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8日 · 觀察張愛玲的散文和小說,特別是三部帶自傳性的作品:《小團園》、《雷峰塔》和《易經》均出現大量有關她家庭日常和成長的書寫,其中或有修改,或有擴充,但情節基本類近。

  2. 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楊澤.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1999/10/01. 內容簡介. 本書集結了台港、大陸及海外學者(康來新,池上貞子,周芬伶,羅久蓉,王德威,小虹,平路,胡錦媛,梅家玲,蔡源煌,彭秀貞,金凱筠,陳思和,李歐 ...

  3. 張愛玲短篇小說中,《桂花蒸 阿小悲秋》獲得的注目極少,比起光輝熠熠的《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等名篇,《阿小悲秋》簡直容顏黯淡。. 許多人讀完後往往覺得疑惑:這篇作品到底想表達什麼?. 因瑣碎敘事方式而看不下的,亦 ...

  4. 作者簡介. 張愛玲. 本名張煐,一九二 年生於上海。 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 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 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

  5. 《文本張愛玲》從解構張愛玲的本名與真人實事開始,展開「文本表面」跨語際與跨文化的華麗閱讀,直搗「宗法父權」作為語言文化機制與性別權力機制的黃龍。

  6. 張愛玲的作品向來以豐富的視覺意象聞名,不過,除了視覺描寫之外,她對於味覺、嗅覺和聽覺等感官經驗的梳理與創造,也十分純熟。. 在小說中,張愛玲利用這些經驗碎片,拼合成一個意象繽紛、也蘊含隱喻的感官世界,除了突破傳統的審美想像,亦觀照 ...

  7. 2024年4月7日 · 主線是我外婆一家. 《對照記》是張愛玲生前最後出版的書籍,從中我發現她的祖母及我外婆,這兩位「相府千金」的婚姻卻都異於尋常;菊耦女士嫁給比她大二十來歲的李府幕僚做填房,我的外婆嫁給比她小六歲的小官之子,這在當時都是不可思議的婚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