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31年8月23日上午8點30分,在臺北 永樂町通 (今 迪化街 ) 永樂座 舉行「故 蔣渭水先生之臺灣大眾葬儀」,場內中央有蔣渭水先生之遺像,二旁有「精神不死」、「遺訓猶在」、「大眾干城」、「解放鬥將」及以 大眾 為詞首的輓聯:. 「 大 義受大名 生據大安 ...

  2. 1931年8月23日上午8點30分,在臺北 永樂町通 (今 迪化街 ) 永樂座 舉行「故 蔣渭水先生之臺灣大眾葬儀」,場內中央有蔣渭水先生之遺像,二旁有「精神不死」、「遺訓猶在」、「大眾干城」、「解放鬥將」及以 大眾 為詞首的輓聯:. 「 大 義受大名 生據大安 ...

  3. 關於蔣渭水. 大時代與蔣渭水. 政治社會運動圖. 年表記事. 文論作品. 追憶蔣渭水. 蔣渭水與台灣民報的歷史交會. 三家大安醫院的抗日傳奇. 燃燒的靈魂不鏽的青春-熱血男兒蔣渭水.

  4. 1931年8月23日上午8点30分,在台北 永乐町通 (今 迪化街 ) 永乐座 举行“故 蒋渭水先生之台湾大众葬仪”,场内中央有蒋渭水先生之遗像,二旁有“精神不死”、“遗训犹在”、“大众干城”、“解放斗将”及以 大众 为词首的挽联:. “ 大 义受大名 生据大安 ...

  5. 1991年11月18日 · 有「台灣孫中山」之稱的蔣渭水不僅是位領導「倡民權,爭平等」的非武裝抗日運動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受歡迎的醫生以及成功的商人 (經營「春風得意樓」) 。 但他卻非豪門子弟,年少時當過乩童,也在宜蘭市政府做過工友。 二十一歲 (一九〇九年)考入「台北醫學院」,從此不僅接受了現代教育,也產生了「政治熱」。 一九二一年,蔣渭水和林獻堂等人組成「台灣文化協會」,在成立大會上蔣渭水做了如下的演説: 「台灣人現實有病了,這病不癒,是没有人才可造的,所以本會不得不先著手醫治這個病根。 我診斷的結果,台灣人所患的病是知識的營養不良症,除非服下知識的營養品,是萬萬不能治癒的。 文化運動是對這病唯一的治療法,文化協會就是專門研究並施行治療的機關。 爲台灣開診斷書. 當醫生的蔣渭水,曾對當時的台灣.

  6. 2021年12月30日 · 至於蔣渭水究竟如何評價日本的殖民統治,岩井淳根據〈臨床講義〉,指蔣渭水認為清朝的統治才是台灣困境的元兇,而在日本的統治下,有些部分得到了一定的治療而在康復中,但療法並不徹底。

  7. 2018年5月5日 · 蔣渭水英年早逝,大安醫院之名交由他人經營卻逐漸消失,原址由「義美」的創辦人高番王租下,現在店裡保存了若干文物,並以木刻將原大安醫院的立面保存了下來。 ※本文轉載自《台北畫刊》599期. 相關報導. 記憶流轉大稻埕 蔣渭水 文化頭‧思想師‧醫台灣. 為台語園區揭牌 蔡英文:現在講台語的人沒那麼多,講得也不輪轉…… 記憶流轉大稻埕 蔣渭水 文化頭‧思想師‧醫台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