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4日 · 婦援會提醒大家近日數位性暴力犯罪模式多變,民眾更要小心避免成為歹徒目標。. 近期幾則案例當中,嫌犯會先在InstagramIG)上面發送訊息給被害人,聊天一小段時間降低被害人戒心之後,再詢問被害人有沒有意願打工「陪聊」,不但工作輕鬆薪水也 ...

  2. 2018年7月17日 · 范情說明,目前「未得同意散佈性私密影像」犯罪多用《刑法》散布猥褻物品、恐嚇危害安全或誹謗罪等,但「散布猥褻品」的立意是危害社會善良風俗,等於是認為受害者的私密照被視為猥褻品,對受害人造成二度傷害,並沒有保護到受害人的隱私 ...

  3. 2015年12月25日 · 婦女救援基金會於今(2015)年二月起架設「 裸照外流不是你的錯 」網站,開設求助專線並提供被害人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我們察覺有17.1%的來電諮詢案件,是當事人曾經自拍或與伴侶拍攝過性私密影像,但在關係破裂後,因對方尚無提出威脅或實行 ...

  4. 2022年8月10日 · 民眾若懷疑手機遭GPS 追蹤定位,可透過檢視手機系統中隱私權和定位的相關設定,查看有無不知名的程式正在使用定位,或是有不明的帳號或裝置登入,並做排除。 若汽機車疑似遭GPS跟蹤,可先觀察車體有無螺絲鬆動及被拆裝過的痕跡,但因車輛體積及能夾藏的空間比較大,建議請業者協助偵測與卸除,並應在卸除過程中,全程錄影存證,以證明裝置是由被害人的車輛或裝置卸除下來的。 此外,針對通訊與社群媒體跟蹤騷擾,現在不少社群軟體有收回訊息的功能,許多加害人留言或傳訊息後會在時限內或是確認被害人已讀後隨即收回,建議被害人當下一定要先截圖蒐集證據,之後再去查看內容,不要等看完內容再截圖,以免錯失蒐證時機。 為了讓大家都能簡單掌握預防與因應數位跟蹤騷擾,現代婦女基金會呼籲: 1.

  5. 2023年6月10日 · 建國中學國文科老師許明智觀察到一個現象,他說年輕學子轉換網路社交平台到Instagram(簡稱IG)是助長歧視言論的關鍵。 他提到現在學生幾乎不用Facebook(簡稱臉書),原本臉書上可以看到各種討論串、長文或深度報導等,在接受到歧視言論之餘還是可以看到不同意見,刺激出不同面向的思考,反觀IG社交平台是以圖像、短影片進行快速傳播,在IG上可以看到充滿了以諧音梗、短標語的梗圖,學生又以IG作為主要資訊來源,這也使學生閱讀長篇文章的能力下降。

  6. 2017年3月27日 · 從爭議事件學習警民應對. 以攔檢李永得事件作為開場,石明謹認為整個過程警察沒有太大違法性問題,但爭辯內容讓大眾了解警察執法手段及方式,民眾也能夠知道自己的權利該如何主張,「這是一個民主國家要進步時,一個雙贏的機會。 石明謹表示,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民眾被員警攔查時,的確有權拒絕,若員警仍要繼續攔查,應填寫「臨檢盤查民眾異議紀錄表」,作為一項法律自保證明。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 Youtube頻道. 但爭議事件中,警察發動攔查的「合理懷疑」備受質疑,「穿拖鞋、帶包包、看警察一眼,能夠成為被攔下來的條件嗎? 」主持人管中祥納悶問道。 從長年執法經驗中,石明謹回應:「外表主觀判斷是不夠的。

  7. 2015年10月23日 · 」而目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所發布的CNS29191國家標準,其範圍僅及於「部份匿名及部份去連結鑑別」,是一套可「重新再識別」的機制。 而「開放資料」作「目的外」使用時,應遵守的「完全去識別」的標準,台灣目前其實並沒有任何檢驗機制及操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