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台灣次世代抗體製藥開發新血. 圓祥打造「抗體噬菌體顯現資料庫」進軍國際. 文 / 傑名. 成立於2013年的圓祥生技,專注於創新型抗體新藥的開發技術,短短2年內,自建「抗體開發整合技術平台」,打造出頂級「抗體噬菌體顯現資料庫」,能加速篩選、優化出客製化的有效抗體,目前除已與國內、外多所產學單位合作外,同時篩選出抗體新藥,並預計今年增資,推進新藥進入國際市場。 圓祥生技董事長黃瑞蓮(右)與總經理何正宏(左)。 (圖_傑名) 截至2014年,全球已有超過36個抗體藥獲得批准上市,於臨床試驗中的抗體藥物多達3百多個;2014年度美國FDA批准上巿的41件新藥中,生技藥品佔有11件,分別為6件抗體藥物、3件重組蛋白質、2件重組胜肽藥物。

  2.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 漢湶. 報告中提到,遠距照護產業與醫療服務業的連結性不佳,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因為衛福部的計畫經費太少,共補助12個縣市,每個縣市只能補助一點經費,再由地方衛生局來執行,導致有的地方只有補助量血壓;有的只有補助量血糖等,且完成社區健康量測之後,卻沒有後端的服務,因為經費的限制,沒辦法與衛生所或診所將服務合在一起。 建議未來制定相關計畫應該要與醫療機構共同規劃,確定與醫療機構的連結後,經審核再給予補助經費。 另外,台灣目前推動的遠距醫療都是試辦性計畫,但遠距醫療因要設24小時服務中心,成本很高,而未來遠距醫療與長照的結合是有必要的,若遠距醫療費用太高使得病人不願付費使用,會間接導致相關計畫的推動緩慢,建議也可以從經費上設法克服。 休士頓Tanox公司創始人 唐南珊.

  3. 台灣新藥研發領域 逐漸開花結果. 2月20日衛福部食品藥品管理署公布去年度藥品臨床試驗與新藥研發成果,與台灣新藥登記審查完成件數,皆有好成績,可看出台灣生技產業投入新藥研發領域扎根十餘年已逐漸開花結果。. 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 (左) 與藥品 ...

  4. 文/傑名. 生物資訊(bioinformatics)是一門集統計學、電算科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的整合應用科學。 最初應用起始於1980年代,為了處理基因體學與遺傳學相關資訊,尤其是伴隨「人類基因解碼計畫」大量DNA序列資訊產生而興起。 目前,生物資訊學的研究與應用持續演進,涵蓋範圍漸漸擴大。 隨著生物資訊的蓬勃發展,可能讓整個生物醫學領域全面改觀。 近年來大數據科技應用襲捲全球,生物資訊熱潮再起。 (圖/林家慶) 人類的基因是由大約30億組鹼基對(A、T、C、G)所組成,自人類基因體被解碼後,除了龐大的資料量,伴隨而至的是更大量的資料分析,若不藉由電腦的輔助歸類,如此大量的資訊就會像一本未按筆劃排列的電話通訊簿,空有資料但卻毫無價值。

  5. 發行日期:. 每月第二週三出刊. 廣告截稿日期:. 每月25日. 發行量:. 18,000份. 讀者群:. 政府/學界單位、證券和投資業、生技相關公司以及健康產業相關從業人員。. 讀者大都為企業菁英到中高階管理者與意見領袖,具高學習力,高影響力及高消費力,期望在職 ...

  6. 2016年4月號 目錄 | Content.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瘟神 正敲台灣大門. 腸病毒大流行恐將來臨,台灣卻將陷入無疫苗可用的困境。 經本刊深入產、研、學、醫訪查,台灣防疫早已年久失修, 政策、預算、法規、疫苗、應急措施,各環節都出現斷層。 全球有能力製造流感疫苗的國家中,台灣疫苗自給率敬陪末 座,「亞洲疫苗製造基地」願景早已不攻自破… 採購制度僵化 自有疫苗產業成熟路迢迢. 防疫先鋒有氣無力. 台灣疫苗研發起跑早 為何卻落後. 遏止感染症、新興傳染病的第一線推手. 「生物國防工業」防疫先鋒點將錄. 世界最大疫苗生產國. 中國已邁入疫苗產業強國. 數據看全球疫苗市場. View Point | 專家觀點. 探討審查效率不彰主因. CDE 行政法人化的思維與建議.

  7. (圖/ 傑名) 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員薛一蘋與TIGP 學程博士生石育慈共同發表一項神經突觸病變機制的研究, 於3 月17 日刊載於《Nature Communications》,提供失智、漸凍、自閉症相關疾病患者一項未來的參考醫療策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