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 / 1. 客語讀報:李沅臻. 報導者團隊文字陳麗婷攝影責任編輯王崴漢核稿陳榮裕楊惠君責任編輯陳韻如. 2024年開年,台灣選出了第16任總統及第11屆立法委員,1,900多萬選民以選票向全世界展現台灣的民主成果,儘管是一場公開透明順利的選舉,但並不代表實踐了百分之百的公平與正義。 台灣是多元族群的社會,我們的土地上有許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現行的政治制度下,他們的心聲難以用選票表達,甚至他們根本是選舉的局外人。 【無法用選票說話的人】系列報導,我們想帶大家走進他們的故事裡,了解這些台灣社會中的「邊緣人」,為什麼開放自由的民主社會中,無法包含或包容他們的期待與身分? 少數服從多數人的選舉制度,還存在什麼缺陷? 無法見光的孤軍後裔,估約有萬人.

  2. 什麼是趣創者理論?. 明日閱讀帶孩子看見未來!. 封面人物-你是不是一個扼殺學生學習興趣的師長?.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上學?. 什麼又是「趣創者理論」?. 家長和老師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專訪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得主陳德懷教授,談如果學習是快樂 ...

  3. 2023年7月19日 · 台灣教育翻轉了誰? 台灣一項研究發現,富人小孩進台灣大學的機率是窮人的6倍,而政府花在台大學生的支出也高於私立學校,造成有錢人子女得到的政府資源相對多。 這些數據背後,隱藏哪些台灣高等教育問題? 大學教育可以翻轉人生嗎? 還是限制了人生翻轉的機會? (文字/陳麗;攝影/鄭宇辰;設計/黃禹禛;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陳韻如) 猜猜看,你的家戶所得算高還是低? 這個所得,子女進台大的機率又是多少? 輸入你的家戶所得數,看看你進入台大的機率有多少? 此動態圖表是根據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明仁,與學生沈暉智的研究論文〈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製作而來,他們取得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的報稅資料,串連子女就學資料,分析1993~1995年出生的學生入學與家戶所得情形。

  4. 2018年12月7日 · 我不是天真! 「九零後」的台灣人權路. 人權. 冤獄. 世界人權日. 世界人權宣言. 台灣人權促進會. 台灣冤獄平反協會. 時間:2018-12-07 15:53.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詹婉如. 台權會法務主任王曦說,人權是我出社會後的第一份工作,我常常要觀察社會結構的不公造成的人權侵害狀況,覺得自己還蠻合適這份工作的! (詹婉如 攝)

  5. 2022年6月22日 · 認知作戰. 時間:2022-06-22 14:01.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王照坤. 面對中共假新聞與假訊息對台的認知作戰,台灣必須以事實快速反制中共的資訊操作 (Pixabay) 當前國家安全的威脅不只來自軍事武器,「認知作戰」與「資訊操縱」也正在影響著台灣,行政院指出,境外敵對勢力「利用民主國家重視言論自由,從這個角度發動攻擊」,因此有必要透過修法並參考國際經驗,同時分析本土現象進一步提出因應對策;長期研究國家安全議題的學者則認為,揭露事實真相是民主法治國家現階段可採取的主動做法,例如烏克蘭以「事實」為基礎,透過公開揭露、如實陳述、即時整合等做法進行心戰,就相當值得台灣參考。

  6. 2020年8月5日 · 不過由於NCC前主委詹婷怡去年因為假新聞氾濫遭行政院長蘇貞昌公開砲轟而請辭而代理主委不到2個月的副主委翁柏宗也旋即以健康因素請辭

  7. 2024年4月17日 · 明財先生在臺灣時報、中國時報、首都早報等地方擔任記者,同時擔任臺灣新聞記者協會第四、五屆會長。 他的記者生涯跨足1985年到2000年這段重要時期,正值臺灣從威權統治轉向自由民主體制的關鍵時刻。 此書描述了當時各報社、新聞同行和中部政要之間的草根故事,呈現記者各種樣貌,揭露地方黑金的實況。 這部作品不僅是黨國歷史的縮影,也是地方記者和地方新聞的珍貴紀錄。 來賓介紹:明財先生,任台灣時報、中國時報、首都早報等地方記者,擔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第四、五屆會長。 現任何春木文教基金會董事。 出版《台灣人在眷村:我的爸爸是老芋仔》(允晨文化,2016);擔任紀錄片《黨外的檜木—何春木》監製,主編《民主台灣的彰化推手》、《買票政治學:民主奇蹟下的賄選怪象》、《綠概念藝術風台灣》等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