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3月5日 · 文. 謝明玲. 天下雜誌542期. 發布時間:2014-03-05. 瀏覽數:504395. 朋友聚餐不停舉筷勸杯後站起身卻覺得肚子飽撐甚至開始疼痛有時則是不知為何地一直嗝氣或放屁甚至影響食慾。 「脹氣」是許多人都曾遇過的問題。 身體內的氣其實是自然的現象。 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姚振榮指出,「脹氣」是空氣滯留於腸胃道的現象,大多時候透過嗝氣或放屁就可以解決。 「單純脹氣,就西醫而言並不會造成疾病,反而是脹氣的原因應該仔細判斷、好好處理,」他指出。 飲食習慣不佳,還是生病? 氣體之所以滯留腸胃道,「產生過多」與「排出不良」是兩個主要原因。 舉例來說,有人習慣吃檳榔、抽菸或嚼口香糖,或是吃東西時狼吞虎嚥,或是配氣泡飲料喝,常不自覺把空氣吞進去。

  2. 2019年4月12日 · 部分氣體會因為腸蠕動而通過胃腸道以放屁的形式離開身體如果大腸內的細菌在製造氣體之時產生了夠多的硫其他人可能就會聞到一股難聞的味道。 以正常放屁頻率而言,醫療機構的看法不盡相同,但通常差異不大。 例如,克里夫蘭診所認為,每天放屁14-23次完全正常,《默克診療手冊》則是每天13-21次。 無論如何,次數都算是非常多。 吃什麼樣的食物,亦有可能影響排氣的頻率。

    • 慢慢地啜飲一杯水。喝水可以協助造成脹氣的食物通過消化系統,也會讓大腸更難收縮。大腸是以收縮來推動食物,如果收縮得太強或太久,就有可能造成或加劇脹氣。
    • 試著不要吞下太多空氣。如果你喝水的方式只會讓你吞下更多空氣,就有可能帶來反效果。在疼痛緩解之前,避開那些會讓你吞下大量空氣的習慣,例如大口喝水、使用吸管、飲用氣泡飲料、吃太快、邊吃邊說話、嚼口香糖等。
    • 試著起身四處走走。運動不但對總體健康有益,亦有助消除脹氣。脹氣造成疼痛之時,你應該不會想跑步五公里,但如果你可以快步走走或做些輕鬆的運動,就有機會大大緩解脹氣。
    • 思考一下乳製品是否為罪魁禍首。如果你目前正在經歷脹氣帶來的疼痛,就算你覺得自己沒有乳糖不耐症,還是回想一下自己最近吃了多少起司、牛奶和冰淇淋。你過去或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但人在年齡增長之後,體內製造的乳糖酶(分解乳糖的酵素)會減少;這也正是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的成因之一。
  3. 2019年3月31日 · 李怡嬅. 康健雜誌. 發布時間:2019-03-31. 瀏覽數:86246. 「不知道怎麼回事,常常吃完飯後,脹氣堵住肚子,上不去、下不來,嚴重時還會痛,」深受脹氣困擾的小慧抱怨。 腹脹腹痛頻繁的放屁打嗝有時令人坐臥難安有時讓人尷尬不已。 被稱為防癌之母的日本醫學博士莊淑旂更認為,「脹氣是萬病之因,」她在《怎樣生活不生氣》書中解釋,氣滯留在體內,會阻礙各種津液的循環,使內臟活力受損,造成各部位的痠痛與疲勞,進而導致免疫力下降而衍發各種疾病,她認為,脹氣是最要不得的現象。 為什麼會脹氣呢? 1.飲食習慣不好:如吃東西時狼吞虎嚥、邊吃飯邊說話,不少空氣也隨之下肚。 而吃完東西又坐著不動,也易致使氣體悶在肚裡。

  4. 2019年9月5日 ·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張家熙指出胃幽門桿菌是許多上消化道疾病的共同致病原因如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感染胃幽門桿菌的人口超過千萬人,多經由共餐、接吻、吃生食、口腔清潔不足、吃刺激性食物等 ...

  5. 2011年4月28日 · 頻繁地排氣俗稱放屁)、打嗝覺得腹脹或疼痛是許多生活步調快壓力大的人幾乎每天發生的毛病而多數人不認為這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不認為需要求助醫生。 身體內究竟為什麼會有氣? 為何有些人特別容易脹氣? 脹氣到底需不需要看醫生? 氣從哪裡來? 散布在人體消化道內的氣體主要來源有二, 一是外在的空氣進入體內 。 當你滔滔不絕地說話、嚼口香糖、用吸管喝飲料或囫圇吞棗地嚥下食物時,不少空氣也隨之下肚。 另個來源是大腸內細菌分解食物過程中產生 。 我們吃下的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由各種消化酵素加以分解,最後大約90%消化完成,在小腸中被吸收。 其他不被小腸吸收的食物進入大腸後,就被大腸內的細菌分解利用。 細菌分解食物,便產生氣體,包含氮氣、氫氣、二氧化碳及甲烷等。 廣告.

  6. 2022年10月28日 · 頂尖運動員的抗發炎飲食:運動後這樣吃,減少肌肉痠痛、加速復原. 運動後減少發炎、促進復原,不只要吃抗發炎食物,還要避免一開始導致發炎的食物。. 哈佛大學提供了抗發炎飲食和要避開的促發炎食物清單:. 無論你是想持續訓練、追求運動上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