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2月4日 · 徐巧芯在意性別平等的問題支持婚姻平權關心動保議題跟我身邊的很多人一樣是個關心政治的年輕人可是最重要的可是」,她對於台灣主權問題的看法跟另一大部分關心政治的年輕人並不一樣首先徐巧芯不是從她個人立場開始解釋而是認為綠營的論述沒有考慮藍營選民的想法她說深藍的群眾是恐懼台獨這件事而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經常為了鞏固原本的支持者會忘記跟不支持自己的族群對話蔡英文的維持現狀對綠營支持者而言已經很清楚了就是要弄個模糊的東西大家都心裡有數。 但有些藍營的選民真的聽不懂,這些人才是蔡英文最需要對話的對象,這才是蔡英文的最後一哩路。

  2. 2020年7月15日 · 報橘. 【兩個字惹哭一片台灣網友最愛抱怨的法國人超愛台灣! 法國駐台最高代表 3 聲「謝謝」致台. 徐子捷 2020-07-15. 圖片來源:擷取自 Ku’s dream酷的夢- YouTube 影片。 2020 年受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不僅原訂在法國國慶日(7 月 14 日)當天舉辦的巴黎香榭大道的傳統閲兵儀式停辦,法國在台協會(Bureau Français de Taipei)也同步取消台灣的國慶酒會。 不過,就算大型活動取消,法國在台協會仍不忘透過臉書和與 YouTuber 的合作影片,來表達對台灣的感謝之意! 法國在台協會與台藝術家合作,用「料理藝術」彰顯台法友好.

    • 從離島思考「臺灣」
    • 原本也是離島的臺灣
    • 臺灣本島及離島狀態的形成
    • 去臺灣化的思考
    • 推薦閱讀

    「臺灣」,作為不同歷史時期的「離人」所定義及具體實踐而成的空間概念,當這個政治空間逐漸成形後,統治者便開始把文化、經濟及社會等空間填充進政治空間之中,也就是整體行政空間的確立。 亦即,若要稱臺灣為「本島」,就需要有其它參照座標,便需要去定義「誰是離島」;所以當「臺灣」概念逐漸成形時,「離島」的政治及文化空間也隨之被定型。

    查閱明代到清初文獻中關於臺灣的記載,通常將臺灣稱為東番,例如「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或是「東番諸山,其人盛,聚落而無君長;習鏢弩,少舟楫。自昔不通中國」。基本上,臺灣被鄰近的中華帝國視為海盜的巢穴,被認為「自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國」。 荒服,就是距離中國皇帝所居帝都最偏遠的化外之地,所以臺灣對中華帝國而言不只是「離島」,而堪稱是「離離離離離島」。 還沒到臺灣之前,以金廈二島為據點的鄭成功,曾經將遭判刑的人流放到臺灣來。雖然當時臺灣島上有荷蘭人建城及經營商貿活動,但臺灣依舊被中華帝國那邊的人視為流放犯人的「荒服之地」。 不過,當 1661 年鄭成功準備將版圖擴大到臺灣之際,臺灣便成了鄭成功口中「田園萬頃,沃野千里」的海上巨島,可以作為鄭家開國立家的根本。後來的演...

    臺灣本島地位的更加確立,以及各外島的「離島化」狀態的形成,基本上是在1949年中華民國來臺灣之後。中華民國控制的臺灣省,承繼了清末、日本時代以來的臺灣本島及澎湖、蘭嶼、綠島等外島,還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二島(外加烏坵)拉了進來。 在中華民國的政治架構下,臺灣為本島、中心,其他島嶼則是外島、前線,為中華民國外衛。在這樣的政治架構下,國家勢力開始強硬地改變金門、馬祖﹑蘭嶼等島的海島生活狀態。原為僑鄉、貿易港口的金門,以及漁村馬祖,都被強制轉型為「戰地前線」,成為中華民國的重要軍事基地,也被迫斷開與原鄉閩南、閩東地區之間的生活聯繫與文化連結,轉而與臺灣成為政治共同體。 蘭嶼則面臨國家勢力的進駐殖民,再加上族群差異性,達悟族人似乎成了次等國民,這顯現在國家曾將蘭嶼作為管訓罪犯之地和核廢料的儲存地,以...

    1949 年以後,臺澎金馬、蘭嶼及綠島等島,組成了中華民國這個「意外的國度」;在中華民國的政治共同體架構下,本島主體位置的形成,也讓各外島逐步「離島化」與「臺灣化」。 通常一個國家在定義好其國家疆域與行政空間後,要做的是以國家的力量讓行政空間與經濟、文化、社會空間儘可能重疊。因此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下的各外島,不管距離遠近,文化及生活上都被迫連結臺灣,可說是「離島逐漸臺灣化」的社會文化空間改造過程。 雖然如此,「臺灣」並不因此真的成為一個跨越地理空間、文化或族群差異的文化及生活共同體,對多數外島人而言,「臺灣」只是一個地理名詞,指涉的範圍就是臺灣本島。 當我們把金門、馬祖、蘭嶼等島拉進中華民國的政治架構裡,但「臺灣人」又經常僅指涉臺灣本島人,甚至島內還曾有論調要拋棄金馬二島,似乎認為金馬二島是黨...

    【高雄是澎湖人蓋出來的】歷史解密:為何高雄會成澎湖人「移居台灣」的首選? 【科學揭密】龜山島真的會動!每年偷偷向東南方游 3 公分,不僅「冬眠」還愛甩尾巴 距離台灣 72 公里的熱帶小島!9 張圖一窺海島風情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觀臺灣第 47 期:島與島》,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3. 2015年11月20日 · 嶔煌 2015-11-20. 文/ 嶔煌. 根據國發會資料, 台灣從 103 年到 150 年,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將從今年到最高峰後持續下降,工作年齡人口佔總人口比例會從 74% 狂降到 50%。 國發會「育才、 留才、及攬才整合方案」指出,台灣每年移出人口數約二~ 三萬人,而且以白領人力占大多數,屬於專業、或技術、管 理人才。 台灣,成為專業、白領人力的淨輸出國。 行政院說,居留在 中國的台商、台幹、眷屬也達到八十五萬人次。 相較專業人才外流,勞動部統計外國專業人才來台灣工作, 有效聘僱許可由 2005 年的 25,933 人次,至 201 4 年成長為 28,559 人次,十年成長有限,顯然外國專業人才不愛來。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 2021 國際人才報告說,台灣人才外流世界第一。

  4. 2016年8月2日 · 葉家位於木柵的「國家發展研究院」土地,前身為革命實踐研究院,共 8.8 公頃土地在民國 51 年遭國民黨政府強迫簽約徵收,是 台北市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機關、行政區土地交易案。 「不當黨產處理條例」闖關立法後,政府是否能成功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 國發院案能否敗部復活? 葉頌仁期盼蔡英文政府能落實轉型正義。 家產→國產→黨產:葉家的土地總不是葉家的. 葉家過去在台灣是大稻埕地方士紳,葉頌仁的曾祖父葉金塗在日據時代經商,從日本進口鳳梨罐頭自動裝罐機,從事罐頭製造工作,事業之大讓葉家土地遍及全台。 其中,「國發院」這塊土地早年種植柑橘,是台鳳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土地原由葉頌仁祖父管理,由於祖父葉添木當年承葉金塗之令至日本擔任公司代表,不幸罹患肺炎逝世,讓葉頌仁的父親葉中川繼承土地。

  5. 2021年8月31日 · 破解鋰電池精密生產製程,從手機到電動車供能通通包辦. 台達工業自動化. 2021-08-31. 分享本文. 2021 年除了全球晶片荒之外,「鋰電池」的產業需求同樣讓各國政府嚴陣以待,企業採購則當成必備戰略、高度繃緊神經,美、德、日、中等大國無一不及早 ...

  6. 2020年11月27日 · 《孤味》不僅是改編自導演許承傑人生中的真實故事,說得更是每位台灣女性的辛酸。 (責任編輯:子捷) 國片《孤味》大放異彩! 圖片來源:翻攝自 孤味 Little Big Women 臉書粉專。 文/ 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缺席的人,是她們不能觸碰的心事…… 林秀英(陳淑芳 飾)是台南赫赫有名的餐廳老闆,在丈夫(龍劭華 飾)無聲無息地離家後,便靠著賣蝦捲,獨自撫養三個女兒長大成人,不僅把蝦捲從路邊攤賣到開餐廳,三個女兒更是成就非凡,大女兒阿青(謝盈萱 飾)是國際舞者,二女兒阿瑜(若瑄 飾)在台北當整形醫生,小女兒佳佳(孫可芳 飾)則接手自己的餐廳事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