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5月15日 · 李安的隐喻森林与少年Pi的三个故事——马伯庸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四只眉毛陆小鸡 评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5. 2013-05-15 23:01:15. 在谈论少年派这部电影之前,需要预设若干个前提。 这些前提就像是数学里的那几条公理,一切演绎,一切推理皆由此而来。 如果我们不能在起点达成共识,那么只会分道扬镳,越行越远。 第一。 少年派的小说属于扬马特尔,少年派的电影属于李安。 李安的电影基于原著,但又不尽相同。 他保留了故事框架,进行了改动增删,使之混杂入了李氏基因,从而变成另外一样东西。 因此,我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会彻底抛开原著的干扰——不涉及原著情节,不涉及原作者用意,不比较两版之间的差异,总之就当是我们从来不知道这部电影还有原著——只专注于导演在银幕上给我们摆出来的东西。

  2. 2021年2月22日 · 李安曾说:“我想拍武侠片,除了一偿儿时的梦想外,其实是对‘古典中国’的一种神往。 武侠世界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是一个抽象的世界,我可以将内心许多感情戏加以表相化、具体化,动作场面有如舞蹈设计,是一个很自由奔放的电影表现形式。 ” [2] 这段话明确阐明了李安之所以拍摄卧虎藏龙的原因并指涉了其中的两个具体内涵——李安想要打造的是一个符合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意境而这意境由诸多形象化具体化的意象组成。 “意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是艺术作品审美的最高境界和标准之一。 而叶朗先生曾对组成意境的“意象”下过如是定义——“情、景统一乃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 [3] ”。

  3. 2012年12月10日 · 李安璞玉心魔术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原著和电影有哪些不同. 不熊不猫 评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5. 2012-12-10 23:02:15.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李安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前序中有这样一句话李安这个人,就像一块玉,它外表光滑温润,但材质 ...

  4. 2018年4月16日 · 李安的生活经历深深影响了他电影创作,毕业后,“他认真研究了好莱坞电影剧本结构样式和制作方式,并尝试将中西方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努力创作出独具特色文化内涵电影作品。 ” 李安对于中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与融合探讨在“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与还原。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均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宽容和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存活力为特征,注重探讨家庭伦理亲情、代际关系(父子、父女关系)。 有时甚至涉及非理性因素。 但在他的故事中,人物之间最后总是会达到谅解和平衡”。 北京电影学院王志敏教授在他著作《现代电影美学基础》对三部曲作出了如上描述。 不同文化冲突是“父亲三部曲”中剧情冲突内在根源,也是电影主题所在。

  5. 2014年3月20日 · 2014-03-20 19:12:52. 毫无疑问李安是世界上最具盛名和最为成功的导演之一如果将世界换成华语圈”,或者连之一这个词也可以去掉两座奥斯卡最佳导演一座最佳外语片外加两座威尼斯金狮和两座柏林金熊李安用六部不同的影片砍瓜切菜般的收获了他人一生都难以染指的七座沉甸甸的奖项。 除开两次提名未中的金棕榈,他几乎拿遍了这个星球上所有关于电影的最高奖项。 唯一失之交臂的戛纳,也被李安在去年以主竞赛单元评委的身份君临,用另一种方式完成了征服。 让李安获得世界性美誉的,是他贯通中西文化的领悟力和表达能力,更是包裹在西方商业表达之内的儒家底蕴。 于表面波澜不惊的冰面下,每每暗涌着情感的激流,在看似平凡的起承转合中,无声的力量,早已积聚成打动人心的吉光片羽。

  6. 2022年10月5日 · 熟悉李安的影迷也许对这个故事不会陌生1984年从纽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李安当了六年的「家庭煮夫」甚至已打包好行李决心回到台湾。 威廉·莫瑞斯经纪公司对他的毕业作品《分界线》产生了兴趣,认为他是一名大有潜力的导演,并和他签约。 1990年,李安在筹拍导演首作《推手》的过程中得到了纽约独立制片公司——好机器公司的帮助。 当李安表达自己缺乏拍摄资金时,公司的詹姆斯·夏慕斯说:「我们不是低成本影片之王,我们是无成本电影之王! 」詹姆斯也成为了李安多部作品的制片人和编剧。 随后,李安在「父亲三部曲」中展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反思,以及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思考。 好莱坞的嗅觉是敏锐的,1994年,他们向李安递来了一张名为《理智与情感》的入场券。

  7. 2016年10月14日 · 一 “李安是一位绝不会重复自己导演,本片将极富原创性” 李安众所瞩目新片《比利林恩漫长中场休息》,正式更名《半场无战事》。 预告片首次曝光后,被视作是明年奥斯卡种子选手。 该片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 原著小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