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動作1 抗力球畫圓運動. 2動作2 抗力球橋式運動. 3動作3 徒手俄羅斯旋轉. 4動作4 側棒式抬腳. 5動作5 波比跳. 6動作6 登山式. 如果曾看過訓練影片、有在上教練課、或是閱讀我們的文章,應該對「核心收好、核心肌群、核心用力」等詞彙不陌生,說 「核心」 是健身、運動的熱門關鍵字,一點都不為過! 不過,大家知道核心肌群是指哪裡嗎? 這裡要釐清的一個觀念是 「核心肌群不完全是腹肌」 ,核心肌群涵蓋的範圍更大、更深層,幾乎可等同於整個軀幹,不單單是六塊肌而已。 那現在各位應該能理解「核心肌群」為什麼重要了吧! 因為核心肌群是不但位處深層,還是負責維持軀幹直立、應付各種活動所需的重要肌群。 如果核心肌群不夠強壯,要執行各種活動肯定難度大增。

  2. [divide] 最後提醒. 以槓鈴訓練二頭肌時,需考量身體結構的差異。 有些人的上臂跟前臂的角度會有明顯外偏,呈現手肘外翻姿勢,這時如果用槓鈴做彎舉,手腕關節可能會產生壓力與不適。 如果有這情況,建議使用W槓可減少腕關節壓力。 [divide] 參考資料: 1.曾國維、黃健哲(譯)(2015)。

  3. 是好久不見的15分鐘訓練菜單! 這次要進行的是全身中最重要的肌群:核心! 司博特依舊秉持著「有做總比沒做好」的精神,今天來制定一套初學階段的重量訓練菜單給大家參考,以下共分三種不同的核心重量訓練菜單,都只要花你少少的 15分鐘 。 但要注意,不論我們再怎麼縮短訓練時間,「暖身活動」都是非常重要不得忽略的部分。 因此以下菜單開始前,都會有一段低負荷高次數的暖身活動, 請務必要確實執行 。 而核心肌群的主要功能在於提供人體各種動作的穩定性。 不論你是進行激烈的跑步、跳躍還是四肢運動,你都會需要核心肌群來提供力量穩住你的身軀;即使是平常的站著、坐著或是走路,也都會需要核心肌群的幫忙,由此可見其重要性。

  4. 2015年4月6日 · 1斜板技巧. 2施力方式. 3常見錯誤. 在健身房裡鍛鍊二頭肌,啞鈴是最好上手的器材,此外有些人還會搭配 「斜板」 (Preacher Bench)來輔助。 「斜板」最主要負責固定肘關節與肩關節,以確保你的手不會因為使力而搖晃,導致你錯用其他部位發力,反之還能協助你更專注控制二頭肌。 儘管「斜板」的使用看似簡單,實際上還是有些「眉角」要注意。 今天司博特就要針對這個工具及二頭彎舉的動作,再做進一步說明! 斜板技巧. 「斜板」二頭彎舉(Preacher Bench) 1.坐在椅子上,雙手抓緊槓鈴、自然放平。 將身體靠住板子,眼睛向前看、頸椎打直、雙肩向下壓,背部成直立狀態、勿駝背,腳放鬆於地面。 2.雙手起槓時,手臂向上彎曲,並把槓鈴舉至鼻子前方,停頓約1.5秒。

  5. 先來認識 槓鈴版本的Hip Thrust. 將重訓椅橫放,坐在重訓椅前。 肩胛骨下緣靠住椅子,過程中切勿上下移動。 雙手打開放在座墊上,腳尖朝前、小腿盡量與地板成垂直。 臀部離開地面時背部應打直。 接著是 放槓 ,最快的方法是請其他人幫你把槓放在大腿上端、在屁股向下坐時褲子會 產生皺摺 的地方。 或是先坐在地上,把槓鈴滾到皺摺位置,肩胛再向重訓椅靠近。 準備好器材,雙手握在大腿兩側,下巴微微收住、保持脊椎中立,繃緊軀幹、核心肌群用力,以髖關節為驅動,屁股用力向上夾緊,背部維持平坦,身體成為一條線後停住,才可慢慢下放。 除了槓鈴外,也可以使用「史密斯機器」(固定槓鈴軌道)。 調整高度方便、有安全卡榫,比起自由槓安全性高一點。

  6. 1.先將彈力繩一端固定在牆壁或柱子上,右手手肘彎曲九十度並握住彈力繩,肩膀內轉,手肘可夾著一顆小彈力球或毛巾。 2.將彈力繩慢慢往外側拉,身體保持不動,只有肩膀往外旋轉至身體外側一些,接著慢慢收回原處。 註 :上面影片中(1:00起)的第二個動作屬於肩膀內旋,如果是要避免圓肩的話,這個動作先跳過別練 。 B.雙手(1組10~15下,共3組) 1.站穩後手肘彎曲呈九十度向前,雙手手掌向上抓住彈力繩,約與肩同寬。 2.慢慢打開至身體外側後,再慢慢回到原點,注意打開與收回的動作都要「盡量放慢」。 . C.「肩膀水平外展時外轉」的訓練動作(1組10~15下,共3組) 1.身體面對牆壁,先將肩膀水平外展90度,手肘彎曲90度向前握住彈力繩。

  7. 進入到有氧系統生成能量前,身體必須先合成或轉化出一種叫「乙醯輔酶A」的物質,才能讓接下來的克氏循環與電子傳遞鏈發揮功能,進而變成能量。 而產生乙醯輔酶A的來源有多種,有脂肪氧化、胺基酸合成、以及無氧系統中的醣解作用產物變化形成。 要知道,人體的各項反應都不會是唯一。 意思就是說,乙醯輔酶A的生成來源不可能同時全都依靠脂肪而來,尤其脂肪還需先經過Beta-氧化後才會生成乙醯輔酶A,在能量的供應速度上會來不及應付運動所需。 因此,在進行跑步等這類有氧運動的時候,身體不僅消耗脂肪來供應能量,也會同時消耗葡萄糖,就是要來填充脂肪轉化成能量前的空窗期。 (比例多寡依據運動強度與時間) 可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