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3日 · 經典歌曲精彩的重新編曲選手與導師間的情誼觀眾與評審投票的緊張拉鋸都好聲音的舞台成為濃縮人生酸甜苦辣的競技場圓五位決賽選手唱響鳥巢的夢也把現場和電視觀眾帶進了夢中體會悲喜與起落決賽氣勢磅礡的開場影片強調著學員們豐富多元的背景從美國澳洲泰國馬來西亞的他們來到中國一圓歌唱夢。 影片旁白感性又激昂地陳述:「 凡滲透過華人血脈的地方,都有遍佈著好聲音的足跡。 萬水千山,隔不斷中華文化的淵遠流長;萬語千言,唱不完華夏兒女的血脈相連…… 」接著,前四十八名的學員們重新聚集一堂,演唱由導師汪峰所寫的< 中國我愛你>。 字幕除了打上學員的名字,更打上學員來自何處:雲南、河北,當然也有之前引起許多話題的「中國香港」、「中國台灣」。

  2. 2019年5月7日 · 你朋友住的地方,共區稱為「小區」應該是很嚴的那種,然後,因為他是主管職,所以他身邊的年輕人,大概也是比較優秀的一群。. 你要知道,這種人在整個中國,算是少數,極少數,十幾億裡面的幾百萬人那種,別說什麼,出了北京六環,世界馬上 ...

    • 中共的「空氣式語言」
    • 對內動員集結,向外宣傳中國好聲音
    • 什麼是中共特殊的「語言系統」?
    • 為什麼官宣系統要使用這種方式來表述,背後有什麼意涵?
    • 如果大家只是相互套招演出,這套語言系統還能產生實質的作用嗎?
    • 這幾年中國的「大外宣」,是否也運用了類似的修辭學?
    • 在這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中國出現許多反彈聲浪,宣傳系統如何應對化解?
    • 從官方語言來看,有哪些輿情引導的詞彙和手法?
    • 面對國際指責訊息隱匿,中共轉化成另一套「為世界抗疫」的新論述,這套外宣手法有什麼意涵?
    • 政治目的常埋在詞彙脈絡裡,但遇上中共獨特話語體系,研究者要怎麼「讀懂」暗碼?

    什麼是「一套人馬兩塊招牌」?什麼是「低級紅高級黑」?中共宣傳系統又是如何華麗翻身,扭轉李文亮事件的輿論?明明都使用中文,但中共官員發表一段談話,我們往往猶如置身雲裡霧裡。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蔡文軒副研究員,在他眼中,中共官方的「空氣式語言」,就像埃及考古發現的象形文字,形成一套威權國家的聖書體,乃是洞察中共政權運作的關鍵。

    想要研究中國,除了仔細檢視黨「說了什麼話」,不能不先搞懂「話是怎麼被說的」。 中國透過學習型威權體制執行內部的思想統一,而這套體制的運作,也充分體現官方話語修辭的奧妙幽微。中共獨特的語言系統,不僅是有跡可循的儀式表演,在特定情境,還可能隱含權力變遷的暗碼。讀懂暗碼,才能看清箇中門道,意味彼此是同一國。 近幾年,中共的外宣系統也建構一套敘事模式,積極向世界輸出軟實力,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際,持續向國內、國際世界推送中國「好聲音」,塑造黨與人民並肩、中國為世界挺身的抗疫故事。 蔡文軒分析,中國對內鞏固政權、對外傳播宣傳的系統,背後皆來自同一套語言邏輯。

    中共有一套自成一格的官方語彙,我們一般人不會那樣說話,乍聽很像一串虛無飄渺的空話。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裡,黨幹部、官員談話五分鐘,我們可能還搞不懂這段話在講些什麼,只聽到各種抽象名詞的排列組合。 但這套空話其實富有意涵,大家稱吳宇森電影是暴力美學,我認為中共的語彙可被視為一種「紅色美學」,有些中國研究專家會稱作「空氣式語言」。 舉例來說,我告訴你這是筆,你也知道我說的是一枝筆,但講完後這段對話如同空氣──我彷彿說了什麼,又像是什麼也沒說。 他們慣用的語彙也非常特殊。有位教育廳廳長被舉報打麻將、逛窯子,他向黨進行自我批判:「身為教育戰線的官員不知檢點,『追求低級娛樂』,辜負了黨與人民重大囑託跟殷殷期待。」這類字詞我們就不太可能使用。

    中共政權擅長政治表演,人民大會、黨代會如同表演舞臺,每個官員幹部出場和互動就像一齣「權力的劇場」。大家按照劇本表現,各層級幹部配合執行、照例出演,力求讓黨的政策、精神貫徹,鞏固黨的權威性。 簡而言之,政治表演必須有一套儀式,語言就是當中淋漓發揮的工具。 比如進行思想改造學習時,幹部自我檢討,批判自己過往哪裡還不到位,偏離領導人的思想路線,大家也要相互批鬥。但假設領導書記說:「請各位同志儘量批評,向我開砲!」那真的如同字面意思,要你火力全開嗎? 他們有一套黨內自我批鬥的策略。在檢討批評之前,領導幹部的秘書要先相互核對,你不能火力過猛,把別人批成收賄貪官;最好強調立意良善,只是方法有瑕疵,好比「我了解人民群眾對經濟生活提升的急迫,但沒有頂住這股狂熱,人民群眾一頭熱,我也一頭熱,偏離了黨的路線。」...

    我不認為這套儀式性表演沒有意義。對黨內人士來說,這是一種辨清敵我的方法,只有內部人才熟悉整套文化。誰是局內人、局外人,講二三句就知道。正因為他們擁有一套共通文化跟語言,劃界分明,會形塑出一種集體向心力,進而認同中共這套體制。 我們多半很難理解,會認為這麼空洞、不著邊際,只是玩弄文字遊戲,為何不直接講白話。但反過來,他們會問什麼是白話?事實上,我們眼裡的空話都有其意涵指示,是一種「暗碼」,得以辨認出彼此是同一國的。

    大外宣(Grand External Propaganda)大約出現在 2008 年,特別是西藏 314 事件後,中國的國際形象跌落谷底,甚至影響北京奧運的聖火傳遞,讓中共開始思索改變外宣的策略。 早期的外宣手法,離西方思維相當遙遠,效果不彰,例如不斷重申西藏自古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部分。後來,他們發現包裝很重要,得用國外能接納的「語言」。中共黨內一份建議書曾提到外宣的「七三策略」:七分宣揚祖國經濟發展或社會穩定,三分自我批判揭露,這種正負參雜的語言模式,最容易被外國採信。 那三分的批評,則必須技巧地拿捏分寸。好比宣揚西藏政績時,自然不能提及人權黑歷史,而是檢討生態保育尚有待改善。這就像幹部進行自我批判,批什麼、不批什麼,都有一套檯面下的策略。

    中共近幾年向西方學習不少危機管理,發展出一套應對策略。在批評聲浪上揚時,習近平從新聞聯播消失幾天,並展開一連串政治手段,撤換官員、啟動調查。等到內部衝突漸趨降溫後,開始逐步啟動黨國宣傳機器,全面扭轉防疫形象。 李文亮過世時,網民突破封鎖上網哀悼,部分原因是中共的統治手段有一定彈性,官方會評估全面鎮壓的成本。實際上,多數黨員並沒有全然反對這個政權,中共也擅於將維權者打成境外勢力代理人,塑造大中國的共同敵人。李文亮事件屬於公衛議題,並未觸及最敏感的政治警戒線,中共就會轉而以輿情引導的手法處理。

    中共最常見的手法:把喪事扮成喜事,壞事辦成好事。 李文亮事件原本是一位吹哨者,因為政權隱匿訊息,最終在疫情蔓延後過世。但在更換包裝後,被轉化成一位黨員英勇抗疫、為國犧牲,透過新聞聯播置入新敘事,去導引社會氛圍,扭轉原本的輿論。在中國民間普遍瀰漫著「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集體主義下,反而為習近平加分。這種重新置換概念,創造一套新論述,是他們很擅長的宣傳語彙。 新聞聯播裡還能讀到另一組防疫敘事,將抗疫變成「人民戰、總體戰、阻擊戰」。 這在早期國營企業改革、扶貧反貪時也常出現,例如用「下崗」來模糊失業,塑造被迫離職只是衛兵暫時下哨休息。

    過往中共的宣傳策略強調內外有別,對內是歌功頌德、全面讚揚祖國的好,對外則要用西方理解的「語言」,七分宣揚、三分檢討。但這次疫情的諸多外宣手法,病毒來自美國、疫情源自義大利、中國為世界爭取時間等等,很難被國外接受,為何他們還要這麼說?因為危機時刻,穩住民心為首要之務。 這時的外宣手法不是讓國際相信,重點在於團結中國的民族主義。新聞聯播裡大量運用民族主義的元素,標榜中國人奮勇挺身抗疫,才讓世界人民有緩衝;習近平視察時也強調「中西醫結合」,醫療車上滿載抗疫中藥,宣揚中國智慧的抗疫功勞。 只要輿情上升到民族主義的層次,目標便一致對外,自然能團結內部人民,催化出大中國意識。這也是習近平現階段的目標:全國一致、復工復產、經濟回穩,政權局勢就能再次被鞏固。

    我認為這更接近一種詮釋學,它沒有明顯量化、標準化證據。當你東西看得多,就會發現某些字常常重複出現,或者座落在不同脈絡。累積足夠的資料後,腦海裡會漸漸拼出一些脈絡架構,如果又熟悉當時的政治背景,就能產生串連。 黨內幹部告訴我,只要你「讀懂」這些語言,背後處處都藏著暗碼,就看有沒有 sense 解碼。他們每天會收看官方新聞,注意哪些關鍵字詞被提到,是否出現風吹草動的跡象。新聞聯播就像一個傳達情報的平台,外面的人走馬看花,裡面的人讀取風向八九不離十。 有個例子很有趣,徐才厚落馬之前,央視播了一段東北虎的新聞。當時黨內私下議論紛紛,為什麼這條新聞不在東北地方臺播送?一種解讀是,東北虎指的就是徐才厚(他是東北系出身,又是所謂「貪腐大老虎」),這則聯播新聞預告了黨對徐才厚的裁決。果然不到一週,徐才厚就被...

  3. 2019年8月5日 · 中國 7 月底,停發赴台自由行的通行證,現在又傳出,中國部分省份的陸客團,將從 9 月開始恢復限縮措施,讓網上掀起一片討論,有網友直言「超開心」,原因是「風景區可以不用像菜市場了」;這番話反映的是,多數台灣人對中國旅客的觀感不佳 ...

  4. 2019年10月23日 · 班上唯一一位的中國同學分享中國的祭祀文化提到一個用語時坐她旁邊的台灣同學驚訝說:「這個跟台灣不一樣這時坐在我對面的越南同學舉手了越南同學:「為什麼不一樣

  5. 2021年3月9日 · 美國之音 2021-03-09.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不做“政治花瓶”:說了實話的政協委員 〉。 首圖來源:翻攝自 CCTV YouTube )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於 4 日舉行,目的為針對國家政治方針與問題協商與監督。 政協《共同綱領》序指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全國人民的意志,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組織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 但當政協委員發表與政府不同的「異見」時,會發生什麼事? 來看底下 5 位敢言政協委員的結果。 (責任編輯:連柏翰) 中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 翻攝自 CCTV YouTube。

  6. 2015年10月8日 · 21 世紀初這種綿甜軟糯的腔調還激起過老幹部們不同程度的生理反應以致廣電總局三令五申電視節目中不得出現台灣腔。. 萬惡的台灣腔是怎麼出現的?. 至少在 20 世紀 80 年代之前,螢幕上的台灣口音跟大陸還沒什麼區別——70 年代瓊瑤戲中的林青霞、秦漢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