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疫情期間,民眾宅在家之時間較以往長,上網的時間也相對久。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下稱行政院消保處)發現多起業者假網路交友之名,行不當銷售之實,從而衍生消費糾紛之案例。因此,特別提醒消費者透過網路交友,應慎選對象,以防落入陷阱。 根據行政院消保處統計,本(110)年1月至6月之 ...

  2. 一、前言. 隨著網路社群媒體和通訊軟體成為資訊傳播的重要管道,民眾面對網路上眾多訊息,在多元接收的同時,也常常形成困擾,部分內容有可能引發爭議,推究其目的或許是惡作劇、或是基於商業利益,甚至為達某種政治目的,但爭議訊息造成之影響,可能造成個人名譽受損,甚至集體霸凌;若發生重大災害或社會事件,以錯誤訊息誤導民眾,更易動搖民心。 然而另一方面,資訊流通環境之維護及言論自由保障又為我國長期以來建立的價值,復考量網際網路的無國界特性,世界主要國家均體認不宜以公權力直接介入網際網路的運作與管理,除有違反法令之情事外,基本上是以多方利害關係人參與相互溝通與協調,尋求符合多數利益並尊重少數的治理模式,同時以提升公民媒體資訊素養為目標。 二、面對網路爭議訊息.

  3. 日期:108-05-02.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相關連結. 行政院會通過「中華民國刑法」、「陸海空軍刑法」及「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防制假訊息危害因應作為. 行政院會通過「災害防救法」第41條修正草案等7案. 行政院會通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及 ...

  4. 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今(10)日表示,賴清德院長非常重視假訊息的議題,並在立法院承諾將提出相關法制的因應作為,因此由他擔任召集人,與唐鳳政委及相關部會共同組成專案小組,就現行法令條文進行盤點及檢討,同時蒐集相關意見,但最重要的基本原則是:「不可傷害言論自由,不可踩到 ...

  5. 一、言論自由為民主政治之基石,本(107)年初臺灣再度被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評列為最自由國家之一,此為臺灣社會民主自由人權之驕傲象徵,惟隨著新興網路科技與社群媒體之發展,散布錯假訊息現象日益嚴重,部分民主國家已透過法制規範,強化打擊假訊息作為,政府亦將秉持堅守多元 ...

  6. 因應假訊息威脅,美國在台協會(AIT)及美國全球參與中心(GEC)共同舉辦「美台科技挑戰賽」。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今(20)日應邀出席致詞與頒獎時表示,假訊息係是以病毒行銷(viral marketing)方式進行散播,為了對抗病毒,讓社會更健康,必須有抗體;要有抗體,必須先有抵抗力,因此要從教育 ...

  7. 查核與釐清假訊息的進度, 恐怕遠遠跟不上假訊息傳播的速度,故有必要採行迅速攔截、 阻卻假訊息散播的機制,以避免危害的擴大。. 包括網際網路的通訊傳播服務平台常成為侵害他人權利的不實訊息的溫床, 應有相關機制讓權利人得通知平台為適當的處置。. 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