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降水機率 (英語: prob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是描述 降水 (如:降雪、降雨等) 可能性 的指標,常常在 天氣預報 中使用。. 總體來講,降水機率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時間地點會出現高於某一門檻的降水量的機率。. 然而,這一概念常常遭人誤解。. [1] 預報區域在36 ...

  2. 2024年4月20日 ·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中文簡稱 氣象署 或 中央氣象署 ,英文簡稱 CWA )是 中華民國政府 的 地球科學 專責機構,負責 氣象 、 氣候 、 海象 、 地震 、 天文 等項目之觀測及預報業務,除了向公眾發布 氣象預報 、 海象預報 (英語:Marine weather forecasting) 與地震測報之外,也是災害性天氣預報( 颱風 警報、 豪雨 特報、 強風 特報、 低溫 特報等)發布、以及 中華民國 《 氣象法 》規定之氣象業務辦理機關。 沿革 [ 編輯] 1941年7月1日, 國民政府 在 重慶 成立「 中央氣象局 」,直屬於 行政院 [1] ,管轄全國的氣象、 地震 觀測業務,並接受 內政部 委託編制 國民曆 。

  3. 短中期天氣預報: 包含天氣概況、今日、今夜、明日、明夜天氣預報、一週天氣、一週旅遊天氣預報、大陸、國際各主要都市天氣預報、舒適度指數預報、降雨機率預報、近海、遠洋漁業氣象預報 災害性天氣特報:

  4. 其他人也問了

    • 成因與影響
    • 災害
    • 災後調查
    • 後續事件
    • 外部連結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於8月4日下午2時半,針對位於東沙島西北方的輕度颱風盧碧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並指出預計在翌日下午針對金門、馬祖及澎湖發布陸上颱風警報。5日,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指出由於盧碧登陸中國大陸廣東沿海而其強度有稍減弱且暴風圈有縮小趨勢,因此在下午5時半解除颱風警報。在發布颱風警報期間,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步以二級進行開設,並就民生物價啟動穩定機制。 5日晚間氣象資料顯示,盧碧的外圍環流挾帶西南風水氣,對於離島跟南臺灣帶來顯著風雨。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表示,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的盧碧會為臺灣西半部帶來西南氣流,並隨著盧碧往東北移動,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盧碧的的水氣結構良好,長達800公里,中間對流旺盛,也伴隨閃電對流,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亦指出氣流的軸線偏在臺灣海峽上,但它對臺...

    在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於8月4日針對盧碧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後,海運共有5條航線、26航次停航,至次日仍增加至5條航線、40航次停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在5日下午3時半之豪雨土石流警戒預報指出,共有60條土石流潛勢溪流達紅色警戒,94條土石流潛勢溪流達黃色警戒,並有1處大規模崩塌潛勢區紅色警戒及1處大規模崩塌潛勢區黃色警戒,海巡署亦於同日於岸邊勸離539人次、213車次及19船。隨著盧碧的外圍環流與西南氣流的影響,立榮航空及華信航空亦在6日表示將針對翌日的國內線航班異動,並有多個離島航班取消或更改時間。 7日凌晨,盧碧及西南氣流的颮線自臺灣海峽開始往臺灣陸地移動,盧碧的中心則於7日上午在新竹及桃園一帶登陸,創下氣象史上,熱帶氣旋先登陸中國大陸後又登陸臺灣的紀錄首例,而臺灣的劇烈降雨仍然持續,臺灣鐵路因...

    往返嘉義布袋及澎湖的貨輪山寶貳號在8月6日時,經布袋商港安檢所守望人員聯繫表示,因潮水過低無法進港須滯留於港嘴待漲潮時再行進港,隨後在布袋商港北堤擱淺,貨輪上的9名人員全數撤離,但因海象[注 1]不佳無法進行抽油等作業。救援小組預計在8日中午後進行抽油及打撈作業,但因移動不易,船公司決定就地拆解,負責的海事公司評估至少70個工作天。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對此次事件進行調查表示,航海日誌於事故當日及前日未登錄不符海盛公司安全管理文件之規定,並表示臺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布袋管理處亦未依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就前次的勝利輪提列之安全改善建議,據以執行管制作為。 8日,臺灣各地降雨持續緩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在上午11時舉行第五次工作會報後,於11時30分回歸各部會應變機制。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彙...

    高雄市路平方案

    受到連日豪雨的影響,高雄市包含凱旋夜市、鳳山圳溝上等地皆發生路面坍塌的事件。其中,在凱旋夜市的前面道路發生路面坍塌後,高雄市工務局養工處原訂在事件發生翌日上午9時半灌漿填平,但在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視察後,下達命令要求在上午5時半前鋪好,「不然就殺頭!」,高雄市前新聞局長鄭照新則在臉書批評林欽榮的言論指「在高雄市府服務任內,只看見市府同仁齊心辦事、士氣高昂,更沒見過韓市長要震怒『殺誰的頭』來祭旗」,高雄市長陳其邁則緩頰指林欽榮過去是工務局長,老工務人對內部會希望儘速到位,形容其說法應該是愛之深、責之切。對此,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議員黃紹庭批評「繼被評為治安敗壞的慶記之都後,高雄難道現在又成了天坑之城嗎?」,高雄市長陳其邁回應指在大雨過後,也開始進行相關的道路搶修跟路面維平,讓道路能夠更安全,「這個是一直在做的事」。成功推動罷韓的「WeCare高雄」粉專則列舉13則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時代發生天坑的新聞,稱治水路平只是韓國瑜自我吹捧的神話,引起網友反向列出陳其邁市長接棒後才發生天坑的9則新聞。 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談及高雄淹水狀況時,指很多市民反映韓國瑜市府李四川副市長做得非常好,並...

    災防假實施爭議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針對盧碧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當日,高雄市在新興區、三民區共有兩處路樹倒塌,當日即有網友反映高雄一早強風豪雨造成淹水,引發質疑高雄市政府「為何不停班」,而高雄市政府隨即在翌日以三級開設災防應變中心。高雄市在5日上午仍因降雨仍有多處道路積水,高雄市民湧入市長陳其邁的臉書留言指「這風雨應該可以停班停課了吧!」並表示為何不比照8月1日的強降雨實施災防假,而當日下午高雄市政府僅針對六龜區 、甲仙區、茂林區、桃源區及那瑪夏區宣布停班停課。面對市民的質疑,高雄市政府新聞局長董建宏則回應當日預估降雨並未達停班停課標準。

    行政院前瞻計畫

    2017年4月,中華民國行政院核定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期望透過政府興建及完善各種基礎設施,強化民間投資動能,帶動整體經濟成長潛能。中國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羅智強批評總統蔡英文「奧運蹭聲量,淹水就神隱!」,並表示要為奧運加油無可厚非,但中南部大雨淹水也不應該漠視。臺灣民眾黨籍立法委員高虹安亦表示「2507億的水環境預算,但很多是用在環境美化,打造親水空間,而非解決治水問題或提高防洪標準」,更批評「好不容易熬過了乾旱期,卻又迎來洪澇跟淹水,那請問蔡政府這些錢到底都花到哪裡去了?」。對此,行政院院長蘇貞昌直斥「這是外行」,並表示治水預算這麼多不是只有治淹水,還有供水設施。 針對高虹安的言論,蘇貞昌進一步表示影響期間降雨量一天1100公厘誰都受不了「人應該謙卑一點,不能老是跟環境做對。」,而高虹安則反稱「那更應該把錢花在刀口,別再蓋些供官員剪綵的景觀工程。」臺灣民眾黨籍立法委員邱臣遠國會辦公室主任陳思宇亦提出質疑,指出全臺雨量最高在屏東縣的1084公釐,並沒有蘇貞昌所說的1100公釐雨量,卻將屏東的「1084公釐」講成「1084釐米」,引起網友批評。 經濟部水利署則表示,政府以前瞻水環境計畫...

    (繁體中文)中華民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21 年盧碧颱風暨 0806 水災事件氣象分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盧碧颱風及0806豪雨事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繁體中文)中華民國經濟部水利署:110 盧碧颱風、0806水災暨0808豪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繁體中文)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盧碧颱風
    (繁體中文)中華民國交通部公路總局:盧碧颱風道路災情彙報(第一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結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0806水災事件道路災情彙報(第一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第二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第三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第四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結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
  5. 2024年4月20日 ·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中文簡稱 氣象署 或 中央氣象署 ,英文簡稱 CWA )是 中華民國政府 的 地球科學 專責機構,負責 氣象 、 氣候 、 海象 、 地震 、 天文 等項目之觀測及預報業務,除了向公眾發布 氣象預報 、 海象預報 (英语:Marine weather forecasting) 與地震測報之外,也是災害性天氣預報( 颱風 警報、 豪雨 特報、 強風 特報、 低溫 特報等)發布、以及 中華民國 《 氣象法 》規定之氣象業務辦理機關。 沿革 [ 编辑] 1941年7月1日, 國民政府 在 重慶 成立「 中央氣象局 」,直屬於 行政院 [1] ,管轄全國的氣象、 地震 觀測業務,並接受 內政部 委託編制 國民曆 。

  6. 短中期天氣預報: 包含天氣概況、今日、今夜、明日、明夜天氣預報、一週天氣、一週旅遊天氣預報、大陸、國際各主要都市天氣預報、舒適度指數預報、降雨機率預報、近海、遠洋漁業氣象預報 災害性天氣特報:

  7. 短時強降雨 [編輯] 在天氣預報業務中,短時強降雨(flash heavy rain)一般指1h雨量20mm以上或3h雨量50mm以上的降雨事件 [7] (一般以1小時20mm為標準)。「短時強降雨」通常不視作雨量等級,而是視作一種強對流天氣事件,參見強對流天氣#短時強降雨

  1. 相關搜尋

    一周氣象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