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0日 · 加上台灣AI伺服器大廠廣達2382公布7月份營收年比月比雙降使台灣被炒過頭的真仿AI概念股周四湧現恐慌賣壓全面跳水8月10日廣達收盤跌停10或23元至210.5元比起7月31日的23年多新高271元7個交易日累計大跌22.3%,同期市值從9600多億元峰值跌到8130.83億元蒸發1470億元。 IC設計大廠創意下跌90元或6.72%收1250元;NB大廠技嘉(2376)跌停32.5元收296元;緯創(3231)下挫5.4%收113.5元,伺服器廠商緯穎(6669)大跌7.4%收1565元,近3周大跌27%;散熱模組大廠雙鴻(3324)大跌8.4%收273元。 廣達7月營收接近4年同期低點.

  2. 2023年5月25日 · AI伺服器系統一線大廠廣達 (2382)大漲7.6或8元收113.5元登上20年高峰近一個月大漲36.6%,今年來上揚57.4%。 分析師指出,廣達深耕AI電腦達10年之久,目前已經拿下筆電、雲端、AI伺服器龍頭的3冠王寶座。 隨著今年生成式AI ChatGPT引領風潮,廣達董事長林百里5月初表示,廣達要創新就要觀察未來趨勢及人類應用,廣達早在2004年就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取經,學習人工智慧,2006年打造第一台AI伺服器,現在已經是AI伺服器龍頭。 輝達預測第二季的收入比市場高出53%. 今年來,廣達股價跟著大客戶輝達的業績和股價扶搖直上。 輝達周三盤後公佈第1季度的財報遠遠超過分析師的預期。

  3. 2023年10月31日 · 華爾街日報10月31日報導美國最新AI晶片出口管制從10月23日生效後晶片設計大廠輝達Nvidia2024年的50億美元中國訂單將被迫取消利空消息傳來台灣AI題材股周二應聲倒地AI伺服器大廠廣達股價重挫17元或8.3收189元為7月12日以來首次跌破190元創下逾3個半月新低近一個月大跌25.7%。 廣達股價近一個月重挫25.7%. 緯創股價收盤下跌4.6%收89.4元,近一個月大跌19.5%,緯穎下挫100元或6.2%收1520元,創意下跌65元或4.3%至1435元。 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中國的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訂單,輝達已經全部交付完畢,之後該公司努力在新規則即將實施之前提前交付一些2024年訂單。

  4. 2023年7月31日 · 緯創近一個月多空消息參半利空方面緯創上周宣布認虧出清蘋果中資代工廠立訊精密的所有持股合計處分損失達人民幣12.66億元約合新台幣55.52億元估算對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影響約1.9元但是該公司下個月即將出售印度廠進帳約188億元對EPS貢獻約6元。 緯創投資立訊大虧55.52億元. 利多方面,印度《經濟時報》7月中旬報導,塔塔集團將成為第一家印度本土iPhone製造商,該集團將以6億多美元(約188億元台幣)收購緯創在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的iPhone組裝廠。 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最大的集團塔塔即將於8月達成協議,收購蘋果公司供應商緯創的工廠,代表印度本土公司首次組裝iPhone智慧手機。

  5. 2023年6月9日 · 值得一提的是受AI伺服器輝達Nvidia概念股加持熱度持續廣達2382)、技嘉2376股價紛紛創新高廣達來到131.5元技嘉更是亮燈漲停收在240.5元台股本周突破16800廣達技嘉股價創歷史新高. 台積電公布5月營收,達新台幣1765.3億元,較4月再增加19.4%,但較去年同期衰退4.9%,今年前5個月累計營收8330.7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1.9%,8日三大法人雖然賣超3765張,股價下跌9元,但9日僅微幅調節,股價小幅反彈6元,收在565元,成交量18899張。

  6. 2023年8月2日 · 廣達周二融資增加469張今天遇到跌停23.5元若未停損帳面虧損約1千萬元外資近20日累計賣超18565張廣達但是同期投信賣超26821張廣達。 美國晶片設計大廠超微(AMD)公佈第2季營收為53.6億美元,雖比去年同期下降18%,但是優於市場預期,而且AMD 人工智慧(AI)需求高,使投資人抱持樂觀態度,AMD周二盤後股價上揚2.7%至120.8美元。 財報顯示,全球第二大PC處理器廠商AMD的PC市場逐漸回穩,以及AI 處理器、圖形處理器(GPU、顯示卡)需求增加,有助第二季業績超過預期。 AMD第二季淨利大減45%.

  7. 2020年9月21日 · 廣達 (2382-TW) 董事長林百里今 (21) 日出席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 (AITA) 會員大會。 他表示,2025年人工智慧(AI)將與物聯網(IOT)完全結合在一起,台灣供應鏈、技術鏈完整,不過,應上下游整合。 台灣人工智慧聯盟(AITA) 成立近一年,已促成不少相關成果,像是串聯半導體大廠,投入AI晶片異質整合,再加上5G和AI世代下具備高度整合能力的異質整合晶片設計創新與封裝技術,被視為後摩爾時代下延續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動能。 林百里:5G是萬物聯網時代,未來6G將進入超智慧連結社會時代.

  1. 相關搜尋

    2382廣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