這招活化下半身. | 2017/11/13 10:06. 字體放大. 幫助骨盆腔調整回正確位置上,還可強化大腿、小腿、足底肌肉,徹底伸展及活化雙腿及臀部,消除大腿內側贅肉、改善腿部水腫、幫助骨盆區域的淋巴循環,對於患有坐骨神經痛及常常腿部發麻者有極大助益。 阿南塔式(手拉腳側躺式) 仰臥在瑜伽墊上。 吐氣,身體轉向右邊,讓右身側臥在瑜伽墊上。 抬頭,右手臂伸展過頭,與身體呈一直線。 彎曲右手手肘,將右手掌靠在耳朵上撐住頭部,保持正常自由呼吸。 彎曲左膝蓋,左手的食指、中指、大拇指抓住左腳大腳趾。 吐氣,將左手臂與腿往天花板延伸抬高伸直。 停留20秒,保持正常平穩呼吸。 吐氣,彎曲左膝蓋。 將右手放下,頭放下,平躺回瑜伽墊上回到步驟1。 換邊進行。

  4. 2023年10月17日 · 首頁. 醫療焦點. 骨質疏鬆有什麼症狀? 如何改善? 吃什麼食物好? 原因、預防、治療懶人包. 吳詠霓 整理 | 2023/10/17 18:30. 字體放大.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的骨頭代謝性疾病。 骨頭的骨質密度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約在 35 歲左右達到最高峰,但之後骨質則隨著年紀逐漸開始流失,當骨骼密度嚴重流失,使骨頭呈現疏鬆、脆弱,就會導致骨質疏鬆症,提升骨折的風險,甚至帶來生活品質下降、罹病率上升、死亡率增加及醫療耗用增加等後果,因此骨質疏鬆症也被稱為「隱形殺手」。 骨質疏鬆症的成因. 臨床上骨質疏鬆症依發生原因可分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與「續發性骨質疏鬆症」。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

  5. 2023年8月2日 · 徐棟英表示只要掌握以下4大要訣: 1.前腳掌先著地. 徐棟英指出,人類最原始的跑姿就是赤足跑,絕對不會是腳後跟跑步,赤足時一定是腳掌先著地,所以腳掌先落地是最安全的。 若是腳後跟先落地,除了不會跑,腳也很不舒服。 2.跑步時膝蓋一定要微曲、保持ㄍ字型. 人從高處跳下落地的姿勢是膝蓋微曲,這樣可以避震,若是膝蓋伸直,落地會很疼痛。 徐棟英說明,有很多跑者會膝蓋受損,原因在跑步時髖關節一直晃,導致膝蓋受到衝擊,建議骨盆要保持穩定,盡量不要晃動。 3.腳步放輕. 超慢跑時也要「節能減碳」,徐棟英解釋,腳落地時,若太過用力,反作用力就會越大,肌肉也會更出力,使得心跳變快,越跑越喘,建議練習超慢跑要像練輕功一樣,越輕越好,最好聽不到自己的腳步聲,心跳也不會很快上來。 4.步伐要小,步頻要快.

  6. 2018年5月16日 · 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徐嘉琪表示厚繭與雞眼都是習慣導致。 足部肌膚過度摩擦、或局部大量使用,會使皮膚角質增生,成為厚繭 ;當厚繭愈來愈嚴重時,繭會變硬,從外觀看就像雞的眼睛,稱為雞眼。 厚繭和雞眼不僅影響足部外觀,雖然本身沒有疼痛感,但走路時無法避免壓迫,就像踩到石頭一般,產生痛感。 想要預防厚繭和雞眼上身,養成好習慣是必要的: 1. 洗完澡後,為足部搽上保濕霜,軟化腳皮,降低厚繭產生。 2. 鞋子要挑選柔軟舒適,楦頭符合腳型。 3. 檢視自己的走路習慣,是否有局部出力、姿勢不良等問題,並加以改善。 示意圖/TVBS. 如果發現腳上 出現厚繭,可以趁早貼上人工皮、保護膠帶,減少與鞋子的摩擦 ;若位置在趾頭,則可用市售足趾套防止磨擦,避免皮膚角質繼續增生。

  7. 2021年2月2日 · 中醫師陳潮宗說明,氣虛者症狀有貧血、精神不濟、容易累、不愛活動等;氣虛的人本身體質較差、容易生病,加上後天飲食失衡和生活習慣不良,導致抵抗力虛弱,總是易疲累,建議可選擇補中益氣的食物來改善。 延伸閱讀: 氣虛會短命! 沒精神、不愛動、貧血…喝1碗湯補氣最快 6大中醫補氣藥材. 有「氣」才能把血液運到五臟六腑. 陳潮宗表示,一般來說,人體的元氣包括先天的精氣、攝取食物後產生的能量,以及肺吸入的清氣,三者結合後,就成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有了氣,才能推動血液運行到全身及五臟六腑。 氣虛的人要補氣,可以吃以下幾種食材: 【適合補氣的食材】益氣、補精、養血. 花生: 花生補中益氣,性平、味甘,另外還有補脾和補肺的作用,這對氣虛而兼有肺虛或脾虛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較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