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殷汝驪 (1883年—1940年), 字 鋳夫 , 中國 民主革命家、政治家。 生平 [ 編輯] 殷汝驪畢業於上海 震旦大學 ,此後赴日本留學 早稻田大學 政治經濟科。 其間加入 中國同盟會 。 畢業回中國後,殷汝驪任 湖北法政學堂 教習。 中華民國 成立後,殷汝驪任 統一共和黨 常務幹事。 1913年( 民國 2年),他當選 民元國會 衆議院議員。 後來他參加 二次革命 ,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在日本創辦革命派軍事學校「 浩然廬 (浩然學社)」。 1914年(民國3年),他成為 歐事研究會 發起人之一(其弟 殷汝耕 為該會成員)。 1914年回到中國,在 上海 創辦《 時事新報 》。 1916年(民國5年)7月,他署理 北洋政府 財政部次長。

  2. museum.mof.gov.tw › singlehtml › e5e41f7426964fee825cd37a87a6殷汝驪-史料館

    殷汝驪,字鑄夫,浙江蒼南人。 清季於鄉提倡新學,並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科留學,加入同盟會贊助革命。 民國成立,討袁失敗後,殷汝驪主持國民黨於東京創設之軍事學校「浩然廬」,以維繫革命力量。

  3. 国民政府時期,殷汝驪於1927年4月任福建省政府委員兼国民政府財政部国税特派員。10月兼任福建 鹽運使。1928年8月,殷汝驪辭職。[1] 1932年(民国21年),他擔任国民政府文官處参事,後辭職,到上海任会计师。

  4. 臺灣正體. 工具. 殷汝耕 (1883年—1947年12月1日), 字 亦農 ,出生於 福建 福州 ,祖籍 浙江 溫州 平陽 (今屬 蒼南 )。 中國的財稅官僚與近代政治人物,曾出任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權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的政務長官。 早年 [ 編輯] 殷汝耕於1883年出生於 福建 福州 , 光緒 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官費留學日本(21歲), 宣統 元年(1909年)入第七高等工科,後加入 中國同盟會 ,曾追隨 黃興 參加 辛亥革命 。 1913年 二次革命 失敗以後再赴 日本 留學。 1919年從 早稻田大學 畢業回國,進入 北洋政府 財政部裡擔任司長,與 殷同 、 袁良 (前北平市長)、 程克 (前天津市長)並稱日本通四巨頭。 殷汝耕也用妻姓,取了個日本名叫井上耕二。

  5. 殷汝耕 殷汝耕(1883年—1947年12月1日),中國近代政治人物。抗戰期間,投靠日本,淪為漢奸,出任日本扶植的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主席。抗戰勝利後,被國民政府以漢奸罪逮捕。... 亡國鑒 《亡國鑒》殷汝驪編輯,泰東圖書局發行者出版時間

  6. 殷汝驪纂 出 版 地: 上海市 出 版 者: 泰東 出 版 年: 1919 版 次: 訂正四版 頁 數: 128 登 錄 號: 1513850 影像來源: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典藏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

  7. 殷汝驪(1883-1941),字鑄浦,或鑄夫,號柱公,平陽金鄉人,光緒三十四年(1908)東渡日本,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經濟科,加入同盟會。 1911年回國,民國成立,當選為國會議員。

  1. 相關搜尋

    殷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