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3日 · 中國好聲音-「中華文化被傳唱頌讚的舞台. 這一季被譽為能扛起中國新民謠大旗」,且決賽演唱歌曲異鄉人能夠唱出一整代北漂人心聲的張磊以壓倒性的票數奪得了冠軍。. 經典歌曲精彩的重新編曲、選手與導師間的情誼、觀眾與評審 ...

  2. 2016年11月3日 · 台灣人或許都聽過狼性論」,但作者近一步在工作體驗中確確實實感受到台灣與中國人的差異——當我們嘲笑中國沒有言論自由」、「吵鬧沒水準」,他們的人民卻擁有最辯才無礙的口舌。 因為在他們的社會法則,服膺的是「創意」而非「權威」。

  3. 2017年9月25日 · 關於中國新聲音在台大惹起的風波從上週開始累積了巨量的新聞資訊與討論這篇文章幫大家釐清事件來龍去脈之外也會整理幾個此次事件的問題柯文哲如何回應? 北市府警察局在幹嘛? 主要的討論有哪些? 幫助讀者更清楚此次議題的討論和始末: 台北市府協助中國選秀節目〈中國新歌聲〉舉辦演唱會,一開始(22 日)先被時代力量黨團助理陳為廷質疑 「文化局拿稅金協辦中國統戰活動、影響台大師生活動還毀損場地」。 而文化局晚間澄清,文化局只是協辦單位,所有表演事宜全由上海委託的台灣廠商承辦,文化局也沒有挹注任何經費。 但影響學校場地是事實,這個被主辦單位損毀的田徑場,是台大為了舉辦全運會斥資 3700 萬剛完成修繕、經國際認證的場地,除此之外,也為了舉辦這次的演唱會讓師生無法使用長達一週。

    • 當時的上層人士講話就是那麼怪
    • 英國腔又是怎麼來的呢?
    • 北韓著名播報員李春姬的腔,又是怎麼來的?
    • 台北國語,天龍人講的那種

    首先是廣播技術的不成熟。早期廣播主要是調幅(AM),偵測一個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幅度上的變化,再將信號電壓的變化放大,並通過揚聲器播出。雖然技術簡便,方便接收,傳播距離也比較遠,但這種廣播音質較差,不但音頻帶寬狹窄,而且任何相同頻率的電信號都可以對其造成干擾。 音質受限,語音清晰無疑非常重要。本來就嘈雜的背景音中,如果播音員的口音快而模糊,聽眾的耳朵就會受到折磨。而且,高頻聲音在早期技術條件下音質損失較少,因此老錄音在現代人聽來一般都更為尖利。 技術水平只是一方面,播音腔之所以怪裡怪氣,更直接的原因是早期廣播聽眾說話就是這個調。廣播技術誕生於 20 世紀初期,條件所限,負擔得起接收費的人不多,最早的聽眾主要是社會中上層。而且,其時正值大量新富人士試圖擠入傳統精英階層,口音向上層靠攏是提升身價的...

    在世界各地,上流社會的口音一般比較清晰,下層口音中消失的某些對立在上層往往得以保存。如英國上層的 RP 腔 lip lit lick 分明,但倫敦工人的發音則大多模糊難辨。同樣,20 世紀初北京上層的口語音系雖已與平民沒有音位上的差別,但他們讀書時仍保留入聲。 出於教養和身份,上流社會也往往更重視家庭成員說話的清晰度。例如有著悠久正音和演說傳統的英國,連國王喬治五世和撒切爾夫人都要請專人指導發音,中國的《顏氏家訓》也多次強調正音的重要性。在大眾聽來,這種對正音的執著往往顯得做作而疏離。 反過來,吞音、連讀這種大眾常見的語音模糊現象(如一般北京人讀「大柵欄」、「德勝門」的第二個字時),在注重清晰的上層口音中往往要輕得多。 所以,廣播中出身北京蒙八旗的言慧珠,說話時就幾乎沒有普通北京人常見的吞音...

    無論大陸還是台灣,民國口音都在初期得以延續。但不久之後,這種口音在大陸就不合時宜了。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在中國展開。文革期間講求聲音的力量感,要體現血性和氣魄,讓各路牛鬼蛇神聽了膽戰心驚。之前那種發音清晰、感情相對中立的播音方式自然不符合需求。這種播音腔在今天的朝鮮仍是主流,比如著名功勛播音員李春姬,她氣吞山河的播音據說能讓敵人「肝膽俱裂」。 1978 年後,文革腔雖在黨政機關和軍隊的紀錄片中仍有保留,但普通電視節目中已難覓蹤跡。不過其內在精神已深植於大陸人的說話方式中,甚至不限於普通話——香港回歸前中國曾製作一檔宣傳基本法的粵語節目,播音員來自廣州,但在香港播出後惡評如潮,市民紛紛反映語調過於兇狠蠻橫,聽得很不舒服,最後不得不請了一位香港的播音員再錄一次。 此時台灣的播音腔調仍是以前...

    台灣的情況更特殊。標準意義上的國語來源於北京地區的方言,但台灣本地沒人說北京話。國民黨敗遷台灣後,外省人來自大陸各地,這些主要聚居在台北的「天龍人」很長一段時間內主導了台灣社會,他們通常用國語交流,因此其後代一般都能講一口相當標準的國語(如馬英九),被稱為「台北國語」。 為什麼「台北國語」會導致台灣腔變「娘」? 首先是外省人的出身。外省子弟的上層多來自江浙地區,台北國語的鼻音比較輕,ing/eng 這樣粗重的後鼻音在很多人的口語裡面不出現,和蘇州話、上海話類似,聽感自然比較軟糯。外省人中也有很多人說山東話等北方語言,但他們大多是眷村的下層軍官和士兵,對台北國語的形成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台灣本地人則以閩南話為主,閩南人講國語相當粗硬,被譏諷為「地瓜腔」。在文化中心台北,這種腔調顯然不入流。在國...

  4. 2014年8月7日 · 而在台灣本土觀眾中如今最受歡迎的是韓國綜藝其中提及頻率較高的是Running man》; 中國節目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也有部分台灣觀眾追捧 ; 更有一部分人表示如今只在網絡中觀看節目或者劇家中電視幾乎不打開

  5. 2017年3月21日 ·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人講話好高大上! 」、「台灣人講話聲音真好聽類似討論三不五時就在中國網路上爆紅但原因眾說紛紜。 在紐約市立大學任教的台灣籍教授彭駿逸從語言學的角度研究此現象,發現中國人對台灣腔的崇拜,竟然要歸功於台灣輸往中國的偶像劇。 (責任編輯:蔡沛宇) 台灣偶像劇充斥都會小資女、陽光暖男的角色,大陸人 收看後很嚮往這種生活,就覺得「這人講話聲音太好聽 了」。 這也是大陸人對台灣腔產生好感的原因。 (截自愛奇藝,中央社提供) 「你講話好好聽,好像電視裡的人」,在上海生活、跑新聞,類似的詢問幾乎天天上演。 另一個經驗是,在北京和計程車司機聊天,說著說著對方突然沉默了,接著問,「你一定要這樣說話嗎? 我會很不好意思」。 線下的生活經驗,也在網路熱議。

  6. 2020年4月8日 · 對內動員集結向外宣傳中國好聲音 想要研究中國,除了仔細檢視黨「說了什麼話」,不能不先搞懂「話是怎麼被說的」。 中國透過 學習型威權體制 執行內部的思想統一,而這套體制的運作,也充分體現官方話語修辭的奧妙幽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