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賴和 (1894年5月28日—1943年1月31日), 原名 賴河 ,又名 賴癸河 , 筆名 懶雲 、 甫三 、 安都生 、 灰 、 走街先 、 孔乙己 、 浪 等,是出身臺灣 彰化 的作家、詩人、 醫師 與 社會運動 者。. 受到 五四運動 與其他傳入臺灣與中國的歐美思想等影響,他致力於 ...

  2. 賴和,終其一生,以醫術救治人的肉體,以文學剖析台灣被殖民的諸多面向,其文學作品採「寫實主義」的手法,啟蒙、左翼、抵抗性、反殖民、本土--皆可從賴和的文學 中窺見其身影,且洋溢著民族情感與人道主義,被譽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3. 賴和文教基金會暨賴和紀念館的成立宗旨,秉持賴和精神,具體實踐人道的關懷、在野的立場、批判的精神,發揚台灣文化。 為了讓文化紮根、落實本土教育,基金會持續不斷地積極推動各類相關活動,希望透過這些文藝活動,讓文學種子回歸到孕育生長的土地 ...

  4. 堅毅的反抗者——賴和. 1894年5月28日,賴和在彰化市仔尾的一個舊式家庭出生,當時的臺灣仍被清帝國統治,祖父與父親皆以傳統民俗為業。. 由於成長環境中時常接觸社會中下階層的人民,使得賴和能同理弱者、為弱者發聲。. 圖 1. 賴和像 圖片來源:賴和 ...

  5. 賴和與台灣文學. 賴和寫作的文體,不限於詩,幾乎嘗試各種體裁,也寫散文、隨筆雜論,甚至小說。. 雖然賴和後來接受的是日本殖民者帶到台灣的新式教育,但他對漢文的學習、磨練與運用,一輩子未曾停止過,他的漢文流利可任意揮灑,下筆如行雲流水 ...

  6. 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本業是醫生,仁心仁術,封號「彰化媽祖」。提攜文壇新秀,更啟蒙台灣意識。120歲冥誕紀念,看賴和的故事。

  7. www1.cgmh.org.tw › intr › intr2賴和 - CGMH

    一九二六年台灣民報在新舊文學論戰後,決定成立文藝欄,委請賴和擔任主編。 當時賴和已在彰化行醫,仁心仁術,病患眾多,常看診至晚上十點之後,才開始編輯,選稿潤稿,忙至深夜。賴和對這份工作極為認真投入,很多文章幾乎修改了大半。編輯

  8. 賴和先生(1894-1943)為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重要開創者,素有台灣新文學之父」的尊稱〈註一 〉 ,而關於賴和文學的整理與研究,以林瑞明教授為奠基者,近十多年來亦頗興盛。 然台灣讀者雖求知殷切,恐亦難竟讀賴和先生之所有作品,為求普及與教學之方便,實有編選讀本之必要,此乃編輯《賴和讀本》之緣起。 本書在林瑞明教授所編《賴和全集》(前衛,2000)的基礎上,編選出《賴和讀本》,並加以註解及導讀,使其易於為初次接觸者所理解,可以做為認識賴和的入門書及教本。 導讀中並並列出延伸篇目,使有興趣者能再深入閱讀賴和相關作品。

  9. 賴和,原名賴河,字懶雲。. 台灣 彰化 人。. 1894年出生於台灣彰化的一個百姓之家。. 賴和生活的時期,正是日本占領台灣、實行殖民統治的時期,面對日本統治者實行的政治上的高壓統治,賴和以筆做刀槍,揭露和控訴日本侵略者給 台灣 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 ...

  10. 賴和. 典藏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賴和(1894-1943),彰化巿仔尾人(今彰化市陽明里),本名賴河,又名葵河,字懶雲,有懶雲、逸民、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浪、孔乙己等筆名,為醫生、詩人、小說家、編輯、社會運動者、政治改革家,臺灣文學研究者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