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依據《憲法》、《憲法增修條文》及《 國防法 》規定中華民國總統為中華民國之 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總統同時也是 三軍統帥 ,行使統帥權統率全國 陸 、 海 、 空軍 ,並得依《憲法》規定行使締結條約及 宣戰 、 媾和 之權 [註 ...

  2. 中華民國總統 是 中華民國 的 國家元首 ,設立於1948年,繼承 國民政府主席 的職能。 依據《 中華民國憲法 》規定,總統對外代表國家,可行使締結 條約 及 宣戰 、 媾和 之權;對內得依法公布 法律 、發布 命令 ,宣布 戒严 ,行使 大赦 、 特赦 、 减刑 及復權之權,任免文、武官員以及授與榮典。 總統同時也是 三軍統帥 ,統率全國 陸 、 海 、 空軍 。 《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則規定總統得經 行政院會議 之決議發布 緊急命令 ,以及當 立法院 通過 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 時,在諮詢 立法院院長 後宣告 解散 立法院。 此外,因應行使職權需要,總統配置 總統府 為幕僚機關、 國家安全會議 為諮詢機關。

  3. 2024年5月20日 · 臺灣正體. 工具. 北洋政府時期 由 張作霖 使用之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旗. 中華民國統帥旗 (前稱國民政府主席旗、中華民國總統旗) 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 列出 中華民國 自1912年開國 [註 1] 以來之歷任國家元首;包括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體制下之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 北洋政府 (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政府)體制下之 中華民國大總統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體制下之 國民政府主席 ,以及 行憲 後於 中華民國政府 體制下之 中華民國總統 等,惟不包含 護法軍政府 (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軍政府)及 汪精衛政權 (又稱汪兆銘政權,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等不受廣泛承認政權之元首。 中華民國首任國家元首為臨時大總統 孫文 (孫中山),行憲後首任國家元首則為總統 蔣中正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21日 · 職權. 依據《憲法》、《憲法增修條文》及《 國防法 》規定中華民國總統為中華民國之 國家元首 ,對外代表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總統同時也是 三軍統帥 ,行使統帥權統率全國 陸 、 海 、 空軍 ,並得依《憲法》規定行使締結條約及 宣戰 、 媾和 ...

    • 選舉制度
    • 歷史定位

    憲法規定大總統直接由5年一次的國會選出,並可以連任一次。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在1913年由國會間接選出。第二次選舉是1918年由徐世昌當選,第三次則為1923年由曹錕當選,也是最後一任。 大總統不能同時成為國會成員。憲法要求總統以以下誓言宣誓: 「余誓以至誠,遵守憲法,執行大總統之職務。謹誓。」

    臺海兩岸主流意見、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科書均強調,1912年孫文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並擔任臨時大總統,視其為首位大總統。部分外國歷史學家則認為首位大總統是袁世凱,由於他先前作為清朝最後一任總理大臣,透過段祺瑞等北洋軍將領發表《北洋五十將乞共和電》與《乞共和第二電》揚言發動兵變,使監國載灃與隆裕太后同意宣統退位,《宣統帝退位詔書》中授權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來源請求]。隨後袁世凱在孫文任職數月之後接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隔年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1916年,袁世凱稱帝,取消大總統職位。1916年6月6日,袁世凱逝世後,恢復中華民國大總統職位,但被北洋軍閥控制,成為虛位元首;期間孫文在廣州建立廣州軍政府,曾自任「非常大總統」,試圖取代北洋政府。中國國民黨進行國民...

  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中華民國總統 的 正式居所 ,由 中華民國政府 提供予總統及 第一家庭 於其任職期間入住。 現址自 李登輝 就任總統後開始使用 [1] ,位於 臺灣 臺北市 中正區 重慶南路 二段及 愛國西路 交會處,與 博愛特區 相鄰。 沿革 [ 編輯] 1948年 行憲 後, 蔣中正 與 李宗仁 依《 中華民國憲法 》分別就任 中華民國總統 與 中華民國副總統 ,此時 中華民國政府 尚未提供正副元首 官邸 ,兩人均各自居住於原有在 南京市 的寓所。 隨著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總統蔣中正最初以 陽明山 的「 草山招待所 」暫為住所,1950年 士林官邸 完工正式後搬遷入住。

  7. 蔡英文 ( 排灣語 : Tjuku [1] ,英語: Tsai Ing-wen ,1956年8月31日 — ),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法學家與律師, 民主進步黨 籍,現任 中華文化總會 會長,曾任 中華民國總統 、 民主進步黨主席 、 行政院副院長 、 立法委員 、 大陸委員會 主任委員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