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9月2日 · 最近一個月,最常聽到的投資人間流行語就是:「早知道就在4000點大買台股」、「早知道就在第1季用力單筆買進基金」,懊惱心情可想而知。 不過,仍有極少數人如先知般,他們不只是「早知道」,而且還「早做到」。 就在去年第4季景氣、股市爛成一團時,晉昂顧總經理洪瑞泰卻出手撿便宜貨,因為他是追隨巴菲特投資理念的價值型投資人,「當時集中股票,風險最小。 」洪瑞泰強調說。 「去年底台股本益比最低來到9倍多,距離美國蕭條時期的8倍本益比如此近,大好機會來臨,為什麼不? 」聯合財副總經理黃柏仁也是「先知一族」,值得ㄧ提的是,當時他連6個月生活緊急預備金都先挪出一半來股票。 勇敢入市的還有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錫。

  2. 2015年11月3日 · 不過對於存股達人溫國信來說如果選後台股先往下走他更開心因為這才能讓他用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多好股票。 溫國信是巴菲特價值投資法的信徒,他的投資術不怕指數大漲或大跌,只要輕鬆定義出個股便宜、合理、昂貴的3個界限,股價漲就賣、跌就買 ...

  3. 現在,基金的手續費具有多元的優惠方案。 以期間來分,就有基金募集期優惠、特惠期(如基金公司周年慶或基金公司因為新基金上架,同公司基金的手續費也打折)優惠;以投資方式來分,可分定期定額(包含扣得次數越多,手續費優惠越多)和單筆投資;以繳款方式來分,有臨櫃、網路(包含語音及ATM)優惠;還有大戶專用的單筆額申購優惠……等(見表)。 基金投資年資逾10年的王靜如,因為擔任記帳士的工作,讓她對數字特別敏感。 因此,投資基金時,除了基金績效的好壞之外,王靜如特別會注意手續費,尤其是基金占她可動用投資金額的50%,怎能不在意。 累積這麼多年的投資心得,王靜如投資基金時,幾乎都採用網路下單,因為各家銀行為了鼓勵民眾使用網路銀行,以便減少臨櫃人力的運用,所以網路下單的手續費,幾乎都比臨櫃來得便宜。

  4. 如果還是有讀者想追問3區域的買進順序,我的建議是,因為定期定額不是1個月、或3個月後要贖回的投資方式,而是可能需要經歷長達3~4年的時間扣款,「跌賣漲」最有效益,所以可以先從這一波表現最差的區域市場起。 至於對的基金怎麼挑?

  5. 當然,也不是只要某一市場的指數位置站上或越過10年線就不能,而是隨著價格的推升,再向上的空間將一步步被壓縮,這個時候,就要搭配其他技術性指標做判斷,例如周KD、月KD皆同步往上,代表該市場還有長波段可期,仍能買進。 必懂指標2. 本益比10 年均值--操作秘技: 低於10 年均值可買進, 但思考時空背景異同. 本益比(股價÷ 每股獲利)是股市投資人耳熟能詳的指標,在基金投資上同樣可以運用此指標,找出相對便宜的市場。 舉例來說,東歐10年平均本益比為8倍,現在只有約5倍,蘊含的意義是,該市場股市指數偏低。 如果還能將歷史最高與最低本益比數值調出來,就可以更清楚市場現下所處的位置。

  6. 」劉致在虛擬交易平台裡練兵,實際的投資經驗又是如何?劉致表示,他在三時就投入股票市場,迄今已5年多,當時以1.5萬元買了雞蛋水餃股,完全是隨便聽、隨便,結果自然就是︰賠錢。

  7. 2009 年MSCI 新興市場股票指數漲近8成,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的投資人都獲利豐厚,選對基金的人甚至有1倍的報酬入袋。 但是反觀2010 年,MSCI 新興市場股票指數漲幅卻縮水許多,只有19.2%,對於去年才進入新興市場的投資人來說,賺得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