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推動主要污染源實質減量持續執行國營事業空污減量盤點與鍋爐改善工作透過使用燃料種類改變或強化後端防制設備技術強化空氣污染物減量。 3. 強化連續自動監測設施管制 :評估新增連線管制對象持續檢討修正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連續自動監測設施管理辦法》,新增數據處理系統DAHS封存與查核比對機制以提升連線數據品質強化防弊查核措施。 4. 空氣污染防制費季節性差別費率 :滾動式檢討修訂空氣污染防制費相關法規,以空氣污染防制費收費費率,強化污染減量經濟誘因,鼓勵公私場所自願調整產能,降低污染排放。 移動污染源管制. 1. 加速機車汰舊換新 :109年起補助淘汰96年6月30日前出廠老舊機車,並將具高污染潛勢的機車列為管制重點,強力稽查與路邊攔檢,加速高污染機車退場。 2.

  2. 政府推動全國公廁改善計畫訂定了公廁新三不原則不髒不濕不臭」,以及宣導衛生紙丟馬桶政策期能建構優質公廁形塑優質如廁文化以改善環境衛生提升觀光產業進而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 (照片提供:行政院環保署)

  3.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 首頁. 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 Facebook分享 line分享 X分享 列印本頁. 本院為改善空氣品質維護國民健康與生活環境積極推動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正與訂定更具體作為及目標106年12月提出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期達成 108年細懸浮微粒 (PM 2.5 )紅害降低至499次以下、PM 2.5 年平均濃度18微克/立方公尺之目標。 在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努力執行各項空氣污染改善工作下,108年全國各測站PM 2.5 紅害次數為146次,PM 2.5 年平均濃度16.2 微克/立方公尺,已達成階段性改善目標。

  4. 污染防治. Facebook分享 line分享 X分享 列印本頁. 日期:113/03/29. 資料來源:環境部. 空氣污染防制. 自84年起不僅針對工廠或工地的固定性污染源,還有車輛等機動性污染源,實施空氣污染防制費。 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中央及地方層級的政府可訂定空氣品質標準並建立監測站,針對空氣污染物質,目前設有78個空氣品質監測站及10個行動監測站。 此外,也設有15個光化學評估監測站,以監測臭氧、臭氧前驅物及部分含氧揮發性有機物,以瞭解高臭氧發生的原因,協助評估影響健康的風險。 112年空氣品質不良的站日數為6.8% (空氣品質不良是指AQI指標超過100;本數據含特殊天氣情形影響),較108年12.9%佳,長期呈現改善趨勢。

  5. 民眾對於空氣品質要求很高近來公民團體專家學者與社會輿論對空污改善有諸多建言與期待行政院雖已於今年12月14日迅速通過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正草案但施政前進的步伐刻不容緩在密集邀集環保署與相關部會開會重新檢討研議後對空污防制進一步訂定更積極的作為及改善目標提出更具體的擴大行動方案將加速確實解決國內空氣污染的問題。 本次行動方案明確訂出數項指標性政策目標,包括: 一、2019年空污紅害減半。 二、2030年新購公務車輛及公共運輸大巴士全面電動化。 三、2035年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 四、2040年新售汽車全面電動化。 以上各項目標均需跨部會共同合作,民眾支持參與才可能達成。

  6. 為提供幼兒園更安全優質的學習環境,教育部國教署訂定「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充實及改善幼兒園教學環境設施設備作業要點」,持續補助公立幼兒園充實及改善幼兒園教學環境設施設備經費,112年度補助132所公立幼兒園進行園內設施設備改善或轉型2歲專班,補助經費計新臺幣8,219萬元,以提供 ...

  7. 衛生促進觀光-優質公廁推動計畫. 日期:106-08-10. 資料來源:交通環境資源處. 臺灣氣候溫熱潮濕,如廁後衛生紙丟垃圾桶容易產生異味,影響環境衛生,而衛生紙丟馬桶有助於降低傳染媒介造成感染之風險,也是世界先進各國實施多年最符合環境衛生之作法。 公廁潔淨品質攸關國家門面,為提升公廁環境品質須各部會共同推動及投入財力與人力,整合資源精進公廁環境品質,加強硬體設施全面更新汰換,以提升我國環境衛生水準。 執行策略如下: 一、整合各部會資源及規劃推動重點:請中央部會匡列經費修繕老舊公廁及提高公廁清潔維護頻率。 二、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公廁改善規劃:協助地方政府統籌規劃轄內公廁汰舊修繕計畫,劃定公廁改善場址,逐步推動落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