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6日 · 字謎遊戲讓你心智更健康! Allen Hsu 2017-02-06. 《VO》導讀:隨著新年剛過,代表著年輪又長了一歲,對於 20 幾歲的大學畢業生、上班族來說,也到了初老的年紀(淚),身體機能開始大不如前,記憶力變得更差,也無法像大學生時一樣熬夜,隨便暴食就會開始變胖,思考也變得更遲鈍了,簡直就是青年痴呆(?)。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才能改善心理健康並減緩心智能力的下滑,一定要試試下面這個字謎! 看看下面這個字謎,接著看看你能否從中找到自己的英文名字。 你找到了嗎? 你的名字 其實出現了 3 次,你都發現了嗎? 如果你沒有辦法抓出來,不要苦惱,你的英文名字其實並不在其中, 「yourname」才是! (致敬新海誠? 覺得很困惑嗎?

    • 以乒乓球為靈感「打磚塊」
    • 閃爍迷宮吃豆「小精靈」
    • 圈圈叉叉「井字棋」
    • 山不轉路轉「貪食蛇」
    • 斷線必玩跑跑「小恐龍」

    這款街機遊戲與電視遊樂器經典,最早於 1976 年由 Atari 公司兩位工程師 Nolan Bushnell 與 Steve Wozniak發明──後者在不久後就與 Steve Jobs 共同創立了蘋果,前者則是 Jobs 的第一個老闆呢。 打磚塊遊戲的畫面簡單卻繽紛:上方有一堆磚塊,由玩家操作畫面下方的一個水平棒子,讓小球在棒子上彈來彈去、打掉上方磚塊。玩家需要靈活控制棒子,並精準判斷球會在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掉下來,再評估反彈的角度,把全部磚塊打掉就可以過關,萬一沒接到球掉下去就失敗。 以前要玩這款小遊戲,只需要切換至 Google 圖片搜尋鍵入「Atari Breakout」,可惜現在已經停止這項功能支援。不過還是可以透過 Google Mirror – I’m elgooG服務,來...

    Google 工程師埋入產品的另一款懷舊經典,就是從 1980 年代風靡至今的「小精靈」。以鍵盤操縱小精靈上下、左右移動,吃進越多彩色豆豆得分越高,過程中也別忘了躲避敵人也別忘了躲避敵人追擊。搜尋「Pacman」再按下「玩遊戲」按鈕,就能開始暢玩囉!

    相傳最早源於古羅馬時代,想必你也玩過這款上手容易、精通困難的井字遊戲,偶爾拿來動腦殺時間最好不過。 Google 搜尋「Tic Tac Toe」就能立刻開始與電腦對戰,還能於畫面左上角,自由選擇難易度,或者邀上好友一起玩。用三個記號連成水平、垂直或斜槓,看看是誰先成功連成一條線吧!

    這款遊戲經典,起源於 1976 年名為「Blockade」(意指封鎖)的大型電玩。在這款簡易遊戲中,玩家上下、左右操控蛇的頭部,讓不停前進且還會越吃越長、越走越快的蛇,一路拾起遊戲地圖上的食物而得分,過程中要小心別觸碰到自身或牆壁等障礙物。 Google 版本的貪食蛇還包含一些有趣設定,像是調整遊戲版面大小,還能自訂玩家想「餵」蛇吃哪種食物。 Google 使用者只需要搜尋「play snake」再按下「玩遊戲」,就能叫出可愛多彩的遊戲畫面。

    Google Chrome 身為全球瀏覽器龍頭,每每網路斷線時,為大家獻上這款復古卷軸遊戲,可說是相當使用者友善。 要叫出小恐龍很簡單,只要關閉網路連線(WiFi 和行動數據),開啟 Chrome 瀏覽器,再隨意搜尋任何網頁──沒有連線理應會失敗──便會看到「無法連線至網際網路」以及畫面上方的黑白小恐龍,按下空白鍵牠就會開始跑。 遊戲玩法在此就不贅述,據說此款遊戲最高分是 99,999 只有老練玩家(或者網路斷線太久的使用者)能夠達到,那會是你嗎?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New York Post》、《Cellular News》。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廖紹伶)

  2. 2019年1月11日 · 創辦於舊金山,專門研究人類行為學與吸引力科學的機構 Jaunty 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發展社交智能與人際技巧的計劃。 他們將「吸引力」這種看似神祕難解的化學作用,以客觀科學的角度重新拆解組合,並將結論發表於著名心理學期刊《 Psychology Today》 ── 何謂「人際魅力」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社會地位和健康. 它們構成了吸引力金字塔的基礎,很顯然,沒有地位與健康的人毫無魅力。 地位和健康是什麼? 可以細分為: 內部 – 信心、技能、信仰體系。 外部 – 工作、物質財產、視覺形象。 兩者同樣重要。 Jaunty 認為: 人們真正的自信來源於穩固的社會地位 。 這不是指你必須很有錢或從事優秀的職業,而是找到最適合自己、最能發揮專長的位置,最好的辦法是 盡可能掌握一項技能 。

  3. 2022年10月27日 · 對想成為軟體工程師的人來說,日復一日的刷題 coding 其實是相當乏味的一件事,但為了維持手感卻又不得不做。不過,如果讓刷題也變得有趣呢?HackerRank 是一個軟體工程師招募兼磨練技能的平台,其中的「30 天挑戰」不僅能讓複習 coding 基礎知識,也能累積滿滿的成就感。

  4. 2016年11月15日 · 這句話最能代表 CS50 修課學生的心聲,在享受各種 Puzzle Day、Hackthon、CS50 Fair、CS50 Lunch、Holiday Party……之餘,還是得面對現實,解出一行行的程式碼。根據統計結果,修課學生平均需要花上 15 個小時才能完成作業,如果扣除週末不算,一天

  5. 2015年5月12日 · 由數學家 John von Neumann 在 1945 年所發明的 合併排序法 (Merge Sort)是截至目前為止最重要的演算法之一,因為透過將一個大的問題分解成極多的小的問題,他把一個需要大 n 平方時間的任務變成了 nlog (n) 。 雖然同樣都是將一個大問題化成許多小問題, 快速排序法 (Quick Sort)不同於 Merge Sort 的是, 他是不斷的透過支點將資料排序。 雖然 Quick Sort 並不是一個穩定的排序演算法,但是他是一個處理 RAM(隨機處理記憶體)極有效率的演算法。 最後, 堆積排序法 (Heap Sort)是使用優先序列來降低搜尋資料的時間。 這個演算法跟 Quick Sort 一樣都不穩定並且也都是 in-place 演算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