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6日 · 1. 擁有股票就等於擁有企業. 真正的企業主不在意股價波動,只在乎企業盈餘與成長。 但有多少人只看企業的股價波動? 並且把這些波動當成企業真正價值變化? 2. 不預測市場走勢. 我們要承認,未來是難以預測的,尤其是短期內的未來,我們往往一無所知。 不過有多少人每天在追逐新聞,試圖聽到別人的預測,或者自己做出預測? 3. 下跌行情終將過去. 市場在悲觀時,往往會出現不合理的低價,不過最終股價有一天仍會合理反映企業的盈餘。 但有多少人在下跌時出於恐懼或經濟窘迫因而賣出持股? 僅僅是做到這幾點,也許你就能有優於90%投資人的心理素質了。 不過閱讀巴菲特的書籍,也許我們總會想著如何成為巴菲特,或者如何創造和他類似的成果。

    • 結構型金融商品是什麼?
    • 結構型金融商品舉例
    • 結構型金融商品保本嗎?
    • 常見的結構型金融商品類型
    • 結構型金融商品的風險
    • 結構型金融商品課稅規定
    • 結論:結構型金融商品可以買嗎?

    結構型金融商品(英文:Structured Product)是結合「固定收益商品」跟「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產品,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財務槓桿,來獲得較高的報酬率。 「固定收益商品」包含存款、債券、保險等。 「衍生性金融商品」包含用期貨、選擇權,去操作股票、指數、利率、匯率、商品、信用事件等。 台灣人熟知的連動債(Structured Note)就是結構型金融商品的一種。2008年金融海嘯,雷曼兄弟倒閉後,它所發行的連動債無力償還,導致投資人血本無歸,此次事件後使得連動債惡名昭彰。

    王大明花了1萬美元買結構債,發行機構把其中的9,000美元買入零息債券,期間不配息,但到期可以領回1萬美元。剩下的1,000美元,發行機構拿去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買入利率的選擇權。 這樣的設計看起來很安全,因為零息債券到期後可以拿回1萬美元,相當於就保本了。用1,000美元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部分,頂多是全部虧掉,但是有機會賺得較高的報酬。 但是投資人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結構型商品都保本。

    結構型金融商品一般分為「保本型」跟「不保本型」。 保本型商品又分為100%保本跟部分保本。100%保本就是只把固定收益商品的利息拿來「買入」衍生性金融商品,部分保本則會犧牲部分本金來「買入」衍生性金融商品。保本型商品期間通常比較長,適合保守型的投資人。 不保本型商品藉由出售衍生性商品的權利金收入,得到比一般債券更高的投資報酬。不過賣出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風險較高,可能會侵蝕本金,甚至血本無歸。不保本型商品風險較高。適合追求較高報酬且願意承擔風險的投資人。

    保本型債券

    PGN是結合「固定收益債券」跟「買進選擇權」而成。商品到期時,本金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保障,再透過連結標的的選擇權,享受連結標的上漲的機會。

    股權連結型債券

    ELN是結合「零息債券」跟「賣出選擇權」而成,賣出選擇權時可以獲得權利金收入,選擇權連結的標的包含股票、ETF等。這類商品不保本,在極端情況下,有可能會損失100%本金(例如連結標的的股票下市)。

    固定配息結構型商品

    FCN是由債券和選擇權包裝而成,商品特色是利用連結股權標的所產生的收益,提供固定的配合(例如每月給息),產品天期通常較短,多為3~12個月,這個商品不保本,但有提供下限保護機制,也就是投資期間若不跌破下限執行價,到期可領回100%本金。

    由於結構型金融商品的風險比一般債券要大的多,且商品設計較為複雜,一般投資人難以了解,金管會要求投資人在申購結構型金融商品時,需要簽「結構型商品預告書」,上面會載明結構型商品的風險。 以下整理結構型商品的11種風險,資料節錄參考自台中商業銀行結構型商品預告書。

    針對結構型金融商品的課稅規定,依投資「境內結構型商品」跟「境外結構型商品」,課稅方式有所不同。 1. 境內結構型產品:從事境內結構型商品交易,應扣繳所得額之計算方式為,以契約期間產生之收入減除成本及必要費用之所得,採分離課稅。如果是中華民國居住之個人,扣繳稅款為所得額的10%,且該所得不再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若是境外客戶( OBU帳戶)從事境內結構型商品的交易,免扣繳所得稅。 2. 境外結構型產品:投資所得/損失依境外投資所得稅賦併計綜合所得稅申報,海外所得是算在基本稅額裡面。個人海外所得如果100萬元以下不用計入基本所得額且免申報。但若海外所得達100萬元以上,就要申報。基本所得額(國內+海外)有670萬的免稅額,稅率為20%。

    結構型商品中,100%保本型的結構商品通常問題不大, 保本型的結構商品一般會跟定存類似,但畢竟結構型商品只是個通稱,分支的類型很多,仍需留意是否有什麼潛在風險。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保本型的結構型商品, 一般應該是有足夠的專業知識、熟悉裡面的風險的人,且資產規模足夠,有充分分散投資的人,可以自行去評估。 而對大多數一般人來說,如果不了解商品結構,建議不要購買。 結構型金融商品讓銀行常打著「保本又高配息」的口號,去推給那些喜歡定存或配息的客戶,然而結構型商品通常經過複雜的包裝,普通投資人難以理解,且沒有能力去衡量其風險。 結構型金融商品最大的問題在於:你的交易對手不是別人,而是銀行本身。 但是投資人相對於銀行資訊非常不足,所以這些「不夠安全、高風險」的結構型產品才不在公開市場上流動, 高配息背後...

  2. 2019年11月6日 · 一個賣菜老伯的故事 - Mr.Market市場先生. 為什麼投資不該在虧損時加碼? 一個賣菜老伯的故事. 2019.11.06. 風險管理. 最後更新:2021-06-01. 「賣菜老伯的風險與報酬」 「為什麼許多人投資時會賠很多錢? 今天市場先生來說一個賣菜老伯的故事。 有個賣菜老伯,來到一個傳統市場. 他觀察了幾天,覺得生意很不錯,於是去批了一批菜來到市場上賣。 菜如果沒賣掉,放太久會壞掉造成損失, 老伯常常會把一些快過期的菜帶回家自己煮, 大多時候也不太會有剩餘的浪費。 因此進貨量不能太大,必須抓得精準才行, 隨著時間經過,老伯對傳統市場的客流量逐漸熟悉, 幾年過去後,進貨也變得十分精準, 偶而也會提早收攤,利潤還算不錯。 直到有一天,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3. 2021年8月23日 · 「效率市場假說」 是投資學最重要的理論之一, 你幾乎可以在各種投資的學術文章上看到它,也是對每個投資人重要性很高的基本知識。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帶大家快速解釋什麼是效率市場假說, 以及在投資上我們應該抱持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效率市場假說是什麼? 效率市場假說與投資策略的關係. 3種效率理論:弱式效率、半強勢效率、強勢效率. 效率市場假說的反面論點:無效市場理論. 效率市場假說的正面論點:研究顯示:多數基金無法戰勝大盤. 效率市場假說是什麼? 效率市場假說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簡稱EMH),中文也可以稱為 有效市場假說 , 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馬 (Eugene Fama)在1970年代提出的。

  4. 強制險,是政府規定每輛車都必需要保的車險,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保險, 如果沒有真正了解強制險的保障內容範圍,當發生事故時,就不清楚能享有哪些保障? 所以在這篇文章中,市場先生詳細解讀 強制險保障內容? 怎麼保最划算? 汽車保險可分為「強制險」與「任意險」兩大類,除了強制險以外的險種,都通稱為「任意險」,任意險能夠提高保... READ MORE. IHI值得投資嗎? 市場先生完整評價IHI / iShares美國醫療設備ETF. 2024.05.25. 美國ETF分析. 本文市場先生介紹iShares U.S. Medical Devices ETF,代號:IHI。

  5. 2021年1月14日 · 2021.01.14. 資產配置. 最後更新:2024-01-24. 有沒有一種投資策略,能讓投資人獲得安全、穩定、長期的回報呢? 1980年代美國一位投資專家哈利.布朗 (Harry Browne)提出永久投資組合 (Permanent Portfolio)的配置方法,至今仍被視為是經典的 資產配置 方法之一,被認為是安全、簡單的 被動投資 方法。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 永久投資組合 (心裡OS: 真的很會取名字),如果還不熟悉資產配置,可先閱讀: 資產配置是什麼?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永久投資組合是什麼? 永久投資組合如何配置資產? 永久投資組合有哪些優點與缺點? 永久投資組合歷史報酬績效走勢. 永久投資組合適合怎樣的投資人? 永久投資組合 快速重點整理. 永久投資組合是什麼?

  6. 2015年7月7日 · 1. 這件事的好處沒人知道,只有你知道. 2. 你被騙了. 顯然後者的機率高非常多。 我以前曾經遇到過投資 未上市股票的業務, 承諾你 5年報酬率 500%, …真的這麼好賺,是我就自己借錢去買了, 哪還會開公司、付薪水請業務拉人來買…。 (不知道什麼是 未上市股票詐騙,可以去看電影:華爾街之狼) 也有認識專門在券商做新股上市承銷的業務告訴我: 「 (新股上市)這種穩賺的管道只會留給內部人,一般人根本買不到。 延伸閱讀: 超簡單分辨詐騙投資的10種方法. 以小博大,先試試看有沒有這個天分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