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8日 · 大多數人若有憂鬱症,其實自己是沒感覺,甚至不會知曉的,因為大多數人會結合環境影響而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就算知道自己有憂鬱症也會覺得是件丟臉的事,因此不願意承認。但其實憂鬱症很常見,只是沒有意識到自己早已疲憊不堪。

    • 持續性「疲憊」有時候,精神狀態不好,也許和感冒,或是前一天沒有睡好有關,但是如果你發現,疲憊感是「持續」的,那可能就要注意了!憂鬱症早期的徵兆之一,就是患者會明顯感受到自己的體力變差,它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睡眠品質。
    • 莫名地「易怒」如果你突然變得容易生氣,或是對周遭的人事物感到很敏感、甚至暴躁,那也是早期罹患憂鬱症的徵兆之一。只是打破了一個杯子,卻難過了一整天;只因一個人說了某一句話,卻生氣了一整天。
    • 注意力無法集中。除了感到疲憊感,還有一種經常容易被忽略的徵兆,就是:注意力無法集中。但這不是那種無意識滑手機的注意力分散,而是無法讓你好好地做一件事情。
    • 睡眠時間「長」不同於過去我們的認知,憂鬱症會影響患者的睡眠品質,讓睡眠時間變短,但醫生提醒,睡眠時間變長,也是一種早期的憂鬱症徵兆。醫生特別強調:「失眠」和「嗜睡」往往都會同時發生在憂鬱症患者身上,不要輕忽了這一點。
    • 「得憂鬱症不是羞恥的事」
    • 「你現在需要的是休息」
    • 「停止問『為什麼是我?』」
    • 「保持規律作息」
    • 「從小任務著手,把大任務擱在一旁」
    • 「試著與人群相處,並信賴別人」
    • 「多參與活動將會使你感到愉快」
    • 「運動可以使人開心」

    請各位銘記在心,憂鬱症患者常常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生病,因為害怕被貼標籤,甚至有些人會否認、逃避、偽裝,不願正視自己身心所發出的警訊,但其實不論是身體或是心理疾病,若放任不管,只會使病情愈來愈嚴重。而憂鬱症其實是因為大腦內物質不穩定,就像是感冒、得了腸胃炎或內分泌失調一樣,外在環境跟身體狀況不好等各種原因重疊之下就會發病。 延伸閱讀:【郡俏哲理專欄】蔡依林:「留時間獨處客觀的看自己,不管你認不認同,我就是要這樣。」

    「什麼都不要做」雖然看似容易,但由於容易得憂鬱症的個性使然,反而會覺得「休息會對不起大家」。請認為「現在應該要做的事情就是請假休息」。 延伸閱讀:幫自己放個假吧!當你「生活出現這6種徵兆」時:你可能太久沒去旅行了!

    其實不只是憂鬱症患者,許多人面臨疾病、困難時,總是不停想著「為什麼是我?」,這樣子的想法只會反覆讓人更絕望、更不甘心,永遠走不出低落的情緒,當然對於現況沒有幫助,甚至惡化。其實換個角度想,憂鬱症的出現也許是在警惕大家「你已經忽視身體跟精神的健康狀況很長一段時間」,身體跟心因而發出警訊,現在就是累了,是時候該請停下來好好照顧自己了。 延伸閱讀:週末安東街的小約會!這5家小店讓妳遠離塵囂放鬆享受美食

    維持好的身心狀況,得從最基本的保持規律作息開始,三餐定時、睡眠時間固定做起、避免熬夜,讓身體狀況保持在穩定健康的狀態。身體一但有任何不舒服,精神就容易受影響。 延伸閱讀:30歲的你應該要學會堅持這10個習慣!越自律才能活得越高級

    延後重大的決定或任務,先從好解決的小事著手處理,不要一次給自己過多的壓力,這不僅會令自己因被壓力追著跑而喘不過氣,也有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此外,這個時候你需要的,就是讓自己愈放鬆愈好,所以也不要做複雜的思考和決定,像是做出換工作、結婚或是離婚等重大決定之前, 最好和其他你信任也了解你的人協商。 延伸閱讀:每天都在喊《我,要準時下班》嗎?女主角東山結衣示範「不加班」3大絕招

    許多憂鬱症患者會把自己鎖在家裡,但與人相處通常比偷偷獨自一人要好很多,尤其是自己的朋友是絕對很樂意陪在你身旁的,所以不要害怕會造成困擾,這也有助於減緩病情。多外出曬點太陽吧!儘量外出從事去野外活動,或在公園散步,即使只想待在室內,已能透過裝飾鮮花、日光、新鮮的空氣、和明亮的色彩,都能幫助減輕憂鬱症。 延伸閱讀:要跟姐妹去哪約會?這些特色早午餐快收口袋,還有專屬你的星座蛋糕!

    走出家門吧!看場電影、看場球賽、看場演唱會(無論你喜不喜歡,跟著唱跳就對了!)或參加宗教聚會、社交活動,透活動與人交際,轉移注意力,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 延伸閱讀:古代也出現喪屍?玄彬、張東健新電影《屍落之城》開創史詩片新題材,下半年驚悚上演

    規則、適當的運動,會增加腦內嗎啡的產生,對情緒方面有正面的影響。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除了服用抗憂鬱藥物外,若再搭配運動,就可以提升30%的藥物療效。其中,因為「有氧運動」可增加身體的含氧量,對於情緒控制的助益大,吸氣時讓腦部的細胞充滿能量,頭腦清晰了,思考能力等自然都可達到正向的效果。 延伸閱讀:沒時間運動?!快學日本模特兒都在實行的「順便做運動」瘦身法,再忙碌都不怕! 照片來源:太妍@IG 編輯整理:林奕辰

  2. 2020年12月10日 · 有時自己並不知道這就是「憂鬱症」,對此專家提醒了8個症狀徵兆要注意。 延伸閱讀:人生偶爾也要按下Delete鍵! 後疫情時代「減法生活」的反思,學會跟不重要的人事物「斷捨離」!

  3. 2018年6月26日 · 要放下控制感很難,不過可以先從「知道現況」開始。憂鬱者不會總是在滿滿的憂鬱和負能量的狀態,有些時候可能會稍微好一點(雖然可能沒有那麼明顯),如果把觀察的時間拉到一個月,當中有可能有幾天會「迴光返照」,心情變得還算不錯,繪製 ...

  4. 2021年7月25日 · 阿滴分享了幾點明確的指標,讓我們可以發現自己有可能得到憂鬱症,「心情超過兩週的持續悲傷」、「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對自我的無價值感與罪惡感」、「反覆地想死亡」。

  5. 2023年7月31日 · 因此儂編整理了五個常見徵兆,透過更深入地了解,才能發現身邊那些可能需要幫助的人,又或是讓沒有察覺到自己陷入憂鬱的你,能更加理解自己的真實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