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3日 · 【 飆高音 High PitchedNamewee 黃明志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的好聲音比賽影片從評審與觀眾誇張的表情非飆高音不可的唱法到勵志賺人熱淚的故事紮實地幽了選秀節目一默。) 他也說流行音樂的制式化會讓人只能被動接收無法在音樂裡

  2. 2018年3月22日 · 馬來西亞爭議性最高的歌手就屬這位黃明志。. 他三番兩次因為歌曲被指污辱宗教而進警局,例如《Oh My God和最新的狗一樣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靠著這些爭議歌曲維持住曝光度。. 為什麼黃明志能靠著激化對立在馬來西亞走紅?. (責任編輯 ...

    • 中共的「空氣式語言」
    • 對內動員集結,向外宣傳中國好聲音
    • 什麼是中共特殊的「語言系統」?
    • 為什麼官宣系統要使用這種方式來表述,背後有什麼意涵?
    • 如果大家只是相互套招演出,這套語言系統還能產生實質的作用嗎?
    • 這幾年中國的「大外宣」,是否也運用了類似的修辭學?
    • 在這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中國出現許多反彈聲浪,宣傳系統如何應對化解?
    • 從官方語言來看,有哪些輿情引導的詞彙和手法?
    • 面對國際指責訊息隱匿,中共轉化成另一套「為世界抗疫」的新論述,這套外宣手法有什麼意涵?
    • 政治目的常埋在詞彙脈絡裡,但遇上中共獨特話語體系,研究者要怎麼「讀懂」暗碼?

    什麼是「一套人馬兩塊招牌」?什麼是「低級紅高級黑」?中共宣傳系統又是如何華麗翻身,扭轉李文亮事件的輿論?明明都使用中文,但中共官員發表一段談話,我們往往猶如置身雲裡霧裡。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蔡文軒副研究員,在他眼中,中共官方的「空氣式語言」,就像埃及考古發現的象形文字,形成一套威權國家的聖書體,乃是洞察中共政權運作的關鍵。

    想要研究中國,除了仔細檢視黨「說了什麼話」,不能不先搞懂「話是怎麼被說的」。 中國透過學習型威權體制執行內部的思想統一,而這套體制的運作,也充分體現官方話語修辭的奧妙幽微。中共獨特的語言系統,不僅是有跡可循的儀式表演,在特定情境,還可能隱含權力變遷的暗碼。讀懂暗碼,才能看清箇中門道,意味彼此是同一國。 近幾年,中共的外宣系統也建構一套敘事模式,積極向世界輸出軟實力,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際,持續向國內、國際世界推送中國「好聲音」,塑造黨與人民並肩、中國為世界挺身的抗疫故事。 蔡文軒分析,中國對內鞏固政權、對外傳播宣傳的系統,背後皆來自同一套語言邏輯。

    中共有一套自成一格的官方語彙,我們一般人不會那樣說話,乍聽很像一串虛無飄渺的空話。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裡,黨幹部、官員談話五分鐘,我們可能還搞不懂這段話在講些什麼,只聽到各種抽象名詞的排列組合。 但這套空話其實富有意涵,大家稱吳宇森電影是暴力美學,我認為中共的語彙可被視為一種「紅色美學」,有些中國研究專家會稱作「空氣式語言」。 舉例來說,我告訴你這是筆,你也知道我說的是一枝筆,但講完後這段對話如同空氣──我彷彿說了什麼,又像是什麼也沒說。 他們慣用的語彙也非常特殊。有位教育廳廳長被舉報打麻將、逛窯子,他向黨進行自我批判:「身為教育戰線的官員不知檢點,『追求低級娛樂』,辜負了黨與人民重大囑託跟殷殷期待。」這類字詞我們就不太可能使用。

    中共政權擅長政治表演,人民大會、黨代會如同表演舞臺,每個官員幹部出場和互動就像一齣「權力的劇場」。大家按照劇本表現,各層級幹部配合執行、照例出演,力求讓黨的政策、精神貫徹,鞏固黨的權威性。 簡而言之,政治表演必須有一套儀式,語言就是當中淋漓發揮的工具。 比如進行思想改造學習時,幹部自我檢討,批判自己過往哪裡還不到位,偏離領導人的思想路線,大家也要相互批鬥。但假設領導書記說:「請各位同志儘量批評,向我開砲!」那真的如同字面意思,要你火力全開嗎? 他們有一套黨內自我批鬥的策略。在檢討批評之前,領導幹部的秘書要先相互核對,你不能火力過猛,把別人批成收賄貪官;最好強調立意良善,只是方法有瑕疵,好比「我了解人民群眾對經濟生活提升的急迫,但沒有頂住這股狂熱,人民群眾一頭熱,我也一頭熱,偏離了黨的路線。」...

    我不認為這套儀式性表演沒有意義。對黨內人士來說,這是一種辨清敵我的方法,只有內部人才熟悉整套文化。誰是局內人、局外人,講二三句就知道。正因為他們擁有一套共通文化跟語言,劃界分明,會形塑出一種集體向心力,進而認同中共這套體制。 我們多半很難理解,會認為這麼空洞、不著邊際,只是玩弄文字遊戲,為何不直接講白話。但反過來,他們會問什麼是白話?事實上,我們眼裡的空話都有其意涵指示,是一種「暗碼」,得以辨認出彼此是同一國的。

    大外宣(Grand External Propaganda)大約出現在 2008 年,特別是西藏 314 事件後,中國的國際形象跌落谷底,甚至影響北京奧運的聖火傳遞,讓中共開始思索改變外宣的策略。 早期的外宣手法,離西方思維相當遙遠,效果不彰,例如不斷重申西藏自古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部分。後來,他們發現包裝很重要,得用國外能接納的「語言」。中共黨內一份建議書曾提到外宣的「七三策略」:七分宣揚祖國經濟發展或社會穩定,三分自我批判揭露,這種正負參雜的語言模式,最容易被外國採信。 那三分的批評,則必須技巧地拿捏分寸。好比宣揚西藏政績時,自然不能提及人權黑歷史,而是檢討生態保育尚有待改善。這就像幹部進行自我批判,批什麼、不批什麼,都有一套檯面下的策略。

    中共近幾年向西方學習不少危機管理,發展出一套應對策略。在批評聲浪上揚時,習近平從新聞聯播消失幾天,並展開一連串政治手段,撤換官員、啟動調查。等到內部衝突漸趨降溫後,開始逐步啟動黨國宣傳機器,全面扭轉防疫形象。 李文亮過世時,網民突破封鎖上網哀悼,部分原因是中共的統治手段有一定彈性,官方會評估全面鎮壓的成本。實際上,多數黨員並沒有全然反對這個政權,中共也擅於將維權者打成境外勢力代理人,塑造大中國的共同敵人。李文亮事件屬於公衛議題,並未觸及最敏感的政治警戒線,中共就會轉而以輿情引導的手法處理。

    中共最常見的手法:把喪事扮成喜事,壞事辦成好事。 李文亮事件原本是一位吹哨者,因為政權隱匿訊息,最終在疫情蔓延後過世。但在更換包裝後,被轉化成一位黨員英勇抗疫、為國犧牲,透過新聞聯播置入新敘事,去導引社會氛圍,扭轉原本的輿論。在中國民間普遍瀰漫著「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集體主義下,反而為習近平加分。這種重新置換概念,創造一套新論述,是他們很擅長的宣傳語彙。 新聞聯播裡還能讀到另一組防疫敘事,將抗疫變成「人民戰、總體戰、阻擊戰」。 這在早期國營企業改革、扶貧反貪時也常出現,例如用「下崗」來模糊失業,塑造被迫離職只是衛兵暫時下哨休息。

    過往中共的宣傳策略強調內外有別,對內是歌功頌德、全面讚揚祖國的好,對外則要用西方理解的「語言」,七分宣揚、三分檢討。但這次疫情的諸多外宣手法,病毒來自美國、疫情源自義大利、中國為世界爭取時間等等,很難被國外接受,為何他們還要這麼說?因為危機時刻,穩住民心為首要之務。 這時的外宣手法不是讓國際相信,重點在於團結中國的民族主義。新聞聯播裡大量運用民族主義的元素,標榜中國人奮勇挺身抗疫,才讓世界人民有緩衝;習近平視察時也強調「中西醫結合」,醫療車上滿載抗疫中藥,宣揚中國智慧的抗疫功勞。 只要輿情上升到民族主義的層次,目標便一致對外,自然能團結內部人民,催化出大中國意識。這也是習近平現階段的目標:全國一致、復工復產、經濟回穩,政權局勢就能再次被鞏固。

    我認為這更接近一種詮釋學,它沒有明顯量化、標準化證據。當你東西看得多,就會發現某些字常常重複出現,或者座落在不同脈絡。累積足夠的資料後,腦海裡會漸漸拼出一些脈絡架構,如果又熟悉當時的政治背景,就能產生串連。 黨內幹部告訴我,只要你「讀懂」這些語言,背後處處都藏著暗碼,就看有沒有 sense 解碼。他們每天會收看官方新聞,注意哪些關鍵字詞被提到,是否出現風吹草動的跡象。新聞聯播就像一個傳達情報的平台,外面的人走馬看花,裡面的人讀取風向八九不離十。 有個例子很有趣,徐才厚落馬之前,央視播了一段東北虎的新聞。當時黨內私下議論紛紛,為什麼這條新聞不在東北地方臺播送?一種解讀是,東北虎指的就是徐才厚(他是東北系出身,又是所謂「貪腐大老虎」),這則聯播新聞預告了黨對徐才厚的裁決。果然不到一週,徐才厚就被...

  3. 2016年9月6日 · 前言. 最近一首還沒上市的音樂MV「OH MY GOD」引起輿情激烈討論。 這首歌是由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與台灣音樂團體玖壹壹合作製成。 歌手於MV中身著具有各大宗教文化特色的服裝獻唱,最大爭議再,其中一身穆斯林打扮者,在影片中有大量持槍畫面。 由於該畫面有可能把特定負面形象,強加給伊斯蘭教信仰,於是便有輿論以「不尊重他人文化」批評 這首歌,黃明志還涉及《馬來西亞刑事法典》遭警方約談;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支持者認為該MV被過度負評,堅持力挺歌手。 本文並不願輕易對事件做出價值判斷,而是試圖去挖掘該MV創作背景,進行同情理解。 畢竟若資料不足,很難作出相對中肯的判斷。 也或許在釐清更多資訊後,能找到溝通的橋樑。 爭議MV誰導的? 先看MV的製作吧。

  4. 2019年2月23日 · 分享本文. 黃明志拍片介紹「起藝 Our Talent」。 影片來源: Namewee Youtube頻道. 16創作歌手黃明志在 Youtube 上發佈一段 影片 ,以「你超有才華但為什麼沒錢? 黃明志對才藝人士喊話! 」為標題,對文創人士喊話,並發佈自己花了 3 年時間,開發的藝術供需媒合平台 APP:起藝 Our Talent。 在短短的一週,影片吸引了 40 萬人觀看,而起藝的下載量飆破 1 萬,在 Google Play 和 Apple Store 皆獲得超過 4 顆星的高評價。 黃明志透過 Youtube 爆紅,但紅了之後「還是沒錢」 黃明志在影片中表示,受到 Airbnb 的啟發而設計起藝,它融合了 Youtube 和 Airbnb 的概念。

  5. 2020年3月19日 ·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 18 號晚間發布 一支影片 ,為馬來西亞當局防疫措施感到失望憤怒因為日前在吉隆坡舉辦了一場 1 萬 6 千人參與的大型宗教活動 ,當中包括上千名外籍人士,其中一名隨後確診的柬埔寨與會者說:「我們當時就並肩的席地而坐,過程當然也會握手、分享彼此食物,這在集會裡是很正常的」。 這一場活動最終導致超過 500 人感染. 黃明志感慨,自己上個月就說過該要限制中國遊客入境,但不但沒有人聽,還說他因為在香港、台灣做音樂,拿了錢就成了港獨、台獨份子,讓他不解,自己明明只是為馬來西亞人好,卻被貼上政治標籤。 《 半島電視台 》指出,掌管宗教事務的大馬官員,當時甚至表示,週五祈禱還是必須的。 這通常是要舉行祈禱大會,祈求病毒遠離,但會採取清潔等配套措施。

  6. 2014年8月7日 · 台灣電視業的綜藝魂到哪去了? 台灣的娛樂媒體無暇顧及這個題目,倒是中國騰訊的娛樂記者先跑到台灣來考察了。 本文就是騰訊記者的採訪報導。 有人說,中國節目變得好看,因為中國肯砸錢。 「哇靠,中國現在真是不得了,我想要一個交響樂團,就會有一個交響樂團在台上,想呈現的音樂都能做到,太爽了! 在台灣,這怎麼可能? 不過,別誤會。 台灣綜藝節目的墮落,可不是因為中國太有錢造成的。 在中國還沒這麼有錢的時候,也沒聽人說過,「美國的高檔綜藝節目秀這麼敢砸錢,台灣電視綜藝產業哪比得上,所以我們還是不要創新,找一些大嫂人妻來道人長短就」? 拿中國市場規模來類比台灣綜藝節目的規模不倫不類,但說中國市場崛起是台灣綜藝節目墮落的主因,更是莫名其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