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厥陰俞穴位圖解位置. 厥陰俞穴位 依據《 針灸學 》經絡與穴位記載 厥陰俞穴位置 在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為厥陰俞穴位所在之處。. 厥陰俞穴隸屬於十四經穴中的 足太陽膀胱經 ,簡稱為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穴絡脈總共計有67個穴位,若 厥陰 ...

  2. 基本介紹. 中文名 :厥陰俞穴. 別名 : 厥俞. 位置 :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作用 :使怯弱性格者緩解緊張. 名稱,位置,經屬,主治疾病,解剖,人體穴位配伍,刺灸法,附註,名解,氣血特徵,運行規律,治法, 穴名 厥陰俞穴 jué yīn shù(BL14) 厥陰俞穴. 別名 厥俞,厥俞,心包俞,關俞。 位置. 厥陰俞穴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經屬. 【俞穴】 也叫“ 腧穴 ”或“ 輸穴 ”。 即廣泛地指穴的總稱,也即穴的別名。 俞穴的一種,均位於手或足部。 《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所注為俞」。 也就是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漸淮集輸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樣。 全身十二經各有一個俞穴,又稱“十二俞穴”,其名稱是: 肺 -- 太淵 大腸 -- 三間.

    • 主治疾病
    • 名解
    • 人體穴位專題

    外泄心包之熱。指壓該穴,可以治療疾病性氣喘、止咳;此外還能使胸部伸張,使怯弱性格者緩解緊張,降低自我防衛意識,從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具體細節請參閱網頁:治療疾病性氣喘、利用穴道指壓法止咳、克服怯弱性格的指壓法。

    (1)厥陰俞。厥,通闕,闕乃古代宮癜、陵墓等的衛外建築,用於厥陰經之名,指厥陰經氣血為心血的氣化之氣。厥陰俞名意指心室外衛心包中的乾熱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2)關俞。關,關卡也。俞,輸也。關俞名意指心臟中的血液被關卡於內,而血液的氣化之氣則由本穴外輸膀胱經。

    腧穴相關電子書

    1. 《人體使用手冊》暢銷中醫保健圖書 2. 《手穴手紋診治》 3. 針灸專業電子書:《針灸學》、《中醫刺灸》 4.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基礎入門電子書 5. 《針灸甲乙經》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7年6月28日 · 厥陰俞穴的位置: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取穴方法 :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上方,左右二指寬處(約二厘米左右)。 取穴時通常採用正坐或俯臥姿勢。 穴位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肌;布有第 四肋間動、靜脈後支;正當第四或第五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四胸神經後支外側支。 【 穴名解說 】 厥陰俞穴 ,經穴名。 亦稱闕俞。 出《千金要方》。 屬足太陽膀胱經。 心包之背俞穴。 別名:厥俞,心包俞,關俞。 【穴位含義】心室外衛心包中的陽熱之氣由此輸入膀胱經。 (1)厥陰俞。 厥,通闕,闕乃古代宮癜、陵墓等的衛外建築,用於厥陰經之名,指厥陰經氣血為心血的氣化之氣。 厥陰俞名意指心室外衛心包中的乾熱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2)關俞。 關,關卡也。 俞,輸也。

  5. 【釋名】 厥陰,指心包;俞,通輸。 穴與心包相應,為心包背俞穴。 【位置】 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千金要方》:「第四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解剖】 肌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肌(胸腔內為肺臟下葉)。 神經:第四或第五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深層為後側外側支。 血管:第四肋間動、靜脈背側支的內側支。 【操作】 向下或脊旁斜刺0.5~0.8寸。 不可過深,以免誤入胸腔損傷肺臟。 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功效】 寬胸利氣、寧心安神。 古典:胸中膈氣聚痛,逆氣、嘔吐,心痛、胸悶、咳嗽,兩胛痛楚、煩躁。 現代: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 【配穴】 心痛:厥陰俞、 神門 、 足臨泣 。 風濕性心臟病:厥陰俞、 心俞 、 三陰交 。

  6. 穴道介紹. 厥陰俞穴主要功效「寬胸理氣、寧心安神」。. 主治咳嗽、胸悶、胸背痛、心悸、心痛、嘔吐、胃脘痛、肋間神經痛、心絞痛、各種心臟痛、神經衰弱、胃痙攣。. 現代研究發現,針刺厥陰俞穴可以治療急性乳腺炎,針刺厥陰俞,得氣後,留針30~60分鐘 ...

  7. 醫學電子書 >> 《 針灸學 》 >> 十二經脈 >> 足太陽膀胱經 >> 厥陰俞穴. [定位] 在 背部 ,當第4 胸椎 棘突 下,旁開1.5寸。. [解剖] 有 斜方肌 、 菱形肌 ,深層為最 長肌 ;布有第四肋間動、 靜脈 後支;正當第四或第五 胸神經 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四胸神經後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