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7日 · 陳拱北,是戰後台灣的公共衛生導師,1917年生於台北松山篤信基督之家,祖父陳能是馬偕牧師的早期受洗弟子,父親陳復禮則是日據時期士紳,曾任庄長。

  2. 2021年10月19日 · 「我大四的時候就決定要走公衛,」葉金川說,當時上陳拱北老師的課,老師說了一句「做公衛,可以一次救很多人」,他決定跟著老師一起做醫療服務。

  3. 2018年8月30日 · 「防治癌症不能只作篩檢,而不考量、管制環境汙染」,廖勇柏說,公共衛生之父陳拱北過去調查發現,西南沿海井水的砷含量高,推測長期飲井水的居民恐因此罹患烏腳病;揪出原因後,地方政府積極進行自來水工程,使嘉南沿海的烏腳病與罹癌率趨緩。

  4. 2023年8月14日 · 計畫尚未啟動,陳教授不幸仙逝,靠著陳師母創立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加上獲得亞洲基金會的財力支持,順利設立澳底健保站。 解決無醫鄉問題 健保成功的基礎

  5. 2018年8月30日 · 「防治癌症不能只作篩檢,而不考量、管制環境汙染」,廖勇柏說,公共衛生之父陳拱北過去調查發現西南沿海井水的砷含量高,推測長期飲井水的居民恐因此罹患烏腳病;揪出原因後,地方政府積極進行自來水工程,使嘉南沿海的烏腳病與罹癌率趨緩。

  6. 2016年8月7日 · 台灣烏腳病流行病學的研究,也肇始於陳拱北。1950年代末期,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出現「烏腳病」。當王金河醫師提出這些地區烏腳病嚴重攀升的報告後,陳拱北教授就率領醫藥衛生工作者到當地訪視,取樣帶回台大醫院研究。

  7. 2014年11月17日 · 陳拱北教授(1917-1977)是第二位被追頒醫療奉獻獎的公共衛生工作者。 他從日本慶應大學醫學部畢業後,不顧家人反對而放棄優渥的行醫生涯,從薪水微薄的台大醫學院助教做起,以將近40年的生命,與台灣的公共衛生教學、研究與服務緊密結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