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依據台灣農藥管理法,農藥是指用於防除農林作物或其產物之病蟲鼠害、雜草者,或用於調節農林作物生長或影響其生理作用者,或用於調節有益昆蟲生長者;而國際上農藥依防治對象可概分為殺菌劑(Fungicides) 、殺蟲劑(Insecticides) 、除草劑(Herbicides)、除蟎劑(Miticides) 、殺鼠劑(Rodenticides) 、殺線蟲劑(Nematocides)、植物生長調節劑(Plant Growth Regulators)、殺螺劑(Molluscicides) 、除藻劑(Algicides) 等1,2。 殺菌劑(Fungicides):用以防除真菌病害(包括露菌病、晚疫病、銹病、白粉病等)。 殺蟲劑(Insecticides):用以防除昆蟲及其他節肢動物。

  2. 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66條規定,為使職業災害勞工恢復並強化其工作能力,雇主或職業災害勞工得向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職能復健專業機構提出申請,協助其擬訂復工計畫,進行職業災害勞工工作分析、功能性能力評估及增進其生理心理功能之強化 ...

  3. 為保障勞工健康與勞動力,勞動部於全國六大醫療照護區域 (臺北、北、中、南、高屏及東區)設置17家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院及87家職業傷病診治網絡醫院,結合各地區醫院職業醫學科之服務量能,建構職業傷病防治網絡,提供勞工更友善便利之職業傷病診治服務 ...

  4. 一、導論. 塵肺症係指粉塵沈積在肺內,所造成的非腫瘤性組織反應[1-3];因職業上原因吸入礦物等粉塵,粉塵沈著而引起之肺部疾病則稱為職業性塵肺症[4]。 依據現行我國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將空氣中粉塵分為四種:第一、二種為與游離二氧化矽相關的礦物性粉塵、第三種為石綿纖維、第四種為厭惡性粉塵。 粉塵是否容易進入人體與其粒徑大小有關,一般來說,粒徑100 μm 以下稱為可吸入性粉塵,10 μm以下稱胸腔性粉塵,4 μm以下稱可呼吸性粉塵,其中可呼吸性粉塵因粒徑最小可深入並沈積在肺部,對健康危害性最大。 目前因粉塵作業引起的職業病指引如表一。 表一、職安署公告因粉塵作業引起的職業病認定參考指引.

  5. 基礎架構所發展出來,主要是為了增強天然『除蟲菊精』在環境中的穩定度避免. 太快分解,例如有些合成的『擬除蟲菊酯』會在結構上加上cyano group(例如: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以加強其除蟲功效。 因為市面上的產品已經多採化學合. 成的方法來增加產品穩定性,除蟲菊酯(pyrethrins) 目前多被概稱為除蟲菊( 精)。 (有關農藥物中文譯名請參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實驗所農藥標示. 查詢系統) 對於合成除蟲菊酯( 精)類的毒性評估有時候會因為商業製品中參雜了諸如. 有機磷成分的除蟲劑而變得複雜且難以預測,因為這些成分可能會干擾正常的體. 內代謝機制而使得除蟲菊酯在體內蓄積。 建議之人體容許暴露上限(Permissible.

  6. 醫療院所手術煙霧危害預防及呼吸防護參考指引. 中華民國106 年8 月11 日勞職授字第10602034001號函訂定. 一、 前言: 醫療院所因其醫療上之作業需求,不同於一般工作場所,人員易受到室內不良空氣品質之影響,尤其是醫護人員,更可能因醫療儀器或執行手術等問題,成為相對易受感染之族群,其中外科開刀手術中使用雷射或電刀等所產生之煙霧,長期以來造成手術醫護人員健康之潛在危害,為當前應被探討及關注之議題。 手術煙霧(surgical smoke) 是因為手術中使用雷射(LASER)、手術電( 燒) 刀(electrocautery) 、電頻設施、超音波刀(ultrasonic scalpel)儀器、電鑽或氣動工具、以及其他手術儀器等,瓦解組織或破壞細胞時所產生。

  7. 1. 「過勞」是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之俗稱,法令上並無「過勞」一詞,而醫學上認為職業並非直接形成腦血管及心臟疾病的主要因素,但如果「職業上的工作負荷」是造成腦心血管疾病促發或明顯惡化的原因時,則可認定為職業病。 2. 依「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21條規定,被保險人疾病之促發或惡化與作業有相當因果關係者,視為職業病。 在勞工保險職業病給付之職業病成因分類,係歸屬「腦心血管疾病」。 3.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