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6日 · 王慶富、王宗欣、田修銓、吳孝儒、林唯哲、洪鈺堂、范承宗、張志祺、張徐展、張簡士揚、莊志維、陳青琳、曾熙凱、黃家賢、黃偉倫、文豪、蔡瑞珊、顏伯駿、驚喜製造(陳心龍、林業軒) 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首獎外不分名次) 劉真蓉(首獎)

    • 01|走進張大嘴的史努比
    • 02|當期展覽「Traveling Peanuts」
    • 03|史努比收藏室|來自世界各地的史努比周邊
    • 04|史努比工作坊|Diy自己的史努比
    • 05|Peanuts Cafe咖啡廳|竹製狗屋餐盒、野餐籃套餐

    張大嘴的巨型史努比,是東京史努比博物館最吸睛的入口。走進博物館大廳,就能看見雲朵形狀的鏡子懸吊於天花板,上面印著史努比漫畫中的角色們。遊客可以事先在 官網購票並預約參觀時段,也可以於現場售票處購買,門票上印著史努比連載漫畫,每日都有四種不同圖案隨機發放。

    慶祝史努比博物館重新開放,館方也策劃特展「TRAVELING PEANUTS」(旅するピーナッツ)於2024年2月至2024年9月期間,展出史努比作者Charles M. Schulz所留下的45張珍稀原作。這些手稿原先收藏於美國加州的史努比博物館,本次特別移至東京,從夏令營生活、午後海灘時光,到旅程中的意外插曲,呈現史努比與夥伴們旅行時的樂趣。

    東京史努比博物館以成為一座「由每個人創造,屬於每個人的博物館」為目標,向世界各地的史努比粉絲們蒐集各式各樣的史努比,除了絨毛娃娃外,還有衣服、文具、生活用品等各種周邊商品,共計多達1,000種品項,於博物館內的「史努比收藏室」展出。

    「史努比工作坊」是從博物館改裝前就持續舉辦的熱門活動,需提前一個月報名。在工作坊中,你將製作自己的史努比娃娃,把顆粒填充物、棉花塞入史努比後,選擇喜愛的上衣或領子,並印上自己的名字,就完成獨一無二的史努比玩偶。

    「PEANUTS CAFE」咖啡廳緊鄰博物館,近期也隨博物館重新開放同步更新菜單。新菜單少不了帶有史努比插畫的冰淇淋、鬆餅等甜點;此外還有以日本國產竹子製成的兒童餐盒,印著史努比躺在狗屋上的經典形象;野餐籃套餐以史努比作者Charles M. Schulz愛吃的鮪魚三明治為靈感,也廣受遊客歡迎;愛打網球的史努比嚮往參加溫布頓公開賽,「PEANUTS CAFE」咖啡廳也以溫布頓的著名傳統「草莓鮮奶油」設計了一道可麗餅。

  2. 2024年1月8日 · 川堂打桌球、AI黑盒大爆發等14檔多元形式展演 | La Vie. 2024-01-08. 2024年也相約去當代館看展吧!. 台北當代藝術館公布2024年展覽計畫,除了首度開放與校園相鄰的建築立面,也分別從AI科技、人權關懷、影像環境等主題策劃形式多元的4檔展演,以及10檔匯集國內外 ...

  3. 2024年4月22日 · teamLab將日本現正於沖繩展出的作品引進台灣,打造全新「teamLab共創! 未來園 台北」展覽,作品以「共創」為概念,讓小孩到大人都能重拾熾熱童心,自由打開創意腦洞、盡情玩耍。 本次teamLab展覽將於6月14日至10月13日在台北科教館展出。 2024「teamLab共創! 未來園 台北」共展出10件作品,透過巧妙的空間設計,打造大場域沉浸感,並透過色彩繽紛、絢麗的景緻,讓體驗者倘佯蔚藍海洋、恣意於空中翱翔,甚至化身太陽光能,以溜滑梯的形式培育水果園,極富教育與環境寓意,運用多元視角重新欣賞世界,整個作品群宛若生生不息的自然生態,不僅瞬息萬變,場景迷幻綺麗,每一次造訪都有嶄新收穫。

  4. 2023年10月3日 · 2023-10-03. 米其林 攝影. 廚師以對風土的知悉為基礎、餐盤為畫布,悉心用食材砌成料理;攝影師以觀景窗為框線,捕捉一瞬即逝的美景。 兩門技藝、兩種藝術,創作者都企圖在有限的載體內表現自身世界觀。 台北風格旅居「慕舍酒店 HOTEL MVSA」攜手來自法國、全球最具權威之一的攝影藝廊「YellowKorner」,將35幅國際級攝影名作集結於酒店內,結合自家米其林二星餐廳「渥達尼斯磨坊」的創意菜色,呈獻2023年秋冬限定的跨界聯展。 慕舍酒店外觀。 (攝影:Hubert Kilian) 慕舍酒店 X YellowKorner特展展出作品Oliviero Toscani〈ANDY WARHOL〉。 (圖片提供:慕舍酒店) 慕舍酒店:集藝術、美酒、美食於都市一隅.

  5. 2020年2月5日 · | La Vie. 美食 高琹雯 葉怡蘭 台灣味 何順凱 許華仁. 台灣味一詞,光是新聞與書籍在去年就有龐大搜尋結果。 如果大街小巷朗朗上口,大家能不能更深入了解內涵? 於是我們邀請葉怡蘭、高琹雯、何順凱、許華仁,在大稻埕的晴朗午後,談談這20年的飲食風潮。 Q:大家從何時開始意識到梳理台灣味的必要性? 葉怡蘭: 2003年受邀義大利酒展Vinitaly擔任評審,其他國家評審問:你能不能告訴我台灣料理是什麼樣子? 我被問倒欸,這激起我耙梳我們料理的身世個性味道。 2005 年我寫了一篇〈台灣的滋味,是原味〉,慢慢在心中定義台灣料理, 也進一步定義台灣味是什麼─ 就是原味取向,率直真淳、食材為核心、形式簡樸。

  6. 2019年7月29日 · 考究或變通都要有所本2018年為了區隔藝閣車上的三個皇帝角色黃志偉安排趙匡胤畫上京劇裡的角色臉譜戲曲中尋不著的趙匡義則繪以家將臉譜來暗示武將出身至於李後主則為他設計文人皇帝的妝容。 那是藝閣車上首度出現家將與京劇臉譜,雖大獲好評,黃志偉卻無意再度如法炮製,他認為設計創意終究必須「合理」。 「很多事情是沒有前輩能請教的。 」黃志偉拜師學習寺廟彩繪與水墨,又攻讀大葉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我還是注重傳統韻味,但會用西方油畫技法。 」畢業後的黃志偉,不限於寺廟彩繪,十餘年前顏三泰即邀他擔綱藝閣的舞台佈景設計,「未來想使用3D畫法,在視覺上創造『迴廊』,讓藝閣看起來更像廟宇。 」51歲的年紀,兼具傳統與創新的創作熱力才正要邁向巔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