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31日 · 舒涵情感豐富又不失活潑的語調中,彷彿我們的唇齒之間,也正品味著台灣茶和料理相搭的美好滋味。不過,比起茶餐盛宴,舒涵的目標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年輕人願意坐下來喝杯茶。 「年輕人會覺得咖啡是從歐美來的、很時尚,但茶其實並不輸咖啡呀!

  2. 2016年9月20日 · 原來偏見可以澆滅一個人的夢想——她因為肥胖而被認為「不適合當志工」.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他們當時還是實踐社工系大一的學生,在一次服務性社團國際志工社的志工甄選中,擔任評審的社工系主任問了其中一位同學「是否有三高」;而最後 ...

  3. 2019年12月23日 · 一名心理諮商師( 心岸姐姐 )道出一件有趣的事實,當有人來找她尋求感情諮商,向她傾訴各種煩惱:老公出軌了、愛人對我冷暴力、老婆愛亂發脾氣、另一伴性冷感⋯⋯而他們找不出根本原因在哪裡。 當諮商師問,「你們以前感情好嗎? 」對方回答:「我們以前感情一直很好! 」再接著問怎麼樣感情好? 聽到多數人的回答,諮商師眉頭一皺,似乎找到問題源頭——因為大多數個案認為的感情好,僅止於表面上的感情好罷了。 諮商師也遇過那種長得很漂亮、家境背景良好的妻子,百思不解地問,為什麼我老公要在外面有小三? 小三沒我漂亮,沒很年輕,條件也沒我好,就是個普通女人。 細問一下他們日常的夫妻生活,的確跟上述那些表面夫妻一樣, 上班、下班、帶小孩,日復一日的吃喝拉撒睡,但真的有比較內心的談話或交流? 也許有吧?

  4. 2021年8月3日 · 在步調愈來愈快速的職場社會,擁有「在短暫會面時間內,就讓人印象深刻」的說話方式,逐漸變成一項重要的職場技能。. 先後在奧美公關、花旗銀行及英國上市傳播集團Next Fifteen擔任行銷、公關、業務高階經理人,現在是盛思整合傳播顧問集團創辦人 的浦孟 ...

    • 「我這麼忙,都是為了你」不能當理由
    • 要成為彼此的支柱
    • 不要忽略伴侶的「尋求關注」
    • 要用「感激」取代「負能量」

    你正在創業,或者白天工作晚上還要上夜校,你可能會以「我現在無視他,但長遠來看,我做的事情會為我們的未來帶來好處,所以沒關係。」來說服自己。 即便動機是好的,也不能作為完全忽視伴侶的理由,因為長時間忽略可能導致難以修復的裂痕。 可以怎麼做:愛情和學習、工作一樣需要長期投資,荒廢一段時間後,必須花更多心力來重拾熱度。每週固定約會時準備小禮物、回家時順手帶一份對方喜歡的食物,這些微小但持續的習慣,都是對愛情的投資。

    如果你過度投入工作,完全專注於自己的優先事項,沒給另一半替你分擔壓力的機會,你也沒有心思顧及伴侶的煩惱,兩人關係就會漸行漸遠。 可以怎麼做: 創建一種習慣讓彼此有機會交流,例如不用上班的週末一起去吃早午餐,或是晚上去附近公園散步。把這些時刻變成固定的談話時機,並確保在舒適宜人的地點進行談話。談談工作上的瓶頸、彼此家人的近況,甚至只是一部想去電影院看的電影。在最忙碌的時候,更要成為彼此的依靠與支柱。

    人際關係中,許多微小的行為旨在引起對方的注意。長期忽視伴侶的注意力要求,這些微小的動作就會升級成惱人的行為。例如你正在房間裡忙碌,你的伴侶可能會藉故找東西進入房間,或者一邊問你問題,一邊跟著你進入浴室。你可能感到煩躁,覺得「他為什麼一直打擾我?」 可以怎麼做: 與伴侶達成一個平衡的協議。例如:忙碌時不要打擾對方,但睡前保留 15 分鐘彼此專心對話;用「先給我半小時休息一下」等明確的語句取代「現在不要吵我」。

    工作壓力過大時,人們通常沒有多餘的心力來處理各種小麻煩、小煩惱,於是不知不覺累積許多負能量,而親近的伴侶往往成為發洩管道。你可能每天通話時,都在抱怨同事機車、路上車多、加班太晚⋯⋯等等。 可以怎麼做: 當工作結束與伴侶團聚時,請確保你說的第一件事是積極正向的。例如:「謝謝你幫我準備消夜」、「今天雖然很忙,但還是好好完成了許多事。」這麼做不僅能潤滑關係,表達感謝、使用正向肯定的話語也對我們的大腦與情緒產生許多好處。 (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meetmindful。)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圖片來源:《社內相親》劇照)

  5. 2018年4月17日 · 其實這常是「失敗經驗」所造成的。 這篇文章從科學角度,剖析「大腦運作」,教你如何「重新連結大腦」,把注意力放在「演講內容」上,那麼台下聽眾再多,也嚇不倒你了! (責任編輯:黃彩玲) 公開演講,是人們普遍懼怕的場景之一,即便在事前多加練習,把講稿全部背起來,一旦面對台下眾多的眼睛盯著看,我們仍然很難克制緊張,腦中變得一片空白,距離「生動演說」也就越來越遠了。 提供心理諮商具有40年經驗的約翰.B.雅頓認為面對焦慮與恐懼時,大腦的「重新連結」是關鍵所在。 在《大腦升級2.0》中,他分享了同樣對公開演講有著困擾的珍,如何靠著「轉移注意力」來重新連結大腦,使她面對公開演講不再抱持著逃避的心態,反而是迫不及待地要將想法傳達給觀眾。 「失敗經驗」讓你留下陰影?

  6. 2020年8月21日 · 1931 年出生的陳錫煌,是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由於李天祿入贅陳家,娶了樂花園戲班女兒,按約定長子必須姓陳,因此陳錫煌才從母姓,不姓李。 父親李天祿對他太嚴厲,逃到南部避難. 身為李天祿的兒子,陳錫煌沒有得到特別禮遇,小學畢業後就加入戲班,跟著父親到各地演出布袋戲,李天祿沒什麼時間教他,陳錫煌就靠著自己的觀察、揣摩,一路做到李天祿的二手。 但父親對他甚是嚴厲,時常記錯口白或拿錯戲偶而遭修理,最後他逃到南部,到新興閣掌中劇團避難。 在南部這段時間,陳錫煌收穫良多,不僅觀察南、北部戲的差異,也幫忙做尪仔衣、尪仔帽。 日後他也以傳統為基礎,為戲偶改身,像是在小旦頸後縫上長髮,增添細緻度,再把一根彎曲 45 度的「彎通」細竹條,裝在戲偶上,讓小旦能優雅地梳理長髮。 「我很喜歡研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