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地震发生前对未来地震发生的震级、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预报. 展开 4 个同名词条. 地震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对未来地震发生的震级、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预报,并及时公布于众,让预测受灾区人们做好预防工作,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时间尺度的 ...

  2. 地震(英文:earthquake),又称 地动 、地振动,是 地壳 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 振动 ,期间会产生 地震波 的一种 自然现象 。.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 ...

  3. 紧急地震速报(Earthquake Early Warning)是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于2004年开始试运行,2007年正式投入使用的 地震预警系统 。. 系统利用了P波和S波的速度差,以及地震波和电磁波的速度差对地震进行快速预警。.

  4. 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震活动异常、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异常、动物异常、地声、地光、地温异常等等。

  5. 地震预警 系统就是在一定地域布设相对密集(例如,台站间距15公里)的地震观测台网,在地震发生时,利用 地震波 与 无线电波 或计算机 网络传播 的 速度差,在破坏性地震波(横波 或 面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发出警告,以达到减少地震灾害和 地震次生灾害

  6. 顾名思义,地震灾情速报是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情况的快速上报,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1)影响范围:指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有感范围; (2)人口影响:指人员伤亡等情况; (3)经济影响:地震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生命线设施 、重大工程、重要设施设备的损坏或破坏、对当地生产的影响程度以及家庭财产的损失等: (4)社会影响:地震对社会产生的综合影响,如社会组织、 社会生活秩序 、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受破坏及影响情况等。 对地震部门来说,灾情速报时段为地震发生后至地震灾情初评估结果上报之前,大中城市显著地震影响的速报时限为震后24小时内。 地震灾情速报的主要原则首先是—个“快”字,其次讲求“准”要尽快为应急救援行动的启动提供判定依据。

  7.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台站观测到的地震波的初期信息,快速估计地震参数并预测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布地震动强度和到达时间的预警信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