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4日 · 台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諮商心理師陳奕安指出,悲傷是人類自然的情緒反應,但當悲傷的時間拖太久或強度太強,將嚴重影響個人身心健康。

  2. 2019年5月9日 · 獨居不怕孤老:懂得安排生活、找到歸屬感,避免陷入憂鬱與焦慮. 人如果有歸屬感,即使獨居也不會感到寂寞。. 獨居的銀髮長者最常面臨的挑戰是:和社會脫節、身體體能大不如前,以及心理狀況的變化。. 美國研究顯示,每3個老人就有1人因缺乏陪伴 ...

  3. 2022年1月14日 ·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常務理事、宜蘭羅東維揚診所院長陳英詔說,日本發展在宅醫療約有30年了,原因在於,日本有太多老人家沒有子女照顧,在人生的最後階段,約六成的老人想死在家中,但卻因為疾病太過痛苦,往往被送去醫院。 「最後的結果是,8成的老人家往往都死在醫院。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陳英詔坦言,已經被預期不久會死亡的末期病人,被送進醫院佔用急性病床,不只是無效醫療,也浪費醫療資源,還可能折磨老人家到往生。 「為了幫老人家圓夢、在家善終,日本便發展在宅醫療,後續也提高給付、吸引醫師投入。 近年來,很多日本醫師投入在宅醫療,並成立專門型在宅醫療診所,提供「緊急往診」或「定期居家診療」,讓無論是慢性病、癌症、重症或末期病人,皆能選擇在家看病,甚至還能讓病人在家輸血或打化療,讓家成為最好的病房。

  4. 2003年6月1日 · 在網路的搜尋引擎打上「獨居」二字,出現的是「獨居老人被鈍器敲擊而死」、「82歲獨居老教授上吊自殺」,更多的是獨居老人死亡多日後才被發現的新聞。. 而另一類的獨居訊息,就是提供獨居女性的居家安全守則,包括在門口放男鞋、曬衣場掛男性 ...

  5. 2019年11月27日 · 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研究科主任陳肇文表示,猝死案件中,大約8~9成和心臟有關係,當急性心肌梗塞,心臟一部分壞死、血液無法輸出,血壓驟降就有可能導致休克、死亡。 男性患者通常在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也有少部分出現在40歲以下,通常伴隨有菸癮大、使用毒品,或不明原因血管抽筋等。 (推薦閱讀: 心肌梗塞怎麼發生? 誰是高危險群? (心源性猝死主要來自心血管疾病和心律不整,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中的心肌梗塞占多數。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6. 2014年7月1日 · 最新研究指出,孤獨可能會成為一項公共衛生問題,不但傷害身體健康,還會加速死亡。. 形單影隻、不善交際的人,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高。. 美國猶他州普若佛的楊百翰大學心理系教授史密斯(Timothy B. Smith)表示,人們討論健康時,大多考量運動、血壓 ...

  7. 2017年10月27日 · 52歲的唐綺陽,已經不是那個早年在電視節目上為人排名的星座專家「唐立淇」,現在的她,被譽為「台灣第一網紅」。 她的臉書有百萬粉絲跟隨。 她像人們的生活軍師,每週日佈達一週星座運勢,讓人想想下週的日子該怎麼過;她像粉絲的知心好友,不時在臉書直播,一邊吃美食,一邊談星座,戴著灰藍色放大片的雙眼直楞楞地看著你,回應你的留言、對你笑,就像朋友一樣;她愛吃,觀眾更愛看她吃,她乾脆邀請藝人明星到家裡吃飯,陳昇、楊丞琳、林志玲都是她的座上賓,粉絲與偶像的距離只有一屏之遙;社會動盪不安、人心惶惶時,她用占星學的角度詮釋時事,給建議、穩定人心。 每一次的直播都是一場集體療癒。 唐綺陽找到了數位時代的市場缺口,她給予孤獨的個體一股溫暖陪伴與安定的力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