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書中以 賓利 及 達西 兩位青年與 珍 及 伊莉莎白 這對姐妹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主幹,描寫人性中的「驕傲無禮」與「固執的見解」,並對當代人物的荒謬、矛盾、矯情、虛偽,做出尖銳的諷刺
      happyread.kh.edu.tw/readerquiz/book_intro.php?id=40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傲慢與偏見》(英語: Pride and Prejudice ),出版於1813年,是19世紀英國 小說家 珍·奧斯汀的代表作。 小說主要講述了鄉紳之女伊莉莎白·班奈特和富有的達西先生的愛情故事,反映了19世紀 英格蘭 攝政時代 英國鄉紳階層的禮節、成長、教育、道德、婚姻的 ...

  3. 說到讀書心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傲慢與偏見》,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也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傲慢偏見這兩個毋庸質疑的貶義詞讓簡.奧斯丁的作品成為精緻的象徵一時之間聞名遐邇從而傲慢與偏見也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偉大著作。 簡.奧斯丁生於一七七五年,卒於一八一七年。 其間英國小說正處於青黃不接的時期。 以范妮.伯尼為代表的感傷派小說和哥德式傳奇小說雖然風靡,但終究因蒼白無力而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此後奧斯丁發表了《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勸導》等六部小說。 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傷感、哥德式小說的矯揉造作,使得現實主義小說的高潮開始啟蒙。

  4. 2020年2月28日 · 毛姆將它列為世界十大小說名著之一。 《傲慢與偏見》 在奧斯汀的細緻刻畫中,班納特一家人脫穎而出,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無為的班納特先生,迫切希望把五個女兒嫁到有錢人家的班納特夫人,大姐簡,二姐伊莉莎白和小女兒麗迪亞等。 奧斯汀作品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女性人物的勾勒,尤其是女性人物的差異性描寫。 這種差異可以歸結到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結構理論中。 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三個部分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無意識的,按照「快樂原則」活動,沒有道德是非和時空限制;自我代表理性,按照「現實原則」活動,根據客觀環境調整自我,滿足本能要求;超我則代表社會道德準則,按照「至善原則」活動。 顯然《傲慢與偏見》中三姐妹的人格,恰恰符合這三重人格。

  5. 傲慢與偏見全書講述了四樁不同的婚姻展現了奧斯汀的婚戀觀在她眼裡其中的兩樁婚姻是不幸的一是伊麗莎白的好友夏綠蒂表兄柯林斯的婚姻完全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二是伊麗莎白的么妹麗迪雅與威爾的婚姻完全建立在初次相識與美貌之上。 夏綠蒂是一個聰明的女子,但卻接受了自高自大、愚蠢的柯林斯的未婚,只因家裡沒有多少財產。 對於婚後生活,夏綠蒂也抱無所謂的態度。 這樣的婚姻狀況在現代也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我認為單純的以物質為基礎的婚姻是沒有生命力的,在一個感情淡而無味的婚姻里,人的樂趣何存? 夏綠蒂固然可以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但是她的精神世界永遠是蒼白的,她安排與柯林斯每天見面的時間只有幾分鐘,她是多麼聰明,但又是多麼可憐可悲啊,一個無財產的女子就這樣成為一個時代的悲劇。

  6. 2019年3月18日 · 10 min read. ·. Mar 18, 2019. 記得在高三的時候第一次看了傲慢與偏見的書和電影版當時看完的感想就是一段愛情故事很納悶何以會成為經典文學。 最近剛好有了些空閒,因緣際會又想起了這部小說,重新又將它看了一遍,也許是隨著年紀成長看見的事情也有了一些不同,決定將他們給記錄下來。 筆記大綱. ㄧ、英國 18th~19th 的婚姻觀....

  7. 2016年4月8日 · 做什麼都行但沒有愛萬萬不能結婚你確定你感覺到那樣的愛了嗎在整部傲慢與偏見中除了經典到幾乎成為現在愛情劇老梗的男女主角羅曼史外整部小說在探討對幸福的追求上提供了幾個不同的觀點藉由書中幾個角色對於幸福Happiness抱持著不同的看法以及由此而生的論證是我覺得這本小說最有意思的部分也是跨越時空直到現在仍然讓人可以深感共鳴的部分。 婚姻對於當時的女人來說攸關於未來的生活水平,但對於男人來說,娶到一個合適的伴侶也是攸關於後半輩子的幸福。

  8. 2013年10月11日 · 讀書心得 - 傲慢與偏見. close. 這本書對我來說很特別,因為它有別於現代小說,無論是描述方式、人物的對話、故事情節都有很大的不同,彷彿都增添了些優雅的氣息。 而這本書很重視人物個性情感的描寫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像是恃才傲物的達賽先生聰明伶俐有主見卻也很傲慢的伊莉莎白性情溫柔又美麗的珍愚昧無知且急於將女兒嫁出去的貝納太太有智慧卻放任妻兒胡來的貝納先生待人和善但缺乏主見的賓利先生等等而當這些獨特個性的人物碰撞再一起而產生的火花更是有趣! 故事則描述得很平淡,不像現代小說有些誇張又戲劇化的情節,很生活化,也闡明了一些人性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