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0月28日 · 1、快一點回覆他. 當你很明顯不想要,你就該明確、快速回覆對方你想法,切勿推拖、怠慢,以為對方可能就此「忘記」這件事情,事實上是不可能。 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 若你「假裝」沒有收到訊息,選擇不讀或不回信,他並不會覺得你是沒有收到,反而會認為你是故意不回,平添彼此間嫌隙。 因此,早點給答案是最重要。 2、不要複雜,簡單解釋為什麼. 對於不夠熟朋友、同事,你只需要概略解釋為什麼,像是太忙、需要加班、真沒有錢等等即可,不需要做太多其餘解釋,因為這樣反而會把事情弄得更複雜。 有人甚至還會因此露餡,弄得自己必須說謊來圓謊,更加麻煩。 但若是親密好友,你其實可以跟他多聊一點,這往往能讓兩人之間有更深厚交情,真正朋友,對於你說原因都會予以體諒、了解。

    • 建立客觀網路交友標準
    • 交友邀請篩選流程
    • 拒絕邀約應誠實表達想法

    網路交友時代,我們都有不少網友,如果是網紅,追隨者更是數以萬計。但「朋友滿天下,知己有幾人」,許多人想加我們為朋友是為了推銷,或是別有所求,如果我們來者不拒,不僅徒增困擾,對人際也没什麼實質助益。 人脈網絡專家、同時是社交網站活躍人物,並為暢銷書《建構你的夢想網絡(Build Your Dream Network)》的作者,凱莉霍伊 (Kelly Hoey)建議我們應該過濾交友邀請。但大多數人採主觀篩選,不免流於隨意,因此凱莉以LinkedIn為例,推薦幾個客觀標準。 (同場加映:還在建立「人際關係」?這位美國媒體公司執行長告訴我們,用這 3 步驟建立「有意義的連結」,才能得到更強大的優勢) 凱莉霍伊(圖片來源:Kellyhoey.co) 首先我們要確定使用 LinkedIn 的目標,是想維...

    有了這些標準後,便可依照凱莉霍伊提供的流程,決定是否要接受交友邀請。 例如你的目標是保持小社交圈,如果對方是個別邀請通知,而你也知道這個人,並想建立友誼,則可接受交友邀請。如果對方是廣泛寄發,則拒絕交友邀請。 如果你的目標是寬廣的人脈網絡,則對於是個別通知的交友邀請,先判斷是否是推銷,如果是推銷而你没有興趣,則拒絕;如果不是推銷,則先暫時接受邀請,若日後對方有騷擾行為,則加以封鎖。另對於廣泛寄發的交友邀請,先看你是否認識這個人,如果不認識,則拒絕;如果認識這個人,但你討厭對方,則拒絕,如果不討厭,就接受。 (同場加映:成功人士如何建立人脈?學會這 4 個步驟,讓人脈成為我們事業的助力!)

    對於已列入朋友的名單,你也應定期檢視。你可以先定一個區間,例如一年,在這個期間內没有互動的朋友,像按讚或回應,就可以列入觀察。但列入觀察不代表就要立刻剔除,因為朋友是互相的,或許是因為你没有付出,所以對方才没有互動。你可以先去對方的塗鴉牆逛逛,如果仍没有反應,再將對方剔除。 至於朋友的活動邀約,有時我們也不想去,但礙於情面,常會勉強出席。有些人會編一些理由缺席,但事後會被認為是藉口。 如何拒絕朋友的邀約而不被認為失禮?紐約時報暢銷作者,同時也是企業家的Ramit Sethi,建議誠實表達才是上策。如果是商場上不熟識的邀約,可以用這段話來表達: 如果是親友邀約,可以這樣表示: 當你不再編織藉口,而是誠實以對,你會發現鬆了一口氣,没有了愧疚感,省下時間,更能專注在待辦事項上。而你的直白也會讓對方...

  2. 2020年1月6日 · 圖片來源:pexels. 想化解拒絕的尷尬最好的方式莫過於使用輕鬆的幽默特別是輕鬆的自嘲式幽默。. 這種幽默方式,能讓對方清楚的感受你的拒絕,而且又不會顯得太激烈。. 對方聽後可能會哈哈大笑,在這樣一種歡樂的氣氛中,尷尬早就不知去向 ...

  3. 2019年4月16日 · 如果你很難用說來捍衛自己的時間以下是拒絕之道的一些技巧敬請參酌: 1 懷著感恩之情說「不」。 強納森.費爾茲 (Jonathan Fields)在《如何活出美好人生:感人的故事、驚人的科學、實用的智慧》(暫譯, How to Live a Good Life: Soulful Stories, Surprising Science, and Practical Wisdom )建議讀者練習和善地拒絕別人。 費爾茲說問自己: 「該如何保持和善與敬意,但同時堅定不移地維護自己的需求? 那會是怎樣的口吻? 」他建議讀者想像自己把現在騰出來的時間,全都拿來做自己真心在乎的事, 然後再回絕別人。

  4. 2024年1月12日 · 2024-01-12. 瀏覽數 98,250+. 圖片來源:pixabay. 總統投給誰? 支持哪一黨? 政治觀點不同撕裂了你與親友之間的感情嗎? 如果我們能認清,各種觀點與意見中都存在對自己有用的訊息。 當別人提出不同的想法時,我們會覺得對方是在幫助自己,就不會因此感到被否定而心情低落或憂慮。 (本文節錄自《解決所有煩惱的9種靈活思考》一書,和田秀樹著,三采出版。 說了就會懂,是天下最大的謊言. 世上沒有絕對不可能的事. 我們沒有改變別人的能力,但仍值得嘗試溝通。 不可強迫別人接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堅持己見,不利人際關係. 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 強迫別人接受自我主張,只會造成傷害. 企業碳盤查就是困難重重?|大師觀點助企業有效計算「範疇三」

  5. 2022年1月28日 · 拒絕他人需要一定的技巧有時利用簡單直接的方式讓對方死心而有時採用婉拒的方法會使對方好受一些拒絕雖然會讓人失望但婉拒卻將失望降到了最低的限度

  6. 2022年5月30日 · 2022-05-30. 瀏覽數 44,050+. 僅為情境圖。 取自pexels. 編按很多人有一種誤解似乎一旦拒絕他人就會引起對方的憤怒其實不然我拒絕過很多朋友的各種請求但對方並不會憤怒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對自己的原則從不例外。 (本文摘自持續成功一書作者為蔡壘磊以下為摘文如何放下拒絕絕交的執念? 時間要盡量留給更值得的人,花時間社交換取愉悅感受和花時間社交達成價值交換當然也是,不值得的人事物,該怎麼拒絕就怎麼拒絕。 然而在人情氛圍濃厚的地方,拒絕永遠是人際交往的一大難題。 不當一個「老好人」似乎總是有不安全感,畢竟很多人在人際關係中想得永遠是. 若是得罪對方,萬一遭人記恨或有需求時得不到幫助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