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9日 · 來自台南女中的母親羅淑雅Sandy Su)則是一名會計師,曾進入紐約市立大學(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進修40多歲時自行創業在台南成立汽車零件工廠從事汽車零件進口事業據悉當年羅淑雅堅持不去中國設廠創造不少在地就業機會。 蘇姿丰與父母。 (圖/取自 Lisa Su 推特) 「爸媽非常在意子女的學業有沒有維持在前段班」,蘇姿丰說起父母的期望,「考試每科成績得拿全A、要念最好的學校,甚至取得博士學位也是必須的。 」除此之外,「我的父母不會問『你想做這件事嗎? 』而是『你應該去做這件事』。 」不問意願,只設定目標的鐵血教育下,直接養成蘇姿丰的學霸之路。 「這麼嚴苛的教育方式,對你來說真的OK?

  2. 2020年2月27日 · 其實,讓她成名的Royal Butterfly 皇家蝴蝶胸針作品,是Cindy創立品牌工作室後,低潮了6年之後,當時看不見未來的她,在挫敗的情緒下,以「人生最後一件作品」的心情創作出來的。 而這作品在2009年受到地位僅次於白宮的美國史密森尼國家歷史博物館永久珍藏,對她是非常大的鼓勵。 而後她的作品也被引薦至紐約,並在時尚界掀起頂級藝術珠寶風潮,2010 Black Label 大師系列 Masterpiece VIII 夏至手環,也在香港蘇富比瑰麗珠寶與翡翠首飾拍賣會上,以超過底標三倍的落槌價46.5萬美金(約台幣1395萬元)被國際藏家收藏,為全場藝術珠寶品牌作品中的最高成交價。

  3. 2022年8月17日 · 這兩個新的執行長到底是誰? 這樁人事案又將如何牽動未來的和碩? 也許,先了解這兩位新任執行長,就能嗅出其他問題的端倪。 站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中)身旁的,分別為和碩第一任執行長程建中(左),以及剛卸任的第二任執行長廖賜政(右)。 (圖/攝影組) 鄧國彥、鄭光志. 一路追隨童子賢至今. 和碩這兩位新執行長,一位叫 鄧國彥 ,另一位叫鄭光志,兩人都是從老華碩時代、也就是雙碩未分家前,就一路追隨童子賢。 如果合併他們在華碩的年資,前者年資達27年,後者更達29年。 鄧國彥先前是和碩第五事業處、內部簡稱BU5的總經理,這個部門的產品是筆電、桌機與消費性電子,對應的最大客戶就是微軟(Microsoft)。

  4. 2019年7月1日 · 「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別讓誰去改變了你,你是你或是妳都行,會有人全心的愛你…」,蔡依林悠悠唱出〈玫瑰少年〉的歌詞,猶如替性別氣質與生理性別不同的少數族群,打了一劑強心針。 如今這首歌曲登上第30屆金曲獎舞台,更加肯定華語歌壇天后蔡依林,不斷為少數族群發聲的初衷。 玫瑰少年與葉永鋕之死. 「葉永鋕提醒了我,在任何情況我都可能成為某種少數,所以我更要用同理心去愛任何我身邊的人。 這首歌獻給他,也獻給所有曾經認為自己沒有選擇的你,你一定要選擇你自己。 」 蔡依林 一席話,激起台下掌聲如雷的讚賞,網路上更是不斷轉錄Jolin該語錄的圖卡。 時光追溯到2000年4月以前,當時的葉永鋕是一個平凡不過的屏東縣國中生,唯有一點與別人不同 —— 陰柔且偏女性化的性別氣質。

  5. 2019年7月4日 · 財訊雙週刊. 2019-07-04 14:10. +A -A. 加入收藏. 追查大飲大股東的持股發現,寶亞、旭順、健健美生技、儂特利等公司持股最高,再往上追查,這些公司最上層的3家公司負責人,都是孫幼英。 百貨賣場發跡 鴻源事件與大飲牽上關係. 孫幼英30年前在商場上已發跡,與弟弟孫俊寅成立上嫻公司,1989年在台北車站2樓以「金華百貨」的名義,轉包給其他小吃和服飾攤位按月收取租金,攤位最多時,曾有100多個大小攤位。 不過,上嫻公司向外包攤位收了租金,卻與廠商、台鐵發生合約爭議,官司一打就是14年,一直到2003年底法院判決台鐵勝訴,而後才重新招標,由微風廣場接手營運。

  6. 2021年6月25日 · 73歲,從心所欲之齡,林奏延卻選擇上演斜槓人生,成了自己口中「最年長的新創者」。 從事的是新穎的Exosome(外泌體)產業,掏的是自己的荷包,他說自己踏入外泌體領域,是一個神奇的旅程,「要幫助別人,結果自己跳下去。 根據《財訊》報導,2年前,免疫學家楊崑德醫師跟林奏延提起,打算申請產學研發中心計畫補助,就是政府為了鼓勵產業,科技部每年最多出1000萬元,廠商自己至少也要拿出1000萬元。 楊崑德擁有細胞與外泌體的相關專利,「當時我雖然聽不太懂,但覺得有前途,於是我就說要幫他找一家公司,看能不能有相對的資金投入,結果找了1年半載都找不到。 「後來我說,我自己幫你開1家生技公司好了。 創業就是這樣開始的。

  7. 2020年11月6日 · 曾是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口中盛讚「全世界最棒CEO(執行長)」的沈振來,在2018年底辭任華碩執行長大位後,隨即投入創業,成立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新創公司——創捷前瞻,再成立行動工業電腦子公司創威智聯。 成軍不到兩年,沈振來接受《財訊》專訪時首度揭露他的雄心:「要成為亞洲的Mobile IPC(行動工業電腦)霸主! 從全球第2大筆電品牌大廠執行長,以超大跨度成為AIoT新創公司創辦人暨董座。 沈振來在59歲時,讓職涯轉了一個大彎,離開待了25年的華碩,跨足和原本熟悉的筆電,無論是產品生命和開發週期都截然不同的AIoT與行動工業電腦領域。 外界佩服他創業的膽識與氣魄,而他自己對於如此重大的決定,也有一套解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