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第九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頒獎典禮。 (圖片提供/水保局提供) 農廢再生,實現永續梨想. 不起眼的樹幹、枝條,也能成為精品、賣到國外。 104年時參與水保局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徐振捷和夥伴林羿維在臺中市后里高接梨產區社區深蹲,當時正值採收期後,農民焚燒農棄物時的黑煙,令他們轉念思考有沒有對環境更友善的做法。 於是,以梨樹廢棄枝幹為素材,造型獨特、渾然天成的梨煙筆在他們的巧思與創意下誕生,不僅發展梨煙品牌、成立「梨理人工作室」,更拿下臺中市10大伴手禮第1名肯定,打開行銷知名度,之後展開一連串農棄物收集與運用的實踐與行動。 「以設計讓梨樹廢棄物再生只是手段,我們真正期待改變的是農村長久以來處理農棄的習慣,希望實現永續共好。

  2. 李誌倫是臺中大安的農家子弟大學就讀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原以為未來將到城市打拚討生活但9年前參加農委會舉辦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到南投埔里接觸茭白筍百香果等農產業在競賽中一舉奪冠意識到農村正面臨高齡化人口外移的關鍵時刻因此選擇與99%年輕人不同的道路進入農村服務。 5年前他與夥伴來到苗栗卓蘭壢西坪休閒農業區,在4公頃的廢棄荒地創辦「自然圈農場」,刨掉1公頃柏油地種植有機農作,復育生態、活化環境,結合露營、食農教育發展休閒農業觀光旅遊。

  3. twitter. 文/小海 攝影/林靜怡. 初夏,一輛電動三輪車嘎噠嘎噠地駛進花東縱谷村莊。 騎行者頂著豔陽奮力踩踏,一方面讓車子前進、幫單車蓄電池充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車上滿載書和種子,有點重、跑不快。 這輛攤車是簡子與他的「種子野台」,上路時他的理想很簡單,就是用自己動手打造的移動野台,把保存種子的概念帶往每個角落。 從「古物」到「穀物」 出生於花蓮的簡子大學主修美術,研究所則走入古物維護領域。 沒想到後來在澳洲打工度假時,走上糧食自主與食物主權這條截然不同的路。 2011年他加入「農法學堂」,展開一場以大地為教室、農夫為業師的有機旅程。 結束後繼續留在推動課程的「大王菜舖子」工作,擔任運送農產品的菜車駕駛。 看似是個運輸食材的工作,但更多時候,簡子發現自己是個農業資訊交流站。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臺灣的海水養殖漁業發達其中石斑魚養殖因掌握全方位養殖技術在逾40年的發展過程中養殖技術與魚品品質在亞太地區傲視群倫其飼料發展轉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傳統飼料階段 此時期養殖石斑魚是以下雜魚投餵。

  6. 30年前的5月20日,一場許多老弱婦孺參與的農民請願活動,最後卻演變成橫跨兩天的警民衝突,共計130餘人被捕、96人被移送法辦,最後收押人數近400人,成為臺灣戰後最大規模農民抗爭事件。 這場雲林縣農權會發起的群眾運動,有10個縣市農民參與,由林國華擔任總指揮,蕭裕珍擔任副總指揮,提出全面農保眷保、肥料自由買賣、增加稻米保證價格與收購面積、廢止農會總幹事遴選、廢止農田水利會會長遴選、成立農業部、農地自由買賣等七項訴求。 由於多數是純樸的農民,雖有部分人曾參與社運,但激烈抗爭可能原本也不在設定劇本中,卻因為一個上廁所的生理需求,意外引爆立法院門口第一波衝突,造成警民對立激化,終至不可收拾。

  7. 金門縣農友張斯翔是金門首位神農獎得主這在農業規模不大金門實屬難得他也是今年第6屆的百大青農南投縣農友張佳宏彰化縣蛋農陳郁雄今年也都很風光同時拿下百大青農與十大神農的榮譽。 農委會將於明年農曆年前頒獎表揚。 農委會輔導處副處長陳怡任今(21)日表示,神農獎評選考量區域及產業的衡平性,農產、漁產、畜牧業各產業均有得主,對產業貢獻度是評選委員重視的項目,鄉鎮市區或農會推薦報名,完成資格審查、評選,推薦至直轄市、縣市政府,經過地方政府評選後再推薦至農委會各區農業改良場,各區農業改良場評選再推薦20位候選人到農委會,由農委會完成全國評選作業。

  8. 宅栽的大本營位在埔里田間的隱密處園主陳兆倫從臺北到南投創業會踏入園藝產業的契機其實是前一份創業失敗的慘痛經驗。 「我會來埔里是為了種哈密瓜……」陳兆倫在臺大念園藝所時主攻網紋香瓜種植技術畢業後信心滿滿來到埔里創業卻在市場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