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郭俊宏研發出一套以息養股月月配放大投資報酬率的高股息ETF投資心法10年內達成月領10萬元配息的目標累積千萬財富實現財富自由不但每月能產出持續性現金流收入每年還能參與股市的市值成長50歲不再為錢工作提早退休

  2. 2021年5月12日 · 2021-05-12 15:40. +A -A. 加入收藏. 投資橫跨智慧製造、金融科技、影視體育、教育、醫材等多元領域,識富天使會至今新創總投資金額超過上億元,讓台灣新創公司的價值被看到。. 台灣第一個專注早期投資、積極連結民間企業資源的天使投資社群「 識富 ...

  3. 2022年12月2日 · 2022-12-02 21:18. +A -A. 加入收藏. 台灣企業近年來面臨第二、三代接班問題,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表示,尤其歷經疫情海嘯衝擊,透過成立家族辦公室的方式分散經營風險,已成為趨勢,包括中租集團、克緹國際這兩年都已接軌國際,克緹國際集團第三代陳則寬也首度露面暢談家族如何善用家族辦公室創造永續契機。 台灣董事學會今 (2)日舉行2022年第十一屆華人家族企業年度論壇,並發布《華人家族企業關鍵報告》指出,2019至2021年疫情期間中港台三地 8286家上市櫃企業中,華人家族企業市值成長高於非家族企業;但今年截至6月,兩岸三地家族企業中,卻以台灣家族企業跌幅最明顯。

  4. 2021年10月19日 · 台灣驪住總經理家豪。 (攝影:吳東岳) 曾因太年輕職銜被降級 家豪用實績屢獲破格拔擢. 面試時,他的擔憂果然成真,儘管家豪的背景與資歷都符合LIXIL對新任部長的期待,但因為他實在太年輕, 公司雖然決定用他,但職務卻從原本的部長變成「副部長」 。 但這樣的待遇卻激起他更想證明自己能力的野心。 當他重回台灣接下副部長職務後,很快就面臨第一個重大挑戰,距離年底結算只剩4個月,但台灣驪住還需要4000萬的業績,才能補足當年1億營業額的目標,也就是說他只有 4個月時間卻要衝出整年度約4成的業績 。 揮別台灣職場長達4年的他,剛回來就只能對所有的經銷商軟硬兼施,把倉庫中1200個驪住旗下品牌INAX的電腦馬桶全數售出。 這數字有多龐大? INAX隔年整年的電動馬桶銷售量也僅有1200個。

  5. 2021年11月10日 · 大同集團人事再傳變動! 精英電腦才剛於11月8日發布重大訊息,甫於10月28日辭任大同獨立董事、改當精英董事的王金來,將接下精英富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 而這一變動,牽扯出大同團隊的矛盾。 《今周刊》報導,這些人事動盪的背後,可能與大同團隊內部的矛盾有關,精英電腦董事長鍾依文甚至坦言,「也許在人事上會有更換,但大同還在當時布局的戰略下持續發展」…「接來包括大世科、福華都要做整理…」。 果不其然,昨天晚上大同公告2項重大訊息,一是大同子公司尚志資產公告法人董事代表變動,大同在尚志的代表人由原來的林文艷、張益華改成何春盛、陳榮泉及楊榮光。 另一是欣同投資在大同的法人代表也從原先的梁基岩改換成陳瑞隆,同任期董事變動比率為6/9。 如今大同集團內部暗潮洶湧,後續還有甚麼變動,市場甚為關注。

  6. 2018年4月16日 · 最近在一場聚會上,有一個年輕人和我換名片,他是益航董事長人豪,這個年輕人也在40歲上下。 我對益航的印象壞透了,台股在12682的時代,益航一度炒到280元,這卅年來,益航各路人馬進進出出,屢屢傳出掏空或內缐交易的情事,現在經營權落到香港富商李明治手上,人豪原是會計師,也在美林等投行及私募基金待過,在益航前董事長被移送法辦後,人豪成為董事長。 我問他如何把益航經營起來,他說益航有8個事業,他去年上來把所有爛帳都打掉,努力務實經營,去年益航辦了26億的私募,體質好轉。 他説他為了展現經營毅志力,他把全部家當全都拿來買益航的股票,我回來查了一下,人豪名下有益航3.1萬張,也許在益航仍在面額以下的時候,大家可以看看這個年輕人是不是能像大江的林詠翔般有扭轉戰局的能力?

  7. 2023年9月6日 · 八號基金背後的主要股東成員,包含台灣矽谷科技基金(台矽基金),這是在桃園市長張善政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期間所成立,號召行政院科發基金與國發基金各出資一半,旨在強化台灣與矽谷之間的技術及產業連結,希望能藉此引進美國矽谷最新的技術與觀念,助力台灣技術與產業創新。 而這也讓台灣與尖端的核融合科技,意外沾上邊。 相比傳統的核分裂發電,核融合更加安全,且只有少量的低階核廢料……;只是,商轉技術遲未成熟。 簡單解釋,評估核融合技術進展的最重要指標就是「Q值」,Q值大於一,意味核融合的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讓人類利用核融合發電變成可能。 而Alpha Ring表示,公司已成功突破「Q值大於一」的重大門檻,且持續推進中。 打破高溫技術迷思 改採新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