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22日 · 衛生局說,當病人不至於自我傷害、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儘量以商量、引導的方式協助就醫,關心他現在的狀態,可能會讓他感到什麼地方最不 ...

    • 受傷的療癒者 患者與照顧者的角色轉換
    • 撥去烏雲的那雙手 醫療協助憂鬱症家庭重回日常
    • 「你沒那麼偉大」——給自己喘息機會 照顧者亦能向外求援

    「我們學了一堆理論、學會怎麼聽別人講話,但在家裡時卻不一定會是這樣的角色。我還是會覺得家人很煩、希望他們不要跟我講話。」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的邱俊穎坦言,因就讀科系被賦予的社會期待,讓他在身兼照顧者與患者的雙重身分下有些壓力。 兩年前,母親突然向家人吐露輕生念頭,幾經溝通與勸導後邱俊穎與家人陪同母親就診,確定母親罹患憂鬱症。初面對母親的病狀,邱俊穎也措手不及,「媽媽較常和我姊姊傾訴,讓我其實有些自責。我想是不是我平常沒有建立好和他的關係,他才會連想自殺的想法都沒跟我說?」 升上大二前的暑假,邱俊穎也罹患憂鬱症,但並未讓家人知情。在他陷入嚴重低潮時,母親亦同時發病,兩人時因小事產生衝突。母親甚至有時候會說出「這麼辛苦要不要死一死算了」等言論,「因為當時我也處在同樣難熬的狀態下...

    其實,像邱俊穎這樣照顧者同時也身為患者的例子並不罕見。方俊凱說明,一般到診的患者是家庭中憂鬱症程度最嚴重者,而其他家人也常出現焦慮或是適應障礙等問題,只是病徵較不嚴重。因此他在診斷個案後也會詢問家屬是否也需要接受治療。方俊凱舉例,曾有患者前來看診後,幾年內全家人都陸陸續續開始接受診療,「表面上看起來這個家庭很可憐,但我認為能一起互相扶持、慢慢回復相對穩定的家庭狀態是很好的。」在醫療系統介入後,此個案家庭中近20年的愁雲慘霧才得以消散。 由此不難發現,憂鬱症照顧者的所承受的情緒壓力極大,台大醫院護理部督導長余春娣過去的論文中也提到,與憂鬱症患者共同生活者,其實也是罹患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等情感性疾患的高危險群。台大的「OVER BLUE跨越憂鬱」團隊以憂鬱症照顧者為主要關懷對象,團隊共同發起...

    楊建銘透露,照顧者總用盡全力希望將患者從憂鬱中拉出,卻無法輕易達到,最終常使自己也陷入低落,抑或開始疏遠患者。「一方面要認知到患者生病了,另一方面要相信他們有能力好起來。」若是自責情緒浮現時,楊建銘常以「你沒那麼偉大」這句話提醒照顧者,是疾病本身而非照顧者的言行使患者陷入低潮。「那些一直陪在患者身邊的人,其實很值得給予掌聲,不過要注意的是,人在積極照顧別人的時候,往往會忘記自己的需要。」方俊凱鼓勵照顧者,多加衡量自身心理狀態,並積極向醫療院所管道求助,也呼籲他們不要忘記自己有復原的力量與求援的權利。 隨著政府、非營利組織及醫療單位的倡導,憂鬱症相關議題漸漸被廣泛討論,除了導正大眾對於憂鬱症的錯誤認知外,也令其逐漸意識到這項疾病的重要性。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

  2. 2020年12月29日 · 別忽視「藍色病毒」 正確觀念面對憂鬱症. 朱培滋 劉俊男 李詩健綜合報導 / 台北市. 世衛提出警訊,憂鬱症在30年後會是造成全球失能第一名的疾病 ...

  3. 2021年5月20日 · 根據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民國107年針對台灣六都國高中生的調查,13.3%青少年「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但會因「情緒問題」而求助輔導 ...

  4. 2019年11月29日 · 根據國健署調查,全台15歲以上的民眾,8.9%有中度以上憂鬱,換算下來,至少200萬人符合憂鬱症狀,尤其現在是秋冬轉換之際,又是憂鬱症好發 ...

  5. 2010年1月3日 · 醫生說有憂鬱症的人,初期症狀就是晚睡,而且越熬越晚,明明累翻了,卻躺在床上,翻來翻去睡不著? 如果您常有這些症狀,趕緊找醫生檢查 ...

  6. 2017年9月29日 · 從社群網站上面發布的照片,就可以看出是不是有憂鬱症? 美國哈佛大學針對民眾在社群平台《Instagra... 憂鬱症前兆 社群網站PO照片有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