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11日 · 1. 決策效率低落: 過往,郭台銘可以憑藉個人智慧與經驗,在面對市場變化時,迅速做出決策,提早做出防範措施。 如今,9 人小組來自各領域的專家,看事情的角度不盡相同,為找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勢必需要較長的討論時間,可能會錯過決策最佳時機,降低應變的彈性。 2. 個人或群體獨大: 一般來說,集體領導的成員應處於相等的地位,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機會與時間發表想法。 然而,在實際的決策中通常很難達到平衡,有可能陷入某個較重要的個人或部門獨自決策。 3. 著重個人目標: 小組成員的專業不同,對問題的定義也不同,按常理,人會對與自身相關的議題特別敏感,就可能發生決策目標偏離組織目標、轉向個人目標的情況。 鴻海接下來的經營規畫,正式脫離郭台銘一人決策模式,邁向多人共治的時代。

    • 2 年換掉 2 董 4 總,大股東與外部大咖矛盾不斷
    • 老企業經營複雜難解,股東怕錢泡湯,拚絕地突圍
    • 傳防台鋼、大同黨,促成重用自家人馬的轉變
    • 救大同新招:母憑子貴,精英、福華、大世科成關鍵
    • 未來藏 2 大隱憂,外來人才斷炊、母公司仍虧

    算一算,從 2020 年底,以鄭文逸、王光祥為首組成的新經營團隊,取得大同經營權至今,不到 2 年時間,就換掉 2 位董事長、4 位總經理。 這當中,僅有鴻海機電整合組件事業群前負責人鍾依文,卸下大同總座,轉進大同子公司精英電腦當董事長,續留拚搏,其餘無論是擔任董座的中鋼前董事長林文淵、朋程董事長盧明光,或是擔任總座的大同大學助理教授湯政仁、研華董事何春盛、永豐餘投控前總經理蔡維力,全都離開大同。 大同人才耗損率之高,遠超乎想像,但更想不到的是,這家本就是送入加護病房急救的危機企業,遇上此動盪的人事更迭衝擊下,營運還能起死回生? 攤開財報,大同經營團隊不僅從 2021 年第 2 季就讓每股盈餘(EPS)由虧轉盈,而且保持連續 5 季都賺錢,甚至過去被大同離職董總認為是不可能任務的華映破產聲請...

    意思是說,老大同又大又敏感,藏有很多複雜難解的經營問題,專業經理人無法解決,必須是出資的大老闆親上火線才有辦法克服。而大同 4 大股東,每一位對大同的投資規模都是數十億元以上,相較於專業經理人或大同人,他們或許缺乏專業或感情,但這群人在乎自己投資的每一塊錢,為了不讓投資泡湯,就算野蠻、無情,也會同舟共濟、團結一心,拚絕地突圍。 因此近半年來大同的新人事布局,就是全面回歸 4 大股東,讓自家人馬上陣。說穿了,大同專業經理人換來換去,無非就是大股東為了自己的錢,所謂的百年文化、專業經理人感受等都只是其次。外來戰將也看得明白,因此紛紛求去,不敢久留,而且越換越快,也越沒人敢來,導致現在的大同就是股權說話,集權中央,誰能貫徹 4 大股東意志,夠聽話,才能留下來。 像是這回出線的王金來,過去從擔任大同...

    為何大同會有從忙著找外援到重用自家人馬的重大轉變? 原來, 過去專業經理人與大股東間的權責分離制度,產生 2 大問題:經營權被狙擊的風險,與優先順序分歧的經營矛盾。 參與決策的大同股東透露,早期的林文淵會火速被撤換,是因為大股東發現他背後的台鋼集團等勢力,已經鎖定大同,為了保住難得戰果,只能陣前換將。 至於後期的盧明光、何春盛,是大同大學校友出身的大同人,與非大同人的大股東群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同股東指出,曾傳出他們瞞著大股東們,私下宴請鴻海集團前副總裁戴正吳等大同校友,還有不少校友進場買股,有集結成「大同黨」奪權的隱憂,引發 4 大股東焦慮。 因此去年底,在盧明光幫助大同,成功穩住銀行追債壓力的階段任務完成後,才會決定由身為大股東之一的王光祥接掌大同董座,就近看管經營權,...

    但單讓華映這個賠錢貨解套,還不足挽救整個大同,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轉型母憑子貴的產業控股公司。 不同於傳統大同人救大同,把心力都放在整頓母公司,對大股東而言,改善大同營運太複雜又曠日廢時,先搶救子公司,讓母公司成為跨產業的控股公司,再認列獲利來加快翻身速度,更快更有效。而被列為最優先的 3 家重點子公司就是,精英電腦、福華電子、大世科。 精英電腦,是僅次於華碩、技嘉的全台第 3 大主機板製造廠,但過去專注工業電腦、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等製造,當同業轉向顯示卡挖礦商機時,沒跟上腳步,慢慢的落隊、不賺錢。 但精英 2020 年營收還有 260 億元,而且沒有虧損,大股東們才找來擅長電腦業務開發的鍾依文。他接掌精英後,對內先推動「石頭擠出水」的撙節改革,對外則調整產品結構,吸引老客戶回流。有效開源...

    4 大股東粉墨登場、集權中央的大同,不再找專業經理人分權、產生矛盾。但大同仍有兩大挑戰,一是快速的人事更迭,已經讓外界人才望而卻步,這是王金來必須跳下場扛大任的主因,一旦再有危機,將沒有外來大咖人才願意進場救援。 二是從財報能看出,大同今年上半年的好成績,主要認列子公司獲利與不動產重估增值助攻,才補上上半年淨利虧損逾 1 億元的缺口,顯見母公司的經營仍需要進一步的改革,才算是力挽狂瀾救了大同。 延伸閱讀/ 得罪賣家也要漲 2%手續費!蝦皮急從台灣「提款」幕後 人民幣大逃殺|中國「破 7 保衛戰」!亞幣競貶連鎖效應全解讀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

  2. 2020年11月27日 · 2020年百大MVP經理人10位Super MVP由左至右分別是上鎧鋼鐵執行副總經理林郁芳松珍生 2020 年百大 MVP 經理人 10 位 Super MVP。 賀大新 攝影

  3. 2023年8月8日 · unsplash. 逆齡不再是種奢求,哈佛遺傳學教授大衛.辛克萊(David Sinclair),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實踐的 6 個「逆齡」小習慣,讓自己年輕 10 歲。 眼乾、常冒血絲? 眼睛過勞的你,有這些症狀要小心. 辛克萊逆齡法 1:椰子油漱口. 辛克萊逆齡法 2:無毒牙膏刷牙. 辛克萊逆齡法 3:熱檸檬水. 辛克萊逆齡法 4:優格. 辛克萊逆齡法 5:抹茶. 辛克萊逆齡法 6:站立辦公. Insider (1) Insider (2) GENE ONLINE NIH (1) NIH (2) 逆齡不再是種奢求,抗老專家大衛.辛克萊(David Sinclair),不只研究抗老有一定成效,甚至藉由自身的逆齡習慣,讓自己年輕10歲。

  4. 2020年11月9日 · 台灣萊雅第一位被外派至法國總部的員工、第一位台籍總裁,以及萊雅集團亞太區第一位女性總裁,答案都是現任台灣萊雅總裁陳敏慧。 甚至直到她出任總裁將近 10 年過後,萊雅集團在亞太區的本地籍總裁,依然只有兩、三位。 陳敏慧進入台灣萊雅 23 年,「是從最底層一個品牌做起,到執行長,一步一步走上來的。 」談起保養品牌赫蓮娜(Helena Rubinstein),這個中文名字是她取的;談起彩妝品牌植村秀(shu uemura),這起合併案是她負責的。 儘管在中國任職時間不長,她將化妝品牌蘭蔻(Lancôme)推入電商平台天貓,開啟了萊雅其他品牌進軍電商平台之路,「現在在中國,不進天貓和京東,市占率是 hold 不住的。 談起品牌經營信手拈來的她,目前專注操作的品牌叫做台灣,「我想讓世界看見台灣萊雅」。

  5. 2016年6月24日 · 作者 文政. 銳利、嚴格卻不傷人的領導者,才能讓部屬信服! 3個歷史小故事.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一家科技公司從別家公司挖來一位經驗豐富、國外名校畢業的博士,擔任研發副總。 兩個月後,在例行月會中,各級主管和資深工程師陸續報告工作進度和檢討,但是在過程中,幾乎每個人都被打斷。 等全部的人都說完之後,副總還做出這樣的總結:「不論你們當中有人在公司裡有過多麼傑出的表現,在我眼裡,你們所有人都是不夠格的。 下個月的工作進度和檢討報告,請全部事先交給我看過。 會議室中的氣氛,剎時降到冰點。 主管行為愈「矛盾」,部屬工作表現愈好?

  6. 2015年12月2日 · 1分鐘搞懂麥肯錫思考架構.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麥肯錫7S模型. 經理人在規畫企業藍圖時,不能只注重策略、結構的硬性變數,也要注重強調員工、技能、管理風格、制度與共同的價值觀等軟性變數。 麥肯錫解決問題7步驟. 解決問題的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可以透過自我訓練培養而成,你也能像麥肯錫人一樣,倍速解決問題。 高層觀點. 戴上CEO的眼鏡,從管理高層的視角俯瞰,站在「跟高階主管一樣的高度」了解問題。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假說思考. 一開始就想出解決方法,而不是等到截止日期才勉強出手。 針對議題提出假說並且實行與驗證,重覆此一循環,直到發現真正問題並解決為止。 錯誤的帶人方法,讓你主管之路愈做愈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