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金門縣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歷史. 开关歷史子章节. 元朝以前. 元朝至明朝中期. 明末至清朝. 中華民國時期. 設縣. 地理. 开关地理子章节. 自然生態. 氣候. 3 行政區劃. 4 人口. 开关人口子章节. 語言. 海外僑民. 政治. 經濟. 开关經濟子章节. 旅游业. 开关文化子章节. 教育. 基础设施. 开关基础设施子章节. 供水系统. 交通. 开关交通子章节. 开关旅遊子章节. 姐妹縣市. 註釋. 开关参考文献子章节. 參見. 外部連結. 开关外部連結子章节. 金門縣.

    • 縣徽
    • 福建省(已虛級化)
  2. 2024年5月5日 · 金門縣於民國4年1915年4月9日奉批令成立縣治設縣知事改縣丞署為縣公署 [16]、[8]: 162210金門縣轄境包括大小金門小嶝島及周邊島嶼分為六都十保一百六十六鄉 [註 5]、[5]: 40-41、211。

  3. 其他人也問了

  4. 金門 自古屬 福建 同安縣 所轄,民國四年始創縣治 [2] 。 金門一地在同安縣的歷史有著重要地位,有「無金不成銀」、「無金不成銅」 [註 1] 的俗諺。 金門原名浯州,因其地形格外的重要,顯得「固若金湯,雄鎮海門」,金門這個地名由此而來。 晉朝 五胡亂華 時因百姓不甘受外族統治紛紛南遷,成為最早到金門的人民。 唐朝時金門便有牧馬區當時跟隨馬監來金門的有將佐衛傑、李俊、王、錢,民國四年,金門設縣,民國26年至34年 抗日戰爭 期間被日本攻佔,民國38年 中華民國政府 退守台灣,以金門作為反共的第一要塞。 史前時期. 金門島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至8000年前。

  5. 首頁. 金門風情. 認識金門. 列印內容. MataData. 注音符號. 日期:110-05-07. 歷史源流. 金門之名始於明洪武年間,築城建垣於此,內捍漳廈,外制台澎,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勢,因名之為「金門」。 明末鄭成功反清復明,義起金門,並東渡台灣驅荷。 國軍進駐後,先後歷經「古寧頭」、「大二膽」等戰役之洗禮,金門成為保障台海安定之自由長城。 地理環境. 金門縣總面積為一五O平方公里,島形中狹,東西端較寬,誠如金錠狀。 金門包括大、小金門等十二個島嶼,金門島主峰為太武山。 金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雨量多在四至九月。 金門島內最古老的地層以花崗片麻岩為主,土壤以砂土及紅壤土為代表。 縣治沿革. 金門自古屬福建同安所轄,民國四十二年結束軍管制度,恢復縣治,成立縣政府。

  6. www.wikiwand.com › zh-tw › 金門縣金門縣 - Wikiwand

    金門縣 ( 閩南語 白話字 :Kim-mn̂g-koāiⁿ [1] , 莆仙語 興化平話字 :Ging-meóng-gā̤ⁿ)是 中華民國 福建省 的 縣 ,位於 廈門灣 九龍江 口 [2] [3] ,由 金門本島 、 烈嶼 、 大膽 、 二膽 等12個 島嶼 組成,並代管原 莆田縣 屬 烏坵 ;縣內轄有3 鎮 、3 鄉 ,其中 ...

  7. 金門縣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聲稱,但並無任何實質管轄的 縣級行政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中劃入 福建省 泉州市 。 由於 第二次國共戰爭 兩岸分治之後,自1970年12月將該建制下唯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的大小嶝地區劃入 同安縣 後,該行政規劃就只處於自我聲稱而未能 實施正式管轄 ,事實上這裡一直以來皆是 中華民國 福建省 金門縣 進行統治與管轄。 縣政府駐金城鎮。 歷史 [ 編輯]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 編輯] 金門縣地原屬 思明縣 。 1914年7月,析思明縣設立金門縣,隸屬 廈門道 。 民國17年(1928年),廢除 道制 ,金門縣直屬 福建省 。 1933年 福建事變 發生後,12月11日,金門隸屬 中華共和國 泉海省(12月13日更名為 興泉省 )。

  8. 金門縣政府 為 中華民國 福建省 金門縣 最高層級的最高地方行政機關,在 中華民國政府 架構中為 縣 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金門縣的自治監督機關為 行政院 內政部 。 金門縣政府是轄下各鄉、鎮的地方自治監督機關。 沿革 [ 編輯] 民國4年(1915年)4月9日,奉批令成立縣治,設縣知事。 民國26年(1937年),對日抗戰時期日軍佔領金門,金門縣政府暫時搬到大嶝鄉上租借民房( 大嶝金門縣政府舊址 )辦公。 民國38年(1949年)11月,古寧頭戰役結束後,金門縣政府建制被撤銷,金門全境實施軍管,地方自治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