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羅大佑(臺灣話: Lô Tāi-iū,1954年7月20日 — ),台灣男歌手、詞曲作家、編曲家、作家、醫師。 1976年羅大佑進入樂壇 [1],1982年發表第一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一推出就震撼了當時的臺灣社會,有人稱他在青年知識分子之間造成的反動思潮猶如

  2. 5 天前 · 罗大佑 ( 台湾话 : Lô Tāi-iū ,1954年7月20日 — ),台湾男歌手、词曲作家、编曲家、作家、医师。 1976年罗大佑进入乐坛 [1] ,1982年发表第一张个人专辑《 之乎者也 》,一推出就震撼了当时的台湾社会,有人称他在青年知识分子之间造成的反动思潮犹如“黑色旋风”。 [2] 这张专辑把华语音乐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敲响了 校园民歌 的丧钟。 该专辑亦被评为“ 1975-1993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 ”榜首。 [3] 1985年,罗大佑创作了呼应《四海一家》的 公益歌曲 《 明天会更好 》,但被当时的仍一党专政的 中华民国政府 用作选举宣传,迫于社会各界的压力以及自我的迷惘,罗大佑离开台湾前往纽约。

    • 背景
    • 製作人員
    • 音樂特徵
    • 音樂MV
    • 反響
    • 評論
    • 歌詞概念解析
    • 禁歌風波
    • 軼聞
    • 外部連結

    羅大佑說歌曲靈感源自於他外出購物時看到的路標,寫好基本旋律後,只填了「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中」一句,並用作電影《吉星拱照》的插曲。 後來羅大佑正式製作歌曲,邀請林振強和潘源良填詞但沒用上[註 1]。林夕經黃霑介紹給羅大佑,是第三位接活的詞人,他後來受訪時,表示歌詞不是「表達意見,而是反映情況」,又不想強行向聽眾灌輸政治訊息,所以用「嬉笑怒罵的形式來表達」:258;亦視之為「快的兒歌」,用「小孩的眼光」來寫;並按着羅大佑提供的意念(包括「皇后大道東」、「硬幣」等象徵),花了四小時把詞填好,為羅大佑所採納:251-252。林夕亦自此成為音樂工廠的御用填詞人。 羅大佑剛在香港創辦音樂工廠,旗下缺乏歌手,唯有向其他唱片公司借人,原屬意周潤發,最後相中飛圖這家小公司的蔣志光。 歌曲整個製作...

    中樂器:羅大佑、花比傲、鄭文
    其他樂器:花比傲
    和聲:雷有曜、锺庆鸿、鮑比達、周小君、羅大佑、花比傲、袁麗嫦、Danny
    錄音:朱偉文、袁家揚、陶贊新

    羅大佑形容前奏的編曲「神秘」,反映他心目中的香港。作曲者把副歌和主歌的位置互換,形成A-B1-A-B2-X-A-B3-A-A的曲式結構。A段有八小節,以純五聲音階寫成,富中國民謠色彩;較A段長一倍的B段則以自然七聲音階寫成;X段為念白式的連接句。

    有三版,一版由音樂工廠製作;一版由無綫電視製作;一版在無綫電視節目《勁歌金曲》內播出,由鄺永康編導,兩位歌手一身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後傳統的內地服飾(一說紅衞兵服裝)、舞者跳忠字舞等畫面和場景,均被指極具諷刺意味。另外香港電台電視部的節目《頭條新聞》在訪問羅大佑時又有一個他們自己拍的版本,但這個版本並沒有發行。

    歌曲登上三星期商業電台叱咤榜冠軍及一星期香港電台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成為勁歌金曲1991年第一季季選歌曲,並獲得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兩個獎項。羅大佑覺得此曲流行是因為其「童謠味道」,並解釋道「人……越懂事就越不快樂。能夠回到童謠狀態,人們對生命幻想的空間反而最大。」。樂評人黃志華則認為主要原因是歌曲涉及當時熱門的議題,而且香港樂壇已很久沒有寫實諷刺歌。 有見於《皇后大道東》的成功,周華健、林子祥、朱咪咪都曾借用此曲曲調製作串燒歌曲,分別名為《皇后大道東上紅彩妹妹愛的故事》(部份歌詞串聯《虹彩妹妹》、 《月光光》、 《踏雪尋梅》 、《紫竹調》、 《鳳陽花鼓》)、《街頭霸王榜》及《十二分多一串》。

    填詞人鄭國江評論道:「詞曲配合得很好,當中具有很多香港的獨特元素,又帶出很多訊息,而又不令人覺得沉痛,技巧非常高超。」 香港業餘填詞人協會雙月刊《詞匯》的專欄作者子晴指歌詞以「隨意聯想式的寫法」諷刺時弊,集鬼馬歌和寫實歌兩家之大成。 樂評人黃志華認為較諸《現象七十二變》、《之乎者也》等羅大佑早年在台灣出品的歌曲,《皇后大道東》「對現實社會的針砭力度已變得貧弱,有點不痛不癢」,似乎沿襲了香港寫實歌「流於帶出現象而不願痛加批判」的傳統。 《詞匯》的專欄作者林瑞鋒批評,從諷刺和意象的深度、「現象的搜羅」,以至「輕重字配置」等細節,此曲都不及專輯另一首相同題材的《青春舞曲2000》。 文化評論人洛楓認為歌詞的政治隱喻輪番指向中國和英國,暗示香港身處中英的角力間不能自主的景況。

    副歌

    1. 皇后大道:一條位於香港島北部的主要道路,指代资本主义 1. 皇后大道西:代指英國 1. 皇后大道東:代指香港 1. 皇后大道中:代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歌(一)

    1. 貴族朋友:时任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 1. 在硬幣背後:港圓後面的伊利沙伯二世頭像 1. 偉大同志:羅大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自身,借以代指香港志士。但此句常被认为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且歌曲MV中到这句也用领导人照片作为背景。 1. 樓花:房產預售許可證,代指樓市。

    連接段

    1.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借代香港燈紅酒綠的生活,羅大佑擔心主權移交後「色」就不復存在。

    林夕稱寫《皇后大道東》時沒任何「包袱」(自我審查的需要)。在1991年《鏗鏘集》的《香港,我的愛人》中,他表示香港回歸後也許再沒有自由的創作環境寫這些題材,「所以現在先寫,但特別希望將來的人還記得」 此曲早年在中國大陸是禁歌。而后随主权移交一事尘埃落定,才在2000年后得以解禁。 2019年6月16日晚上,羅大佑在台北小巨蛋舉行《當年離家的年輕人2.0—青春無悔追夢版》演唱會,唱完這首歌之後發言:「我們活過的生命,就是我們自己生命裡面最大的資產,因為你必須要往後面看,才知道現在跟以後你怎麼走,有些事情真的不能那麼急。」在演唱會後慶功宴時,羅大佑接受平面媒體訪問坦言,指的就是當時香港的欲修訂逃犯條例所產生的風波「(條例)不能那麼快送二讀三讀(通過)....回歸才22年太短暫,香港是非常快的社會...

    歌曲其中一句「會有鐵路城巴也會有的士」令網民懷疑是預言一些事件,直至2016年11月15日,一名的士司機與城巴司機在香港仔隧道因為涉及危險駕駛被警方拘捕,令網民於一個名叫『X巴收檔』的Facebook群組恥笑「而家睇返羅大佑同埋蔣志光真係堅,居然唱出個未來」。

    YouTube上的羅大佑 蔣志光 - 皇后大道東 TVB版MV(無綫電視MV)
    YouTube上的金曲重溫 蔣志光、羅大佑 皇后大道東 1991(無綫電視《勁歌金曲》MV)
    YouTube上的【鏗鏘40#1】羅大佑(香港電台《鏗鏘40年》精選之「《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節錄。)
  3. 《 東方之珠 》, 羅大佑 作曲的歌曲,題材是 香港主權移交 前的 香港 。 有粵、國語兩版,粵語版在1986年推出,由 關正傑 演唱、 鄭國江 填詞、楊雲驃編曲,收錄於專輯《 啟示 》;國語版在1991年首次推出,由 羅大佑 演唱、填詞,並與花比傲共同編曲,收錄於專輯《 皇后大道東 》。 背景. 珍珠總有褪色一天,但東方之珠,則永遠是東方之珠——因為她早已下定決心,不容許自己的容顏蒼老過我們身上的膚色。 [1] —專輯《皇后大道東》的介紹文案. 1984年年底,中國和英國簽訂了《 中英聯合聲明 》,不少香港人對1997年回歸後的香港的前景表示憂慮,從而開始了長達數年的 移民風潮 ,《東方之珠》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創作的。

  4. 臺灣正體. 工具. 《 之乎者也 》,是 羅大佑 在1982年所發行的首張創作專輯 [1] 。 其中〈鹿港小鎮〉、〈光陰的故事〉、〈童年〉等成為他傳唱最高的作品。 過程 [ 編輯] 投入創作(1974年-1980年) [ 編輯] 羅大佑還沒有發行這張專輯之前,早就發表這張專輯的一些歌曲。 1974年(民國63年),羅大佑在讀 中國醫藥學院 二年級時發表兩首歌曲,而且歌詞都是兩位文學家所寫的,分別是 徐志摩 的《歌》和 余光中 的《鄉愁四韻》;三年後,《歌》被選為《閃亮的日子》的電影插曲之一。 1976年,羅大佑發表《錯誤》、《蒲公英》這兩首創作歌曲,其中《錯誤》的歌詞是羅大佑改寫於 鄭愁予 的同名散文 [1] 。

  5. 羅大佑作品選》,是1982年寶麗金唱片所發行的羅大佑創作專輯,並且只有在東南亞和香港發行,沒有在臺灣和其他地方發行。 專輯介紹 [ 編輯 ] 在1982年,由 果實音樂 (GOSH)出品、寶麗金唱片發行的《羅大佑作品選》正式在東南亞及香港問世,並且此專輯只限 ...

  6. 《明天會更好》是一首華語流行公益單曲,由台灣音樂人羅大佑作曲羅大佑、張大春、許乃勝、李壽全、邱復生、張艾嘉、詹宏志等人共同作詞,陳志遠 編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