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0MVP經理人,從100位經理人的故事中,看他們如何帶領團隊挖掘商機、積極迎接新常態。.

  2. 2020年11月27日 · 上鎧鋼鐵執行副總經理林郁芳把金屬擴張網用於建築外觀,台中、高雄捷運站、大直 ATT 4 FUN、台南夢時代都是客戶。 全聯躍升千億超市! PX Pay 每 3 人就有一人使用

  3. 2021年11月26日 ·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親自蒞臨頒獎恭賀,「疫情雖然給服務業帶來極大的衝擊,卻也看到台灣專業經理人的帶領,使得我們的經濟不斷邁進,台灣的下一步,必須靠各位一起努力! 」勉勵所有的 MVP 經理人能帶領企業找出新的競爭優勢,寫下佳績。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 《經理人月刊》榮譽發行人何飛鵬觀察,台灣面臨疫情衝擊,仍能快速復原,是非常難得的事。 從統計數據來看,今年光是上市櫃公司的獲利,每一季都超過一兆台幣,也就是全年會有 4 兆台幣的營收,這數字比往年成長近一倍。 《經理人月刊》榮譽發行人何飛鵬。 何飛鵬認為,整體台灣的經濟狀況非常好,按照這樣的狀況,未來 3~5 年也會是好的狀況,「 我們身為專業經理人,會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和期待,也更該有自己的想法和態度,為社會做出貢獻。

  4. 2021年11月26日 ·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親自蒞臨頒獎恭賀,「疫情雖然給服務業帶來極大的衝擊,卻也看到台灣專業經理人的帶領,使得我們的經濟不斷邁進,台灣的下一步,必須靠各位一起努力! 」勉勵所有的 MVP 經理人能帶領企業找出新的競爭優勢,寫下佳績。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 《經理人月刊》榮譽發行人何飛鵬觀察,台灣面臨疫情衝擊,仍能快速復原,是非常難得的事。 從統計數據來看,今年光是上市櫃公司的獲利,每一季都超過一兆台幣,也就是全年會有 4 兆台幣的營收,這數字比往年成長近一倍。 《經理人月刊》榮譽發行人何飛鵬。 何飛鵬認為,整體台灣的經濟狀況非常好,按照這樣的狀況,未來 3~5 年也會是好的狀況,「 我們身為專業經理人,會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和期待,也更該有自己的想法和態度,為社會做出貢獻。

    • 2 年換掉 2 董 4 總,大股東與外部大咖矛盾不斷
    • 老企業經營複雜難解,股東怕錢泡湯,拚絕地突圍
    • 傳防台鋼、大同黨,促成重用自家人馬的轉變
    • 救大同新招:母憑子貴,精英、福華、大世科成關鍵
    • 未來藏 2 大隱憂,外來人才斷炊、母公司仍虧

    算一算,從 2020 年底,以鄭文逸、王光祥為首組成的新經營團隊,取得大同經營權至今,不到 2 年時間,就換掉 2 位董事長、4 位總經理。 這當中,僅有鴻海機電整合組件事業群前負責人鍾依文,卸下大同總座,轉進大同子公司精英電腦當董事長,續留拚搏,其餘無論是擔任董座的中鋼前董事長林文淵、朋程董事長盧明光,或是擔任總座的大同大學助理教授湯政仁、研華董事何春盛、永豐餘投控前總經理蔡維力,全都離開大同。 大同人才耗損率之高,遠超乎想像,但更想不到的是,這家本就是送入加護病房急救的危機企業,遇上此動盪的人事更迭衝擊下,營運還能起死回生? 攤開財報,大同經營團隊不僅從 2021 年第 2 季就讓每股盈餘(EPS)由虧轉盈,而且保持連續 5 季都賺錢,甚至過去被大同離職董總認為是不可能任務的華映破產聲請...

    意思是說,老大同又大又敏感,藏有很多複雜難解的經營問題,專業經理人無法解決,必須是出資的大老闆親上火線才有辦法克服。而大同 4 大股東,每一位對大同的投資規模都是數十億元以上,相較於專業經理人或大同人,他們或許缺乏專業或感情,但這群人在乎自己投資的每一塊錢,為了不讓投資泡湯,就算野蠻、無情,也會同舟共濟、團結一心,拚絕地突圍。 因此近半年來大同的新人事布局,就是全面回歸 4 大股東,讓自家人馬上陣。說穿了,大同專業經理人換來換去,無非就是大股東為了自己的錢,所謂的百年文化、專業經理人感受等都只是其次。外來戰將也看得明白,因此紛紛求去,不敢久留,而且越換越快,也越沒人敢來,導致現在的大同就是股權說話,集權中央,誰能貫徹 4 大股東意志,夠聽話,才能留下來。 像是這回出線的王金來,過去從擔任大同...

    為何大同會有從忙著找外援到重用自家人馬的重大轉變? 原來, 過去專業經理人與大股東間的權責分離制度,產生 2 大問題:經營權被狙擊的風險,與優先順序分歧的經營矛盾。 參與決策的大同股東透露,早期的林文淵會火速被撤換,是因為大股東發現他背後的台鋼集團等勢力,已經鎖定大同,為了保住難得戰果,只能陣前換將。 至於後期的盧明光、何春盛,是大同大學校友出身的大同人,與非大同人的大股東群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同股東指出,曾傳出他們瞞著大股東們,私下宴請鴻海集團前副總裁戴正吳等大同校友,還有不少校友進場買股,有集結成「大同黨」奪權的隱憂,引發 4 大股東焦慮。 因此去年底,在盧明光幫助大同,成功穩住銀行追債壓力的階段任務完成後,才會決定由身為大股東之一的王光祥接掌大同董座,就近看管經營權,...

    但單讓華映這個賠錢貨解套,還不足挽救整個大同,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轉型母憑子貴的產業控股公司。 不同於傳統大同人救大同,把心力都放在整頓母公司,對大股東而言,改善大同營運太複雜又曠日廢時,先搶救子公司,讓母公司成為跨產業的控股公司,再認列獲利來加快翻身速度,更快更有效。而被列為最優先的 3 家重點子公司就是,精英電腦、福華電子、大世科。 精英電腦,是僅次於華碩、技嘉的全台第 3 大主機板製造廠,但過去專注工業電腦、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等製造,當同業轉向顯示卡挖礦商機時,沒跟上腳步,慢慢的落隊、不賺錢。 但精英 2020 年營收還有 260 億元,而且沒有虧損,大股東們才找來擅長電腦業務開發的鍾依文。他接掌精英後,對內先推動「石頭擠出水」的撙節改革,對外則調整產品結構,吸引老客戶回流。有效開源...

    4 大股東粉墨登場、集權中央的大同,不再找專業經理人分權、產生矛盾。但大同仍有兩大挑戰,一是快速的人事更迭,已經讓外界人才望而卻步,這是王金來必須跳下場扛大任的主因,一旦再有危機,將沒有外來大咖人才願意進場救援。 二是從財報能看出,大同今年上半年的好成績,主要認列子公司獲利與不動產重估增值助攻,才補上上半年淨利虧損逾 1 億元的缺口,顯見母公司的經營仍需要進一步的改革,才算是力挽狂瀾救了大同。 延伸閱讀/ 得罪賣家也要漲 2%手續費!蝦皮急從台灣「提款」幕後 人民幣大逃殺|中國「破 7 保衛戰」!亞幣競貶連鎖效應全解讀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

  5. 2016年1月4日 · 最近在PTT上,有一位工程師談到自己的面試經驗,發人深省! 他自清大研究所畢業,具三年工作經驗,照理說非常搶手,可是面試8家卻都了無音訊,直到第9家時,他才知道原因... 「前一個工作的離職原因」答不好,面試連連碰壁. 第9家人資主管先問他一個老問題──前一個工作的離職原因,在聽完工程師的回答之後,不禁問他是不是面試後都沒錄取,接著懇切的提醒他:「不要再這樣老實說話。 」原來工程師的回答是這樣的: 「因為是個傳產,有些長官就是腦袋比較迂腐,原本前三年都在拚營運拚業績,每年營收創新高。 後來可能KPI調整,就開始搞一些五四三的,每個月要交專利報告、KMS知識管理、創新升級...等等,大概五份報告,都是一些垃圾事情,大家根本沒空去做產品。

  6. 2020年12月1日 · 2020百大MVP經理人. 面對疫情衝擊,本期《經理人月刊》選出100位經理人,從他們面對挑戰的故事,提供企業經理人參考,如何在劇烈的變動中再次進化。 訂閱優惠 線上購買. 本期目錄. 主題學習 應變再進化. 62 面對這場疫情大考,你站得夠穩嗎? 用「韌性」抵抗艱困時局, 找到絕處逢生的力量. 看圖學管理大海報. 65 30句成功者名言,給經理人不懼改變的勇氣. 70 抗疫先鋒. 72 戴雲錦 台灣瀧澤科技董事總經理. 74 唐鳳 行政院政務委員. 76 HTC健康醫療事業部DeepQ團隊. 77 薛敏誠 薛長興集團董事長. 馬維欣 白石集團董事長. 章季芸 台灣圓點奈米技術董事長. 蔣榮先 成大醫院健康數據中心執行長. 78 許富舜 聿信醫療器材科技總經理. 陳麗如 杏一醫療用品董事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