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4日 · 2024/01/24 10:37. 志聖打入CoWoS供應鏈,股價一飛衝天(路透資料照)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PCB暨半導體設備廠志聖(2467)成功切入台積電(2330)CoWoS先進封裝供應鏈,隨著台積電大幅擴充CoWoS,志聖今年營運有望成長,今日買盤積極卡位,志聖股價強攻漲停,創2000年4月以來新高。 志聖今日股價再放量上攻,創波段新高,盤中亮燈漲停,截至10點19分左右,志聖強鎖漲停,漲停價80元,漲停委買張數約2100張。 志聖近年積極藉由聯盟方式卡位半導體市場,成立以三家上市櫃公司為主的G2C+聯盟,包括志聖、均豪(5443)、均華(6640),公司積極開拓先進製程應用包含異質、微縮堆疊等新機會,來自半導體貢獻的營收比重逐年攀升。

  2. 2019年2月11日 · 2019/02/11 06:00. 博達科技前董事長葉菲掏空63億元,手法最複雜。 b(資料照) 記者黃捷/專題報導. 台灣屢屢發生企業掏空事件,老闆們的犯案動機,多為了解決個人經濟問題,或因經營不善,靠「挖東牆補西牆」美化財報,少數則為付「業外支出」,藉假交易套現公司財產觸法。 掏空理由百百種,但國內財報查核不落實,且經濟犯罪訴訟時程長,犯行曝光後仍有充足時間捲款潛逃,才是老闆們鋌而走險的主因。 陳由豪 債留台灣約623億. 台灣史上掏空金額最高的案件發生在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主打高負債、高成長營運策略,事業快速覆蓋營建、石化、電信、百貨、飯店等領域。 但因操之過急,又碰上金融風暴,最後不敵財務危機,終走上掏空之路,逐步侵吞東帝士資產。

  3. 2024年4月26日 ·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新光金控今下午召開董事會,會中就重啟評估台新金控合併一案進行討論,最後以11比4通過,包括吳欣儒、李增昌、賴慧敏及許永明等4人投下反對票。 接下來,新光金將向台新金提出邀請,雙方成立合併評估小組,並延請財顧建議後續方式。 2022年新光金和台新金曾各自成立合併研究小組,研議合併事宜,當時台新金一度開價以1股新光金換0.584股台新金,後因當時新光金經營權仍在創辦人吳東進手中,遭到其反對而胎死腹中。 在新光金18日發出的董事會開會通知中,新光金董事暨新壽副董事長洪士琪等人,提案重啟評估台新金合併案。 今天下午的董事會,歷時長達3個半小時,最終以11比4通過,投下反對票者,包括董事吳欣儒、李增昌、賴慧敏及獨立董事許永明。

  4. 2024年5月23日 · 《路透》報導,尋求代表5萬名受害者的5位原告向紐澤西州聯邦法院提起了集體訴訟,訴狀指出,嬌生採取的破產策略,讓原告無法得到數十億美元的賠償,試圖阻擋、拖延並欺騙這些女性,阻止她們在法庭的行動。 癌症受害者的律師帕潘托尼奧(Mike Papantonio)表示,嬌生正在這個國家的金融、司法系統下1場暗棋;嬌生負責法務的副總裁哈斯(Erik Haas)回應稱,這起訴訟是原告律師「孤注一擲的行動」,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客戶同意嬌生提議的破產和解方案。 哈斯強調,公司的重點一直是為這些訴訟達成全面、公平的最終解決方案,讓索賠人能為自己發聲,未來也將繼續這麼做。 嬌生面臨的多數滑石粉訴訟都是由罹患卵巢癌的女性所提起,部份案件患者罹患皮瘤.

  5. 2021年10月13日 · 2021/10/13 17:11. 新光人壽砸逾44億拿下北士科兩地上權案。 (資料照) 〔記者楊心慧、徐義平/台北報導〕壽險業者又出手,新光人壽今砸44.02億元拿下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兩筆地上權案,預估未來可吸引高達140億元的民間投資金額。 台北市產發局日前公告北士科內三筆地上權招商案,包括北投區軟橋段88地號(T17街廓)、93地號(T18街廓)以及91地號(T16街廓)等,其中88、93地號最終各自吸引一封標單投標,兩標均為新光人壽出手,其中88地號底價21.90億元,新壽出價28億元得標,溢價率近28%,另一筆93地號底價14.66億元,新壽以16.02億元得標,溢價率逾9%。 甫標脫的兩筆地上權案期限均為50年,而且均採兩階段開標,包括資格標價格標。

  6. 2024年3月11日 ·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日前衛福部鬆綁醫療院所掛號費備查制,雙北逾250家醫療院所都喊漲,今日藍綠立委皆關切公平會作為。 公平會今表示,目前尚無發現業者聯合漲價,會以地域、科別、集團等角度切入調查,若價格漲幅、漲價時間接近,會以聯合行為調查。 公平會今日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備詢。 公平會主委李鎂表示,若醫療院所間涉及聯合行為,公平會必定嚴查、嚴處,不過聯合行為關注的是橫向勾結,若只是「跟漲」,或個別業者以自身經營狀況、市場定價機制決定漲價,則非公平會主管範圍。 李鎂也說,公平會會加強了解掛號費漲價行為,也已發函衛福部,請衛福部要求轉知醫療院所應留意「公平交易法」紅線,也會地方衛生單位合作、交換資訊,留意醫療院所是否涉聯合行為,並也歡迎民眾檢舉。

  7. 2023年2月23日 ·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觸控面板廠TPK-KY宸鴻(3673)今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宣布TPK除維穩本業外,將在新技術、新能源新製造三大方向展開新頁,其中,新技術還包含3D列印、全彩電子紙膽固醇液晶,為此,TPK今年資本支出也將從去年7億元倍增至14億元。 TPK去年第四季營收218億元,季減22%,稅後盈餘2000萬元,每股稅後盈餘0.05元,2022年全年營收971億元,稅後淨利5.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34元。 展望今年,TPK策略長劉詩亮說,第一季本來就是傳統淡季,加上筆電客戶仍需1-2季去化庫存,TPK預期上半年營收恐較去年同期減少2成,本業在損益邊緣,下半年有機會隨平板新機種出貨以及新事業如膽固醇液晶電子紙等開始放量生產會比上半年好,預期上下半年有機會達45:55。